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30890600000068

第68章 要送人玫瑰,但不要张扬

送人玫瑰是好事,但也有可能变成坏事,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如果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大肆宣扬自己的善心,那么这样的帮助非但不会让对方心存感激,反而会心生怨恨。这其中的道理很明显,因为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

所以,即便是帮人,也要做得自然,不要张扬。这样做的话,当时对方或许还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你的情谊,但是日子一久,他一定可以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位先生亲口讲述的祖父的故事吧:

“当年,祖父很穷。在一个大雪天,他去向村里的首富借钱。恰好那天首富兴致很高,便爽快地答应借给祖父两块大洋,末了还大方地说:拿去花吧,不用还了!祖父接过钱,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等着急用的家里赶。”

“第二天大清早,首富打开院门,发现自家院内的积雪已被人扫过,连屋瓦也扫得干干净净。他让人在村里打听后,得知这事是祖父做的。这使首富明白了:给别人一份施舍,只能将别人变成乞丐。于是他让祖父写了一份借据,祖父因而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祖父用扫雪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首富向他讨债极大地成全了他的尊严。在首富眼里,世上无乞丐;在祖父心中,自己何曾是乞丐?把“施舍”变成了“施恩”,一字之差,高低立现,效果大大不同。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要知道,每个人都爱面子,你给他面子就是给他一份厚礼。有朝一日你求他办事,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即使他感到为难或感到不是很愿意。这便是操作人情账户的全部精义所在。

再来讲个故事:

古代有位大侠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解,可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技巧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会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的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做是他们完成的这一美举吧,拜托了。”

人们总是尽其全力来保持颜面,为了面子问题,可以做出常理之外的事。所以,我们还必须尽量避免在公众的场合内使别人难堪,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损他人颜面的事。要永远记住一个物理的反应:一种行为的出现必然会引起相对的反应行为。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人面子,你将会获得天大的面子。

比如说,在工作中,如果你将本应属于自己的功劳让给上司,就不要到处宣扬,假如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因为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上司的味道。所以说,千万不要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宣传。虽然这样做有点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上司总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同样,在社会交往中也要注意这一点。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所作出的精辟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做了点好事,也不要大势张扬,要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积累人脉的关键时期,想要收获自己的黄金人脉,一定要好好琢磨这个道理,不要再愚蠢地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