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30890600000031

第31章 勤奋比天才更可靠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的年轻人,极容易虚度自己的青春。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青春就那么几年,很容易就过去了。

在哈佛图书馆,有这样一条训诫:“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它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其实,不止这一条训诫,但每一条都旨在告诫我们要勤奋,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台湾有个著名的企业家陈茂榜,他的讲演经常折服所有的听众,尤其是他记数字的本事,更是超人一等。举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事实上,陈茂榜的学历只有小学毕业,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能够荣获名誉博士学位,主要依靠了他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是坚持每天晚上不间断地自修。

陈茂榜十五岁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十二个小时。但是下班以后,读书就成了他的享受,书店变成了他的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遨游。

日子一久,他养成了每晚至少读两小时书的习惯。他在书店工作了八年,也读了八年书。陈茂榜说:“学历固然有用,但更有用的是真才实学。”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在知识经济年代,能否占有比他人更多的智力资本,关键也在于个人素质的自我提升。

彼得堡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奥列宁很爱交友,每天晚饭以后,三五成群的作家、艺术家、演员和音乐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他的家中,大家一起谈天说地。

有一次,话题转到古希腊语上。研究古希腊语的格涅季奇说,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这时候,克雷洛夫说话了。他说,他决定学习古希腊语,以便阅读荷马的作品和《伊索寓言》的原本。在座的朋友劝他说:“您已经五十岁出头了,要学外语是很困难的。”克雷洛夫回答说,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这场谈话不久就被人们遗忘了。两年以后的一天晚上,克雷洛夫和朋友们又聚集在奥列宁家中。这时,克雷洛夫拿出许多古希腊文书籍,滔滔不绝地诵读着,翻译着。朋友们愣住了,格涅季奇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知道,学习古希腊语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朋友们向克雷洛夫表示敬佩,他们也发现,克雷洛夫的眼睛变坏了,配上了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

看来,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大多数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部血汗史。要知道,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也许你觉得自己很聪明,那么假设果真如此,你就应该为聪明插上勤奋的翅膀,这样,你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如果你还不够聪明,你就更应该勤奋,因为“勤能补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最终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无一不是勤奋的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勤奋比天才更可靠。

诸葛亮少年时代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深得司马徽的赏识。那时,还没有钟表,计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计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叫为准。诸葛亮想:要是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徽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过后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更勤奋了。通过努力,他终于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博学之人。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上帝给予人生命,但不能给予人的一切。人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来源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无论是学富五车的知识积累,还是事业宏图的志向实现,勤奋和努力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那就趁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勤奋地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