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30890600000006

第6章 不要经常转换航向

纵观世人,成功者是少数,而不成功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本来就没有志向的人,他们既然都没有了成功的欲望,当然也就无所谓成功了;第二种就是见异思迁、理想多多的人,他们花费了无限的精力以改变自己的航向,今天想唱歌,明天又换跳舞,换来换去时间空自流,人到老却一事无成。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也没有那么坚定的力量,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是,如果目标专一,就能最终获得成功。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有一位猎人和三个儿子。这天,老猎人要带着三个儿子去草原上猎野兔。一切准备停当,四个人来到了草原上,这时老猎人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说:“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垠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果然,老三打到的猎物最多。

目标要专一,不能频频更换,眼中只有猎物的老三能猎到最多的猎物就是最好的例证。但事实证明,大多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目标变幻不定。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怎么去着手准备工作呢?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做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勒韦是美国的著名医师及药理学家,1936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勒韦187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在学习上,他相信专注必定会带来成功。带着这一信念,他专注于医学课程的学习。

在医学院攻读时,他被导师的学识和专心钻研的精神所吸引。在这位导师的指导下,勒韦的学业进步很快,并深深体会到医学大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勒韦从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欧洲及美国一些大学从事医学专业研究,在药理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于1921年聘请他为药理教授,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在那里,他开始了神经学的研究。

通过青蛙迷走神经的试验,第一次证明了某些神经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将刺激从一个神经细胞传至另一个神经细胞,又可将刺激从神经元传到应答器官。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乙醚胆碱。1929年,他又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出该物质。勒韦对化学传递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对药理及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1936年他与戴尔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后来,勒韦到了美国,受聘于纽约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对糖尿病、肾上腺素的专门研究。勒韦对每一项新的科研,都能专注如一。不久,他这几个项目都获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设计出检测胰脏疾病的勒韦氏检验法,对人类医学又作出了重大贡献。

勒韦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事业,他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也明白要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就要一心一意,不能被其他的事情干扰。

专注,才能坚持。有的人目标很多,理想很多,可是从来不能坚持走一条路,于是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也有的人,在确立了目标之后,急于求成,想要一步登天,这样也是不行的。成功是一件辛苦的事,就像酿酒一样,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提早打开了坛子,那么最后将什么也得不到。只有专注、持久,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有一位房产商人,居然记不清自己手头到底有多少宗交易。他先是做一座建筑物的生意,接着增加到两座,后来范围更大了,扩展到别的业务。他回忆说:“刺激得很,我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有一天,银行来了通知,说他扩张过度,冒了太大的风险,并停止给他贷款。

起初他怨天尤人,埋怨银行,埋怨经济环境,埋怨职员。最后他说:“我明白我没有量力而为,没弄懂欲速不达的道理。”

经过反思,他决定重定目标,发展他最拿手的生意——地产。他熬了好几年,终于又慢慢振作了起来。如今,他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做事也更有分寸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专注的,专注需要智慧与勇气。二十多岁的你,正是有着勇气与智慧的最佳时期,为何不好好利用呢?找准自己的航向,然后坚持走下去。专注,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