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事智慧与谋略(世界军事之旅)
30826500000018

第18章 战场空间多维化

战场空间是战争活动赖以展开的空间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兵力、兵器作战的空间性能,大大提高了对敌人的持续打击能力、快速的信息处理与分发能力,使战场空间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从人类战争史看,战场空间发展的基本轨迹有两个趋势:一是人类战争领域由单纯的陆地空间,逐步向“海、空、天、电、网”等多维空间拓展。人类未来作战空间范围已经由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外层空间,单维的战场空间的发展趋势是从平面到立体,并伴随从有形到无形空间的发展。二是伴随多维战场空间的出现,各个战场空间内的作战总是通过某种形式与其他战场空间发生必然的联系。在多维战场空间作战效果的融合中,陆地、空中、海洋、外层空间、电磁和网络空间等单一战场空间的作战威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强。这就是说战场空间整体发展趋势是从分隔独立到多维一体。总的来讲,未来战争的战场空间的主要特点是多维化。

一、由“陆、海、空、天、电、网”组成的多维战场空间

1.未来的陆战场

陆战场是人类战争最早涉及的作战空间,在未来战争中,陆战场地位虽然有所降低,但它依然是其他战场空间不可或缺的依托,依然是最终达成战争目的的重要场所,依然是地面部队交战的主要作战空间,是与海战场、空战场、电磁战场等相并列的多维战场之一。2003年爆发的最具有未来战争特点的伊拉克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未来战争中,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地面作战的攻击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更为增强,未来地面部队的支援火炮,中、短程导弹和地地远程导弹,可对40~8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装甲部队的机动速度可达每小时60~120公里,陆战场将呈现强火力、机械化、大纵深、精确火力杀伤的特点。由于未来地面部队具有火力毁伤强度大、机动速度快、打击精确度高的作战能力,陆战场的交战观念将由机械化战争时期的靠数量取胜转变为靠质量取胜。以精确的信息、火力打击为主要手段的具有特种作战特点的“点穴式精确打击”作战模式将成为未来陆战场的主要作战模式。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战争实践,也显示了陆战场交战模式的发展。未来的陆战场不再只是两军对垒,攻防厮杀的近战战场,而是纵横万里的兵力机动、远距离火力打击,以及翼侧、侧后大距离的迂回攻击等大纵深作战,前沿和后方的界线趋向模糊的高立体、大纵深的战场。

2.未来的海战场

尽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波斯帝国战争中,海战就成为整个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直到20世纪初,海战场一直处于从属或服务陆战场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立的海战场才正式出现,并成为与陆战场相并列的重要战场空间之一。在20世纪后期,随着高技术群的发展,大批量的舰载飞机能力、超视距导弹战能力和高效能的两栖作战能力,使海战场成为海战、空战、陆战、天战、电子战和网络战的浮动基地。一个海上与海下、海面上空、海上陆地一体化的海战场体系逐渐形成。从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1986年美军突袭利比亚“黄金谷行动”、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表明海战场已经成为具有纵深覆盖全球、范围涉及海上海下、交战节奏紧凑的特点的重要作战空间。在未来战争中,海战场与其他战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主战场,是实施超视距精确火力打击的重要场所和快速大规模投送作战力量的有效渠道。

3.未来的空战场

空战场是随着飞机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连接外层空间与陆、海战场的纽带,在多维化战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航空武器装备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观测探测系统的发展,空战场正向全天候、高机动方向发展。随着航空作战平台武器弹药,特别是空基精确制导导弹的发展,空战场的空间范围急剧膨胀。未来空战场的范围高度可达几米到几万米,作战距离可达上万公里。1986年,奔袭利比亚的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群远程往返达1.2万余公里。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有作战机群从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本土或欧洲基地参与作战行动。智能化的航空武器弹药实现了远距离发射,“打了不用管”,命中精度在几米范围内,使空战场具有了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全高度的作战特征。在未来战争中空战场是争夺战争主动权的关键战场,是电磁空间战场作战的重要依托,也是作战力量投送的重要空间。空中侦察、空中电磁对抗、空中指挥、空中突击、空中机动、空降作战等通过空战场实施的作战,将在战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4.未来的电磁空间战场

高技术兵器大量充斥战场,导致在时域和空域中又叠加了一个频域,即电磁战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成为各种武器装备的核心装备,电磁领域的对抗已经密布于各个作战空间。军队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和各种武器系统、作战平台,以及军队作战所依赖的侦察、监视、干扰、搜索、识别、定位和火力打击等各个方面的电磁对抗日趋激烈。所有的作战行动都将伴随着激烈的电磁对抗,使现代战争的战场空间突破了传统的陆、海、空地理战场窄间,延伸到电磁频谱斗争领域。

随着以电磁形式存在的战场信息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电磁空间作为未来战争的作战空间基本成型。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电磁空间的利用更加充分和复杂,将充满激烈的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制导与反制导、电子摧毁与反摧毁的斗争。电子技术装备所利用的电磁频谱将覆盖从短波、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红外到可见光等全部频谱。而且,电磁空间将全方位地向其他所有空间扩展,并相互渗透,充斥其间。

5.未来的太空战场

随着高技术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军用航天器逐步形成了攻防兼备的作战力量,天战场逐渐形成。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了100多颗卫星,为其他空间战场作战提供90%的战略情报和大部分目标资料情报,以及部分精确制导武器的导航定位支援。为此太空战场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并成为军事领域新的制高点。

美国、俄罗斯先后组建了联合航天部队,并对太空的军事应用进行了广泛开发。美国太空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太空将成为21世纪的战场。2001年1月,美国空军在科罗拉洲的空军基地秘密举行了电脑模拟太空战演习,使太空战从纯科学概念演变为实战计划,这标志着太空战场的逐步形成。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海上、陆地和电磁空间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军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以及导航、侦察监视、预警测绘和气象观察等,都得到了太空战场军事系统的强力支援。即使在和平时期,空间力量也能合法地在他国领土上空进行军事活动,不受国际法规的约束,美军称之为“非侵入性前沿存在”。可以预见,由于太空战场所具有的“高位”优势,在未来战争中,没有制天权,也就不会有完整的制空权、制海权等其他控制战场空间的能力,也就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6.未来的网络空间战场

未来战争中,各种战场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依赖于战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将各个作战地域、各个作战时段内的作战部队、作战平台、保障力量连接在一起。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参战的所有作战平台,如装甲车辆、飞机、舰艇、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等,就是通过安装在其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为有机的整体。在未来战争中,战场计算机信息网络将渗透于侦察监视、通信导航、指挥控制、武器制导、后勤保障等各个领域和各个作战单元。由战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硬件所构成的战场网络空间又为战争开辟了一个新的作战空间,这就是融合有形(计算机硬件)和无形(信息)空间的网络空间战场。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的计算机专家通过网络入侵的方式,使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计算机系统瘫痪了3个小时。由于信息的生成、处理和传输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未来战争有可能首先在网络空间战场打响。网络攻击与反攻击、网络渗透与反渗透将是网络空间作战的主要方式。

二、网络信息技术使多维战场空间实现了“融合”

在未来的战场上,信息与火力、机动、防护、指挥一起构成了部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信息充斥于陆、海、空、天、电、网各个作战空间,主导、控制着各个战场空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流通,把多维战场空间有效地“链接”成一体。

战场空间的多维一体主要表现为多维战场空间的相互依存与融合,将多维空间连接一起的是各个空间之间战场信息的快速流通与共享。未来作战行动以某一维战场空间为主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各个维的战场空间将以平等的身份构成一体化的战场空间。与此同时,整个作战行动,将在陆、海、空、天、电、网多维空间同时展开,即使很小的作战行动,也要同时涉及多个战场空间。战场对抗呈现地面对抗、空中对抗、海上对抗、空地对抗、海地对抗、海空对抗以及地磁对抗等多种对抗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作战行动也呈现出诸军兵种共同参与,各种作战力量综合运用,多维战场空间同时进行交战的多维立体交叉行动特点,实现了陆、海、空、天、电、网多维一体的作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没有固定的主导空间,但根据需要,任意的一种战场空间又可能成为主导空间。也就是说,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作战空间不仅仅是在范围上向大纵深、大立体和全方位扩展,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即作战空间趋向一体化。不仅战场的前方、后方、翼侧的界限与区别趋于淡化,而且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等不同种类的战场空间之间的界限和区别也在作战行动过程中趋于淡化。

此外陆、海、空、天、电等不同的作战力量在不同作战空间的流动急剧增加,陆军要担负海、空、天、电、网等空间的作战任务,其他军种也必然会担负在不同空间的作战任务。可见,在战场空间向多维化发展的同时,也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各个战场空间的作战行动呈现出日益增强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相互制约的多维一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