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庙会风情
30718600000032

第32章 周至端午节节俗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名称最多的一个。它也叫端阳节、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端五节、浴兰节、粽包节、解粽节、菖蒲节、采药节、送药节、苦瓜节、采花节、香包节等等。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节也是忌讳最多的一个节日。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此月阴气达到极点,阴恶的害虫开始萌生。五月初五,又是阴气的极盛点,须设方应对。因而,这一天讲究(忌讳)颇多,如喝雄黄酒、插艾杆、做艾人、避五毒、采药防五毒、做五毒饼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普遍以为是因了纪念屈原而设。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祖籍丹阳(今湖北秭归)。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屈原出身贵族家庭,是楚武王熊通的后代。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正值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才思敏捷,见多识广,娴于辞令,明于治乱,早年即得楚怀王宠信,位居左徒、三闾大夫。

为使楚国强大,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曾一度,显见功效,楚国国富兵强,威镇诸侯。

但是,在内政与外交上,屈原与楚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矛盾。加之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以及种种诬陷,使得他被楚怀王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为内应,又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为诱饵,致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大怒,与秦交兵,两战皆败。于是,屈原受命出使齐国,重修旧好。此时,张仪再度赴楚,瓦解齐楚结盟。屈原的努力告之失败。怀王二十四年(前305年),秦楚结盟,屈原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前299年),屈原复回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被扣留。后,客死秦地。顷襄王即位,续与秦好。屈原再度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大将白起率兵攻破郢都,屈原闻讯,悲愤万分,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民间传说,屈原投江的日子,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又一次验证了端阳为“恶日”的说法。投江之前,屈原对天长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

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便将五月五日作为节日,年年祭祀,岁岁追悼。

周至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最早源于汉代,最晚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民间节日的最大特点,就是礼俗讲究多、参与民众多、家庭活动多。

送婴肚

这是大人们为小孩子送的节日礼物。一般由孩子的舅家、姑家、姨家人在端午节之前送来。过节时,天气炎热,小孩子穿上婴肚,既凉快,又保健,还能显示出亲戚家的女主人心灵手巧的工艺水平,一举多得。婴肚的做法,双层布料,先在用菖蒲、艾叶煮好的水中浸泡,始可缝制。系在孩童肚脐周围,外皮一层有绣花图案(多为蝎子、蜈蚣、壁虎、蜘蛛、蟾蜍五种毒物)。起初的说法,是为了防止毒邪侵入,取“以毒攻毒”之意。后来便成了孩子的一件保健服饰了。不少娃娃常年穿戴,昼夜随身。农户人家,或是有自己的孩子要接受亲戚送来的婴肚;或是要给自己亲戚的孩子送去婴肚,为此,端午节之前,家家都要忙活好一阵子哩!

挂艾叶

这是一项户户参与的活动。五月初五一大早,东方发白时,人们便上山采回艾叶(连枝带叶)。然后,挂于房屋门口,以防病疫。也有人在端午节前将艾叶采回,于前一日挂于门上。还有人代为亲朋采回艾叶,逐一送达,以示友好。更有心计者,事先大量采集艾叶,或肩挑,或车载,或以背篓负之,沿街叫卖。家无壮劳之人,便付资购艾。周至籍进士王禹堂曾赋诗吟咏此俗:“艾叶采清晨,蒲觞当午煮。美人慕楚骚,万草香烟渚。”

吃粽子

周至县古称鱼米之乡,盛产香米。端午节吃粽子,原料充足,毫不犯难,就地取材,已成古俗。据说,做粽子的最初用意,是将香米糕撒入河水之中,以饱鱼腹;鱼不饿了,就不会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后来,吃粽子逐渐演化成一种节俗礼仪。每逢端午,必餐此食。粽子的做法,先将香米浸泡,再以芦叶包好香米,同时放入淘净泡好的小豆等物,用马兰叶绑成圆锥形状,放入锅中煮熟。入锅时,既要放置安稳,不使挤压变形,又要用甑笆压平,不使漂浮失水。煮熟后,先敬呈家中老人品尝,再遣儿转赠乡邻友好。最后,全家聚而餐之。其色绿,其香浓,其味甜,它能清热败火,成了时令佳品。民谚有云:“食过五月粽,寒衣入柜中;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唐玄宗曾在《九子粽》诗中写道:“穴枕通灵七,长丝续命人。四时五竞巧,九子粽争新”。可见,当时的关中端午民俗,已经影响到了盛世唐皇的宫廷生活。

戴香包(亦称荷包)和系五彩丝线

虽然大人小孩都戴香包,但小孩子过端午节,最为关心的就是戴香包。戴上它,遍体芳香,招摇过街,人皆闻之,好不快哉!给娃娃做的香包形状,有的像一颗红心,取慈孝之心代代相传之意;有的还做成十二生肖(孩子属啥做成啥样),取健壮成长之意;等等。香包中装的药物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丁香、细辛、苍术、小香、大香、艾叶、菖蒲等,作用是芳香开窍、健体强身、驱蚊祛毒,安度夏日。戴香包也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大多佩戴葫芦形香包,既可多装药料,又象征吉祥长寿。青壮年喜欢戴梅花、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香包,象征鸟语花香、一家平(苹)安、双莲并蒂(夫妻恩爱)、吉庆有鱼(余)、吉(鸡)祥如意等。热恋中的情人,则将送香包作为一种传递爱情的方式,姑娘送给小伙,小伙戴在身上,常常有人夸赞制作者心思独到,百里挑一。尚未婚配的姑娘们,早在端午节之先,就采集好五色丝线(也有七色者),结成花线绳,于节日(端午)当天系在手腕、脚腕、脖颈等处,成了一种时尚的打扮,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说,蛇蝎一类毒虫,看见五色彩线,就不敢妄施进攻,常会生惧,逃之夭夭。

饮雄黄酒

雄黄酒(或者菖蒲酒)是专供农家人端午节喝的一种药酒。这一习俗最早源于五月是“恶月”的认识,并认为饮用雄黄酒(菖蒲酒)能逼恶去毒。菖蒲是生长在山涧泉流旁的一味中草药,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具有开窍、活血、理气、散风、去湿等功能。故而,以菖蒲为原料,以黄酒为原酒泡制而成的菖蒲酒,此时此季颇受人们青睐。唐人殷尧藩在《端午日》诗中写道:“不效艾符趋世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即言斯俗。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源于明代。《本草纲目》谓:“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主治百虫毒、蛇虺毒。”雄黄酒的制法为:端午节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用法及作用为: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驱虫毒。可见,雄黄酒既可饮用,又可外涂,还能挥洒,一酒多用,堪为民间防病祛毒一剂良方。如今的年轻人则不信此说,他们以为,酒既有毒,岂可饮之?遂将饮雄黄之俗改为“洒雄黄酒”了!

吃五毒饼

白居易在周至当县尉时,写的《观刈麦》诗中,对关中夏收时的节气作了生动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五月的周至,正值夏收,大人忙于田间收麦,孩子们的饭食便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补充:吃五毒饼。其做法:在和好的面团中加入香料、艾叶、杏核等物,烙成饼,置篮悬空,随吃随取。大人说,小娃吃了五毒饼便会病邪不入,身强体健。娃娃们感受到的好处主要是方便,大人虽不在家,自己也随时能吃上又香又酥的饼子,又解馋,又耐饥,真好!有些细心的庄户人家,还将五毒饼做成“蛋蛋馍”,每个“馍”如指头蛋般大小。这种馍,耐嚼,好看,且久放不易变质,娃娃们一见,便垂涎三尺,不但扑而食之,还要揣而储之。

“看忙罢”

麦收结束后,女儿要回娘家看忙罢(若是新婚,女婿还须同行)。一则慰问辛苦了一个夏天的二老,再则也是对娘家给外孙送婴肚的回谢。这时,悠闲下来的父亲,常会捋着胡须对女婿传授关于五月的农谚:“端阳晴天,农家喜欢”;“过了端午节,锄地不用歇”;“掏钱难买五月冷,一颗豆子打一捧”;“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粽插秧忙”。这时,同行的小娃娃会撩起婴肚,硬缠着外婆,让她为自己再讲一遍屈原投江的故事……

星移斗换,昨日不再。虽然,现今的周至乡村,端午节的过法与旧时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诸如送婴肚、挂艾叶、吃粽子、戴香包、“看忙罢”等基本习俗仍沿袭如故,民俗依然。近年,有人写过一首《挂艾叶》的新诗:艾叶一挂/庄稼汉就醉了/醉在/喝雄黄酒的猜拳声中//艾叶一挂/小娃娃就笑了/笑在与伙伴们赛婴肚的稚气中//艾叶一挂/俏媳妇就忙了/忙在/包裹糯米的芦叶中//艾叶一挂/巷子就活了/活在/村人互赠粽子的脚步声中//艾叶一挂/老娘的话又多了/多在/咋样招待”看忙罢”来的女儿女婿的唠叨中……

这诗,就像一幅画;这画,就叫“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