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冷漠型。很多人都体会到,那些很小就离开父母,由其他人抚养长大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而且缺乏爱心和细腻的情感,甚至“冷酷无情”。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心”的滋润。同样的道理,有些父母很少亲抱哭叫的孩子,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亦使孩子无法产生对父母的亲近感,而易于成为“冷酷的人”。还有些父母,在孩子有过失的时候,不是帮助教育,而是采取冷落和撇到一边的态度。如有个学生在咨询中告诉医生:“在家里我最怕父亲,我有一点缺点他就不理我,接连几天不跟我说话,那时我很苦闷很孤独,我宁可挨爸妈的骂……”可见不理睬、冷落孩子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多么深重的伤害。一个叫埃基兰德的医生告诫人们:“被体罚过的孩子因为怕挨揍,会躲避旁人对他的关心;受过情感虐待的孩子也一样,因为害怕不被理解而避免与人交往。”
C.贬低型。放学回家,兵兵兴冲冲地喊:“爸爸,爸爸,我获奖了”,当他高兴地把试卷递给爸爸后,爸爸却不屑一顾地说:“75分就获奖、戴红花,我还以为考了100分呢?”原来兵兵的语文成绩总是60分左右,这次经过认真地复习,一下升到75分,老师和同学都夸他进步快,奖给他一朵大红花,一瓢冷水浇灭了兵兵刚燃起的兴趣,回到房间,他撕碎试卷和大红花。后来的语文考试,兵兵又是屡屡不及格。还有个孩子,老师准备提问她时,她突然说:“老师,您别叫我!”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笨”。后经了解,原来她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在家经常强迫孩子识字学算,孩子贪玩学不会,于是经常骂她笨,慢慢地她也就认为自己笨。在生活中,这种经常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贬低孩子取得的成绩,不放过孩子任何一点过失的家长并不鲜见。“老是”、“从不”这类的字眼,成为他们评价孩子未能达到其要求的口头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自卑、缺乏自信心、无主见。
D.抹煞型。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从整体上去评价孩子,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及努力的方向,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一棍子打倒,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结果雪上加霜,使孩子一蹶不振。前面所述的兵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情感虐待会给孩子造成如此严惩的危害,其关键也就是它会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愿人们像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一样,珍惜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5)不信任孩子
某报编辑部收到一位女孩的来信,信中诉说了她的烦恼,希望求得帮助。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其父下班回家,仅凭碗里少了两块大排骨和垃圾箱里多了几张冰棍纸,就断言她把同学带回家了,而这位父亲是不喜欢女儿带同学回家的。当女孩向父亲说明,只是因为上午有体育课,自己感到又饿又渴,反诬蔑她“竟然学会了撒谎”。女孩很难过,她说她难过不是因为受了委屈,而是失去了父亲的信任。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位母亲讲述的另一件事。有一次,她读初中的儿子“考砸”了,因害怕大人唠叨没完,就谎报了成绩,直到卷子发下来,母亲才知道受了骗,于是狠狠教训了儿子一顿。以后,无论是测验还是考试,她都预先到老师那儿打听好成绩,再找儿子核对。一次,老师报错了成绩,两人自然没能对上号。母亲大怒,说儿子又在撒谎。儿子不服,反问她:“你怎么知道我在撒谎?”母亲就将到学校打听成绩的事说了一遍。谁知儿子听罢扭头就走。从此,再问成绩的事,他死活就不开口。这位母亲后来才知道,自己背着儿子去学校打听成绩的事,极大地伤害了儿子的自尊。
一个孩子陷入烦恼,一个孩子出现叛逆,都是因为失去了父母的信任。可见,父母和子女交往,互相尊重,彼此信任是多么重要。
孩子有孩子的长处(别“枪毙”中国的“爱迪生”)
有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接着,他还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有些后悔了。
“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钟表铺,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孩子将新买来的玩具拆散,令许多家长头痛。实际上,拆玩具正是聪明孩子玩玩具的意义所在。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孩子在玩玩具时,并不满足于表面的摆弄、按规范操作,他们玩的更大兴趣是通过“破坏玩具”,从中了解它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是有前因的,这个前因就是孩子头脑中的疑问。对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疑问会更多。
“小火车为什么会走?”
“绒毛小猴子为什么能翻跟头?”
“遥控汽车为什么会听人的指挥?”
“小闹钟的三个指针为什么走的速度不一样?”
“人是怎么钻到收音机里去说话的?”
……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音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父母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孩子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家长常常本末倒置,只知心疼玩具,却不痛惜孩子能力的丧失。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却不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孩子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正常人都有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儿童同样具有和自己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萌芽。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他们的说和做,无不具有“创造”的因素。家长要培植孩子的创造萌芽,鼓励孩子的创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不希望因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与众不同而受到嘲笑或干扰,从而能自由自在地继续自己的创造活动。北京市一位李建平的小学生家长,给《家长天地》寄来一篇题为《让孩子多动手》的稿子,读来就使人颇有启发:
儿子从小就爱动手。到农贸市场站在一边看人家刻图章,回到家,操起刻刀学着刻起来。看到邻居家做家具,他也叮叮铛铛凿个不停。玩具坏了,他就找来工具悄悄修起来,当一辆抛锚的坦克重新开动起来时,他比得到一辆新坦克还高兴。
在我儿子的玩具柜里,有一个油漆己脱落的旧木箱,里面盛满了小锯片、虎钳、锤子、金属片,还有许多锈迹斑斑的螺丝钉。这些东西虽然很不起眼,可是在我儿子的眼里却比许多高级电动玩具都珍贵。因为这些工具都是他用积攒的零花钱买来的,小钉子、小铁片都是从路边废品堆里捡来的。
他还收集了许多旧手枪、玩具汽车,不过他不是玩,而是拆,无论多复杂的玩具,经他一弄便面目全非了。一次,他过生日,小姨送他一辆玩具火车,一按电钮“嘟嘟”地跑起来,儿子高兴地拍红了小手。突然,他看着火车冒出的缕缕青烟怔了一下神,便抱起火车跑出门外,不一会儿,火车被他大卸八块。我一怒之下打了他,厉声问道:“为什么拆了?”他委屈地答道:“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
就这样,他抱着这种好奇心,常常躲在一个角落里饶有兴致地拆呀、装呀、砸呀。到了五六岁,就悄悄地拆半导体、电子表、车锁,凡是家里他能够得到的小东西都被他拆装过,为这曾让我伤透了脑筋。
渐渐地,我发现,他总是一边拆,一边琢磨,每次都十分小心地将一个个拆下来的零件码放整齐,仔细研究内部的构造和原理,弄明白了再按原样一点点安装好,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人请教,或翻书本找答案。
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放手让他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教他洗菜、切菜、擀饺子皮。他十得很出色,也很认真。家里的台灯、门铃、电视天线、抽水马桶出了赞美,都让他“治疗”。他常常带着工具到学校或邻居家去修理东西。渐渐地,他不仅学会小修小补,还学会了看简单的机械图纸,家用电器线路说明,组装各种机械模型。后来他参加了北京时间少年宫航模小组。严格正规的训练,使他动手能力大大提高。1995年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艘大型仿真吹塑军舰模型。望着在水里突突地跑起来的“战舰”,儿子笑得不知多开心。在付出汗水的同时,他尝到了劳动创造生活的甜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动手制作,使孩子的一双小手变得灵巧了,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长了才干。他手脑并用,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切有力证明,激发儿童智力才能的一个强大刺激物就是他们有一双很巧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