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30811200000005

第5章 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及内涵概述(2)

总之,个体价值观是来源于社会。人总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对客体属性进行判断,判断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系,是否存在价值以及存在怎样性质的价值。当主体对某一客体的价值认识被实践证实并得到社会以及他人的肯定时,主体便开始在头脑中对这种观念进行记忆,并在下次实践中按照这种观念去指导实践从而对此观念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积淀。长此以往,主体便对某物形成固定的观点和看法,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便形成和产生了。而当主体对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梳理从而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观念,对主体的实践起到不知不觉的导向作用,并作为主体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时,价值观便形成了。与此同时社会也会通过舆论、学校和家庭教育或法律等手段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灌输或是校正个体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个体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有机协调,保持一致,从而确保了社会每位成员的价值观的形成。所以,90后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就是在这种过程中逐步完善和确立的。

中西方关于价值观的观点

关于价值观的看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价值体系交相呼应、融合并且碰撞,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并广泛渗透于宗教、政治当中。

一、西方之于价值观

(一)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十四世纪中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于意大利兴起随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各国。这场思想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文艺复兴之苗头起源于意大利商业发达地区,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借助艺术文化等宣传人文精神。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提倡人性自由,倡导人文主义精神。所谓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赞成并倡导这一理论的学者有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他的作品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他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意大利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被认为是中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17世纪~18世纪:崇尚自由的价值观

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这个时期的学者崇尚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当时绝大多数较早期的政治学说,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强调个人的自由、理性、正义和宽容。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但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指出古典自由主义有着两种不同的流派:"英国的流派"以及"法国的流派"。哈耶克认为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等人代表了经验主义流派的思想,注重普通法,并且遵循长期自然发展下来的传统和思想。而法国的流派如卢梭,以及重农主义者相信理性主义,认为理性的力量是毫无限制的,并且有时会对传统和宗教表现出敌意。这个时期的自由主义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影响,但不同之处是趋于理性。

(三)近现代:用科学解读价值

近现代的西方学者,崇尚科学的力量,愿意用科学的手段解读价值观。较著名的研究如G·奥尔波特等人的价值观研究,罗基奇的价值调查表等。价值观研究奥尔波特-弗农-林赛量(1931,1951,1960),用以测量6种基本价值观的相对力量。该测验是根据德国哲学家E·施普兰格尔区分的6种理想价值型编制的。它们是:理论的(重经验、理性)、政治的(重权力和影响)、经济的(重实用、功利)、审美的(重形式、和谐)、社会的(重利他和情爱)及宗教的(重宇宙奥秘)。施普兰格尔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朝着这6种价值观方向发展。6种价值观念的绝对划分并不表示有这6种典型人物存在,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这6种价值观,只是核心价值观因人而异。

价值调查表,由罗基奇于1973年提出。他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他提出了两类价值系统:

1.终极性价值系统,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或结果,包含的内容有:舒适的生活、振奋的生活、成就感、和平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平等、家庭保障、自由、幸福、内心平静、成熟的爱、国家安全、享乐、灵魂得到拯救、自尊、社会承认、真正的友谊、智慧。

2.工具性价值系统,是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包含的内容有:有抱负、心胸宽广、有才能、快活、整洁、勇敢、助人、诚实、富于想象、独立、有理智、有逻辑性、钟情、顺从、有教养、负责任、自控、仁慈。

罗基奇的价值调查表中所包含的这18项终极性价值和18项工具性价值,每种价值后都有一段简短的描述。施测时,让被测试者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程度对两类价值分别排序,将最重要的排在第1位,次重要的排在第2位,依此类推,最不重要的就排在第18位。用这个量表可以测得不同的价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重要性程度。罗基奇的量表的优点在于,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指导下编制而成的,其中包括的价值项目较多且简单明了,便于被测试者掌握,施测也容易。并且,这种研究方法是把各种价值观放在整个系统中进行的,因此更体现了价值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作用。

(四)其他类型的价值观

1.性恶论的人生观。西方的思想家们认为人是在理性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人都是有自己私欲的,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人在为满足私欲的心理动机之下为了资源进行相互之间的争夺和斗争,甚至是相互之间的残杀。就这个方面而言跟动物的生存本性和生存欲望是没有太多差别的,甚至从本性方面来说是根本一致的。正如霍布斯就曾经把人与人的关系比作狼与狼的关系,整个人类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状态。还有著名的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说:"在奥古斯丁以前,没有一个神父曾提到过原罪。"奥古斯丁区别了原罪和自罪,他认为:贪婪、情欲和欲望都是原罪,而原罪又是自罪的根源。原罪认为人人都是有原罪的,人天生就是反抗上帝并且是邪恶的。正是基于人生来就是恶的这种价值观,西方人特别重视法制和法律的执行。在公共权力中,实施权利对权力的赋予和监督,以及权力与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约束,并为西方最终成为自治、自觉、自为的法治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