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人类在石头上的笔墨,因为文字是刻在10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
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15篇,通称为《史籀篇》,以供识字,故大篆又称“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字从简单到复杂,书法的风格也越来越多样。
石鼓最早发现于唐代陕西凤翔境内,为战国时代秦国的刻石。石鼓共有10枚,高约60厘米,直径约30厘米,形像鼓而上细下粗,顶部微圆。每枚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10首,500余字,相传是史籀的手笔,内容主要记述了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它们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其字迹多有磨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书法上看,“石鼓文”的字体依的是秦公簋铭文的法则。秦公簋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盖上铭文有10行,器物本身有5行,共121字。其书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
“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又开小篆之先河,是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对后来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秦统一文字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石鼓文”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石鼓文”字势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劲健凝重,粗细均匀,圆转对称;有的结构对称平正,有的则参差错落,近于小篆而又没有小篆的拘谨。在章法布局上,虽字字独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其笔力之强劲在石刻中极为突出,在古文字书法中也堪称别具奇彩和独具风韵。康有为称其“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我,自有奇采”。并且,“石鼓文”的结构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临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美誉。“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深远,后世学篆者皆奉为正宗,无不临习;其中尤其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等,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