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30890600000053

第53章 “一次做好”是硬道理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不够认真,总觉得时间有的是,机遇有的是,大不了重新再来。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返工的代价往往很大,而且,如果你总有“下一次一定做好”这样不负责任的念头,往往会在这一次把事情搞砸。所以,不要总说“下一次我一定做好”,要努力在第一次的时候就把它做好。

相比之下,成功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从不给自己回旋的余地,从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做就一次成功,决不浪费人生宝贵的机遇。

在汤姆·布兰德里二十岁进入汽车厂的时候,就想在这个地方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的是,他不仅抱着学习的态度工作,更抱着检验自己的态度工作。他常常想,如果每一个工人在负责自己的工作的时候,都能以最严格的要求来管束自己,不仅一次做好,更要一次做到最好,那么工厂的生产流程就会顺畅许多,质量也会更好。所以,无论是曾经接触过的流程还是新的项目,他都会在做之前认真地向有经验的工人请教,争取一次做好,决不返工。

就这样,他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在工厂每个部门都工作过一遍。汤姆的父亲对儿子的举动十分不解,他问汤姆:“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这样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爸爸,你不明白。”汤姆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是以整个工厂为工作的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是把现有的时间作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如何制造。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我都会要求自己一次做好,并且做到最好,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我练就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啊。”

当汤姆晋升到管理岗位上时,他曾经合作过的工人们也有了新的变化。他们学习了汤姆的工作作风,什么事都力争一次做好,决不留下隐患,加上汤姆作为管理者的严格要求,工厂欣欣向荣。

没有改进技术,也没有引进先进设备,工厂之所以有了新的面目,原因就在于每一个人,他们要求自己一次做到最好,决不留有返工的机会,那么,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质量也提升了许多。

成功者做事情只在乎“一次做好”,无论是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大任务,还是日常工作中的小细节。他们深刻地懂得,只有一次做好,才能避免失误,才能轻松上阵,一往无前。

杰克是一家企业的经理,整天由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而焦头烂额,所以他决定向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顾问请教。

那天,杰克早早来到心理顾问所在的办公大楼,令人惊讶的是,精心装饰的接待室房门大开,可是里面却没人。走到里面后,他发现接待室里面还有两扇门。其中一扇门上面写着“被雇佣的人士”,另一扇门上写着“自雇人士”。

杰克略一沉思,就推开“被雇佣人士”的门。进去之后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薪超过60000美元”,另一扇上面则为“年薪少于60000美元”。他的收入少于60000美元,所以他又推开了第二扇门。

令他惊讶的是,就像是走入了一个迷宫,他又看到了两扇门。左边的一扇记号为“每年存款10000美元以上”,右边的记号为“每年存款10000美元以下”。杰克每年在银行里最多存款6000美元,所以他又走进右边的门。

进入这个房间之后,左看右看都那么熟悉,他突然明白过来,原来又回到了原来的房间。

杰克转了一遭,结果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同样,如果你在工作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做表面工作,也会像杰克一样走回原来的房间,事业上很难取得什么进展。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在现实中,你根本没有多少“下一次”的机会,也许,你的“下一次”还没等说出口,就已经被解雇了。由于你对待工作懒散,一次又一次出现失误,相信没多少公司敢雇用你。所以,我们要保证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力争一次就做好。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要懂得,机遇从不会等你,如果一次抓不住,就会后悔莫及。不要指望“下一次”要怎样,成功的人从来都力争一次做好。别给自己留余地,别给自己找借口。凡事一次做好,你才能不断积累信心,成为众人之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