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民在对土壤的开垦和接触中,逐渐认识并掌握了黏土的可塑性能,并在长期用火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方法。陶器可用来饮食、炊煮和储藏,它的发明和使用,既是人们定居生活的产物,又帮助人们巩固这种定居的生活,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制造陶器不再满足于实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彩陶逐渐成为主流。人们在陶器上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甚至描绘人类自身,寄托愿望,祈求神灵保佑等。这是人类原始艺术的巨大进步。
彩陶图案的纹饰数量很大,种类也非常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均衡、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之一。半坡人已经开始把具体的物象变形成装饰性的图案,并在其中注入某种观念。他们把一条鱼的侧面分割为鱼头、鱼身、鱼鳍几部分,用直线、孤线、三角形和圆圈等来表现,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创造。画面上的动物纹虽然非常简练,但表现得很生动:自由自在游动着的鱼,奔跑的鹿,站立吠叫的狗好像受到惊吓,显示了远古艺术家捕捉动物瞬间特点的才能。
1955年出土的人们所熟知的“寓人于鱼”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天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彩绘图案,对称分布。一组是两个图案化的鱼纹,用三角、圆点表示鱼头,斜长三角、交叉斜线为鱼身、鱼鳞,单斜线或平行线代表尾鳍、背鳍和腹鳍;另一组为两个人面鱼纹图案,人面作圆形,顶有三角形高髻或头饰,五官部分都高度图案化,口衔双鱼,在人耳部位各绘一鱼,作鱼衔人耳状。
整件陶盆的构图以人面居主位,人鱼地位层次清晰,表现了人与鱼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认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也有人认为它是渔猎的巫术仪式用物,表现先民捕鱼的愿望;有的认为是祭祀的装饰;有的认为是一个“福”字的图形文字;大多数考古学家则认为人面鱼纹具有图腾崇拜的意义。彩陶图案虽拙朴、简单,但显得奇幻、怪异,都采用非写实的、大胆夸张的构图。
在甘肃省马家窑一带发现的彩陶被称之为马家窑类型,器物身上大都描绘水波纹、旋转纹等图案。这些图案匀称、流畅,十分精彩,看上去有行云流水之感,使人觉得轻松活泼、平和而亲切。面对这些5000年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很容易想象到历史中讲述的原始氏族社会的情景: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或采集等等。
由彩陶纹图案所引发的联想,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臆想。人们根据这些图像,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都可大致推测出当时社会风貌的基调和时代的主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