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30890600000043

第43章 苦其心志者终成大事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往往觉得自己不应该吃苦,觉得自己有知识、有能力,那就应该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而不应该在苦难中浪费时间。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艰苦的环境,会促使人成才。环境优越,生活舒适,往往会诱发惰性,阻碍人们成长。而恶劣的环境却能激人奋发,使人立志改变处境,从而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英国的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杰”的三个奇人,居然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他们之所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顽强的心,能处于逆境而不屈服。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以及在保费方面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

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

当时,这位律师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第一次辩护失败,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是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道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了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这艘船呢?

于是,他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时,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它使人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勇敢地经历逆境,这是成功的一个秘密。科学家贝佛里奇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够正视现实。不要感叹命运的多舛和不公,命运向来都是公正的,在这方面失去了,就会在那方面得到补偿。当你感到遗憾失去时,可能会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爱莲在44岁那年下岗了,丈夫一年前也下了岗,儿子正在大学念书。她本来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下岗使她这个家里的顶梁柱遭到了沉重的一击。但是她不能倒下,所有的眼泪和痛苦都必须咽下,她还要继续支撑这个家。于是,她在街上摆了个摊儿,卖早餐。

没下岗的时候,她每天都是七点半起床,不慌不忙的。现在,她必须每天五点前起床,收拾收拾就去摆摊。她的胆子仿佛一下子变大了,以前在单位,大会上领导让她发言,她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说话结结巴巴,而摆摊以后,她的嗓门一下子亮起来,对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高喊:“油条,新出锅的油条!”“八宝粥,又卫生又有营养的八宝粥!”有时候,她还会编出些新词,引得来往的行人不时地将目光投向她,生意自然也不错。邻近摊位的摊主都说她是做生意的料,根本不像个新手。

第一个月,她粗粗结算了一下,赚了2300多元钱,整整比下岗前的工资多了1000多元,她显得兴奋异常。虽然比以前累了些,但她却很高兴,心里豁亮了起来。由于生意很好,她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就说服骑三轮拉客的丈夫跟她一块儿出摊卖早餐。丈夫爽快地答应了。夫妻俩同心协力,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他们从卖油条和粥开始,到租个门面房卖饺子卖小吃,再到开面食加工厂,8年时间,她从一位下岗女工变成了有着800多万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厂长。这期间,她遭遇了不少困难,吃了不少苦,但是最终她成功了,被当地政府评为“再就业明星”、“市三八红旗手”。

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而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恐。一个人如果在适宜的方式下受到更多的痛苦、灾难、挫折,他生命的枝头结出的果实将会比顺境中结出的果实更甜更香。

二十多岁的年轻朋友们要明白,苦难是对一个人信念最好的磨炼,也是上天对一个人最特别的恩赐。只要你勇敢起来,战胜苦难,磨炼自己,就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