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犹豫中悄悄溜走,时间在拖拉中偷偷跑掉,时间在自我原谅中悄然而逝,时间在不知该做什么中流失。
你要果断地抓住它,雷厉风行地抓住它,用自我折磨抓住它,用严格的计划抓住它。
抓住了时间,制服于时间,它就会向你进贡,给你知识,给你物质,给你财富。
如果放过了时间,屈服于时间,它就会向你进攻,并且给你愚昧,给你贫困,给你痛苦,给你失望。
△生活中经常出现许多生动、有趣、特别吸引人但又没用的事。像一个漫不经心的走路人,看到路旁的商店、小摊、卖艺的,甚至发生交通堵塞,都禁不住走过去看看,这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本来能够避开,却没有去避,反而凑上前去,东看看,西瞧瞧,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
还有一些时间,也都是这样在于人于己皆无益处之中悄然流失掉,是否可以称这些时间为无效时间?
△你想不虚度此生吗?那就得从今天抓起、从现在抓起。
△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一件事,如果做得多了,也就形成了习惯。而做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十分困难。
巧妙地利用习惯,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浪费时间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稍一松解,时间的水就会哗哗哗地自流许多吨。
△科学家与庸人在大自然那里获得的时间是一样的,不等的是科学家掌握了如何压缩无效时间。
△在一个人一生中,无效劳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即使最有远见的、豪放豁达的人,当他晚年回首往事的时候,也难免会对自己无效的劳动而感到遗憾,区别在于有的累计无效劳动时间只有一两年,有的则有五六年,甚至更长。
为了不至于到人老珠黄、算总账时后悔莫及,最好在度过每一天时,都认真地分辨哪些是无效劳动和有害劳动。
△人如果一忙,总觉得天日就短。人一忙,闲事、闲思、闲话才会减少。
应想尽办法让学生忙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忙的快乐,要使学生感到忙是一种幸福,一种需要,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都离不开的需要,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对这种忙的依赖,然后不断加以强化。这是变懒惰的人为勤奋的人、变无用的人为有用的人、变寄生的人为劳动的人的有效办法。
△浪费时间非常容易,但是浪费时间也会非常痛苦。犹豫,拖拉,明日复明日,暂时也许会产生一丝可怜的舒适感,但事过之后,心理负疚却是沉重的。
△假如让人掏钱去买生气,买牢骚发,买忧虑,买精神负担,肯定没有人愿意掏腰包。可现实生活中,人们肯占用大段大段比黄金还宝贵的时间,去生气,去发牢骚,去忧虑,去背思想包袱。
△我们平时有犹豫的时间,有忧愁的时间,有烦闷的时间,有发牢骚的时间,而没有工作的时间,没有为别人服务的时间,没有总结工作或制订计划的时间。
△倘若一个民族的很多人都在随意挥霍时间,空耗时间,那么这个民族势必愚昧落后。
△一个民族只有真正树立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观念,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
△光说珍惜时间就等同于延长生命还不够,还应该说,讲究效率才是延长生命的有效办法,也是赶超别人的最好方法。
△犹豫能把时间偷走。如果仔细计算一下,在许多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五六年的时间是被犹豫偷去的。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深圳特区在改革开放时常喊的一句口号。
△从长远来看,一个有效率感的人和一个没效率感的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眼下知识陈旧率增长迅速、知识爆炸的形势下,如果没有效率感是不可能搞好自学的。
△人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学们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学习效率是往常的几倍;运动员在运动会的赛场上,工人们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他们的劳动量也是往常的几倍。假如都能保持这样一种学习、工作、锻炼的高效率,那么人人都会做出双倍甚至几倍于平常人的成绩。
△大脑这部机器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出许多。有时对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能使学生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
△人的脑子在刚开始做事的时候,转得都慢,难度坡儿上得也慢,这时候,首先必然动得要慢一点,动作小一点,然后逐渐加速。
△不怕慢只怕站,别停止,很多事就能成功,你只要不停地做呀,那就会有成效。人生都是这么回事,咬紧牙关做下去。
四、教育改革与教育管理(26则)
△人哪!你总用他积极的一面,后进的一面不去搭理他,然后让每个人都做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做了,谁没有做事的愿望?都有。不就是不会做那个事嘛!咱教人家会做了他不就高兴了!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单改如何上一节课,如何分析课文,怎样留作业,怎样批改作业,这样即使能奏效一时,也决不会持久。
△题海战术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使不少尖子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智力。
知识有它自己的规律性,就像对于很多并非专家的人认识物质差不多。人们只要能够认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固、液、气态物质,以及天地河山、花木粮棉、钢铁机械、刀枪炮舰,也确实没有必要去研究麦粒的内部分子结构、原子的排列方式。虽然这也是一种科学,麦粒也的确是由这些无穷的分子、原子、电子组成的。
现在的题海已经离开了知识的一般常态,去钻那些根本钻不完的牛角尖?什么某字的7种用法、10种用法……请那些号称治学严谨的出题者去仔细地翻一翻四库全书,翻一翻中华题库,怕是出到一百种用法还仍然有题可出哩!当然这是知识,是国粹,也是事实,但是不是也该想一想,对中学生来说,这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父慈子孝,子孝父心宽,家庭才和谐安宁。孩子孝敬父母,才会去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有了千千万万个和谐安宁的家庭,我们也就有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
△改革一种旧的教学方法,必须知道它存在的利与弊。如果确实看清了这种教法弊大于利时,学生才愿意接受利大于弊的方法。
△文言文对多数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工具,而是累赘了。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句已不适合再用,这有什么可惜的,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让它复活,就像我们现在的许多字、词、句甚至许多汉字有可能几千年后也跟不上时代发展,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必要非让它继续利用。汉字、汉语要现代化,世界语言、文字要统一,这是时代的需要。非要和这个潮流去对抗,结果徒劳无益,甚至有害。
△日记写些啥题目?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
生活中有阳光,有鲜花,有春蚕、有老黄牛、有周总理、有雷锋,咱们是对准这些录像呢,还是对准另一方面。
生活中确实有脏水、有垃圾、有黏痰、有苍蝇,有蚊子,有臭虫、有坏人,你说你是对准左一盘,右一盘,录下个苍蝇、蚊子、黏痰、坏人呢?还是对准阳光、鲜花、老黄牛呢?
我说原来喜欢批判的学生,你脑子里都是黏痰、鼻涕、苍蝇,你自个不嫌脏吗?
△武器不是枪,不是炮,而是资金。谁有资金,谁就能征服谁,占领谁,当然是占领一个领域了。
对学生进行什么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呀,只有联系当前最紧密的最实在的社会现实,才能激发他们这种爱国热情。
△口头作文,每天都作,七嘴八舌,毫无顾虑,后进同学可以胡说八道,可以瞎说,不可以不说。
这事可以瞎做,可以做不好,可以做坏,但是不可以不做,在做的实践中我想他肯定能好起来,所以我解除学生怕做错事和怕做不好的心理。你千万别有这个心理,你有这个心理不去做这件事,一万年也做不好。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花,而应当形式多样。教育应该是各种形式、各种方法,相互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花有特色,那么它的生命力肯定旺盛。
△不要张嘴就说人家这种方法先进、那种方法落后,我们一定要知道,方法是艺术,它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形式。形式如果单一,那么它生命力就容易枯萎。应该是各种色彩、各种形式的教学艺术之花都竞相开放才好。
△很多国家都十分注重孩子们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发觉孩子们自主能力。相比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甚至到了三四十岁还无法自立,还得倚靠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
△对别人动不动就埋怨,指责一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天也太昏,地也太暗,自己除了会埋怨,什么本事都没有,那不是活得太累,太没有意义了吗?
△学生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就使老师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学生们也开始理解老师,支持老师,成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艺术的一种学问,这就决定了它应该是千差万别,百花齐放的。
△一个改革者应该有科学家的智慧,企业家的雄心,未来学家的眼光。
△与其将成绩的提高寄托在尖子生上,还不如把力气用在提高本班中下等学生的身上。
△旧的教学习惯和改革是相互矛盾的,在旧道上走惯了的人,总不愿意走新路。从旧过渡到新,必定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
△语文教学改革,主要是语文知识树,用树式结构来表达某类知识的总体结构,是现代社会其他国家也常用的一种方式。
△学生画物理知识树,力学知识树,光学、电学、力学又有几个定理相当清楚,画语文知识树就不行了,坐那儿一堂课愣不知道怎么画,评议知识有主干,再往下画,有的一堂课也整不出分枝来,在学生脑子里呈如此模糊的状态,何谈自学,何谈提高评议教学效率。主要是语文的知识序例不是很清楚。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两军对垒,倘若到对方堡垒中去分化瓦解,找自己的助手,拉一派,打一派,就非常容易取胜。这些用于打架的战略战术,也有一部分适用于对孩子的教育。
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在批评孩子时,都要到他心灵深处找到他的另一个自我,一个不愿意犯错误的自我。
△用心中的勤奋战胜懒惰的办法。
△用尊重别人的脑细胞,管住对人没礼貌的脑细胞的办法。
△当老师的,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师,也都真心诚意地盼望自己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梦都想着自己的学生们进步了,成绩提高了,比赛得胜了,个个成才了。老师盼望每个孩子都好的心情是一点都不用怀疑的。
那些学习好的,勤奋乐观,积极进取的孩子,老师当然更爱一些。不只老师,社会上的正常人谁会不爱这样的孩子呢?
△对于淘气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孩子,打架骂人的孩子,老师当然不喜欢,但也只是不喜欢他们的缺点。当看到这些孩子有了转变,有了进步,做了好事的时候,老师常常比看到好同学做好事还要高兴、快乐不知多少倍。
△一定要坚信,世界上的老师做梦都盼望自己的学生人人进步,个个成才。
五、育人观与实践(48则)
△种庄稼,首先要弄清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播种施肥浇水;治病要弄清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准确对症下药;教师,只有弄清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正确的教育方法、措施。
△彼处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学生;昔日的措施原封不动地搬来教今日的学生,也有可能不太适合。
△育苗、养花、治病者的对象各不相同,他不像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那样富于变化,难以认识。教师治的是学生心病,心病是个很难诊断和认识的病。心病需用心医治,要治好心病,要认识心,知道心,就是育人先知人。
△不能随便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学生不像透明玻璃瓶装的蒸馏水,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明白的情况不是没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被其他的东西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人。
△一名好教师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学生有多笨,头脑里其实都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没有资源,而是我们自己还没有找到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方法。
△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努力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自新的心理能使人不断进取,以至创造出奇迹。自卑的心理则会使人步步后退,以致于无可救药。
△自新,自卑,人人都有,关键是怎样扶正祛误。应该启发学生去浇灌、莳弄自新的心理,使之茁壮成长。
△教师让学生做某一件事,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美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以后能成为学生继续去做这些事情的动力源泉。
△教师疏导的责任非常大。学生的思想航船有可能导向河沟搁浅,也有可能导入大海乘风破浪。不要总是责备学生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对,而要引导学生去这样干,去那样干。趋利避害,乐以忘忧,流连于美好广阔的精神境界而忘返狭隘自私的小圈子。
△教师不仅要从外部输入一些新观念让学生逐渐接受,而且要善于借助学生美好的心灵基础,不断地挖掘出美好理想的种子,利用他现有的心理土壤加以培育。这样植根于学生原有心理基础的理想,才易于学生茁壮成长。
△如果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心理矛盾的多一点真善美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如果让国家少一个坏人,或让人的思想少一点假丑恶的成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贡献。
△这个世界都是好人就好了,都是周总理、雷锋就好了,共产主义就能很快实现了。我知道这是幻想,但我愿为了这个幻想早日实现而努力。
△从成年人做起太难了,最好的选择是从孩子们做起。
△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燃学生的理想火花并不十分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在一个广阔的时空范围内,使这一火花不仅不熄灭,并且会越烧越旺。这就需要在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初中学生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是意志十分薄弱,尤其是普通中学的中下等学生表现最明显。
意志薄弱是中学生目前最大的敌人,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大敌,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
△重养不重教是许多中国家长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过去是大家纷纷比赛着看看谁家的孩子多,即所谓多子多福,至于孩子怎样教育,则是另外的事情。
重养又重教的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家庭教育,但很少有人想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拼命想教育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出人头地,为此愿意花大本钱,而社会一旦想重视教育,想提高教师的地位,他们就老大地不高兴。
也有个别的家长比较重视学校教育,但只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很少想到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变。
△教育理论告诉大家,学生,包括成年人在内,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每个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其头脑中真善美与假恶丑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
△其实识字看书只是家庭教育中智育里面的一个方面。
△每个教师在课堂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应当看到他们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他们心灵的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