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风伯雨师,全县仅此一庙。四五百年了,一直香火旺盛。庙在司竹乡的南淇水村。
正因庙少,农人们对于“风伯”与“雨师”,大都说不清来龙去脉。
风伯是民间对风神的敬称。它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风的崇拜。那时,人们认为鸟能迎风振翅,故而将“风”与“凤”通用,取意为:“凤鸟乘风,歌舞升平”,“凤凰朝兮,风雨顺兮”。《山海经》里,把北方的风神称为鹓,即是鸟类。古人又认为,风起源于山谷与洞穴。《山海经·南次三经》说,令丘山之南有个大山谷叫“中谷”,东北风就是从那里刮起来的。还说旄山尾之南有个大山谷叫“育遗谷”,南风是从那里刮来的。于是,人们便把山谷当作风神崇拜。唐宋以后,风神逐渐人格化,并有了“封姨”、“方天君”等名字。风神中,女性为风母,男性为风伯。先民认为风神是恶神,因为风能造成灾害,所以祭风神时要杀狗。后来,人们又认为风神是善神,因为风神是天帝的信使,《龙鱼河图》说:“风者,天之使也。”
由于雨对农业收成影响极大,即使是狩猎采食,也与雨水密切相关。在缺乏抗御能力的时代,人们自然而然地祭起了雨神。一开始,雨神被说成是一种星体。《尚书·洪范》云:星有好风,星有好雨。《诗经》中有“月离于毕,俾滂沱矣”的说法。传说中的雨师为商羊,主施降雨之职。魏晋时期,人们又将龙供为雨师。后来,又供陈鸾凤为雨师。这里面有一个故事:陈鸾凤,广东海康人。当地风俗,黄鱼不能与猪肉一起吃,否则会被雷公劈死。陈不信,持刀砍断雷公像左股。自此,每逢早年,他每到一处,人们便请其吃黄鱼猪肉,雷雨即降。他死后,受封雨师。之后,每逢旱情,农人就用黄鱼猪肉祭祀陈雨师。祈求天降及时雨,救民于火坑之中。
南淇水是一个有2400余人的大村。风伯雨师庙位于村子正中,庙与各条街巷全能连通,老街呈“雨”字状,庙的位置恰居“雨”中,四通八达,取风调雨顺、政通人和、遍受甘霖福惠之意。
庙始建于明代。现为三间,占地半亩,内供风伯雨师等神像。庙会为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日,由南淇水村独自办会。
不仅风伯雨师庙为此处独有,而且该庙的对联也与众不同,风格别具。现在,庙门上的两副对联分别为:驱雷驭电满宇宙,降虐降瑞;调风布雨遍乾坤,安国惠民。人类肇始万物生,三官扶佑;混沌初开天地成,水流润物。庙中的记事册簿中,记录着历年过会时村人所撰牌联的内容。风神牌联为:圣世不鸣条,默佑江河占利涉;神功常应候,潜调寒懊叶休征。龙虎忌争行,廿四番花信吹余,致雨兴云,易张旗鼓;豚鱼占利涉,七二候箕神簸后,飞刍挽粟,好送帆樯。雨神牌联为:得志当为天下雨;此身合是地行仙。德泽宏施,古时曾解九年旱;恩膏广被,盛世应遵十日期……
村里老年人介绍,南司竹地处黑河流域,水位高、土层薄,既怕涝、又怕旱。民谚云:“风是雨的头。”因之,修建风伯雨师庙,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赐福于民。历史上,主要威胁来自旱情。故而,祈雨成了一种祖传民俗。每遇天旱,村人便组织起来祭神拜天,祈求布雨济民。
祈雨之俗,古已有之。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记载: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祷社稷山川,家人祈。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蛇八日。于邑东门外为四通之坛,方八尺,植苍缯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鱼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祝斋三日,服苍衣,先再拜乃陈,陈已,复再拜,乃起,祝曰:“吴天生五谷以养人,今五谷病旱,恐不成实,敬进酒膊脯,再拜请雨,雨幸大澎即奉牲祷。”……季夏祷山陵以助之。秋暴巫口至九日,无举火事,无煎金器。冬舞龙六日,祷于名川以助之。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龙成而发之。
关于风伯雨师庙,村人谈论最多的,莫过逢旱祈雨的故事。
说起祈雨,南淇水人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套礼仪排场,古俗祖风。远近诸村,仅此有之。
风伯雨师庙西北约八丈处,有一对“龙眼”。所谓龙眼,其实是人工挖掘的两个水坑,供祈雨之时取水。据说,南淇水村的“淇水”之名,也取自祈雨得水之意:二字均含“水”,“淇水”即“祈水”的谐音!遇上久旱之年,村上便商议并备办祈雨救稼事宜。其次序为:首先,由村中德高望重者倡导并组织,并派人上街敲锣,召集民众参加。接着,组织三支专门队伍,一是马角(也叫麻角)队,人数至少四个,多者不限,从多位报名人员中挑选,“进入角色”者方可录入。二是护水队,由36人组成,每人手持一根神棍,团团围住“神水”,不使玷污。三是锣鼓队伍,由24人组成,必须是身强力壮、熟谙鼓乐,且能坚持全程者方可选中。所有参与者,必须先在黑河中洗净身子,始可成行,以示敬神。担任马角者,除了短裤,全身赤裸。其余人,全部赤脚行路,不避荆棘石砾,以示心诚。
出发前,先请来“掌印童子”(庙里一位尊神),从“龙眼”中取上“圣水”,再由马角引领,去菩萨庙挂号,去龙泉寺(附近一处御赐度牒的寺庙)领教(受偈语)。然后,再浩浩荡荡地向秦岭进发,入山求雨。早先去太白山(传说姜子牙封神之处),后来改去就峪谷(道德天尊老子归葬之处)。祈雨回来的人齐聚风伯雨师庙中,不回家,等候下雨,饭由各自家人送给。若祈雨成功,村内要唱大戏感谢天恩,祝祷当年丰收。
祈雨随行队伍中,少不了小脚老太太们(她们不在“编”,可以穿鞋)。别人劝她们说路远别去,她们则说只有多受些难,才能感动上天,同情下民,降雨济生。赤日炎炎下跋涉百余里山路,个中艰辛,惟有这些暮年老妪体会深切。就这,一到目的地,她们又立即围坐一团,齐声反复诵咏《祈雨经》:“高山太白,救苦观音,请降甘霖,搭救万民。玉皇爷搭天篷,高上地来。南无阿弥陀佛!”其效叵测,其诚感人!
祈雨队伍返回时,沿路各村人众,齐齐地夹道迎接,感谢风伯雨师神为苍生赐福,感谢南淇水人不辞辛劳为万民请雨。油坊头、六家村、龙泉村的人敲锣打鼓,远远地来到就峪口迎接。就峪关(西楼观)的人,做好饭菜,摆在沿街两道,手持香表,诚谢求雨归来的有功之臣。往北,鹿马、焦镇、大玉等村的人,也倾家而出,持香跪谢。
年复一年,祈雨成了习俗。参与祈雨的人,于工余饭后,常常谈论自己的光荣经历,宣传祈雨效果的神奇灵验。于是,便又衍生出了一串神话故事:
杨泗将军赐龙眼。
原先,南淇水村有一座杨泗将军庙。因其名(“泗”字)带水,故而祈雨极灵。凡是在杨泗庙祈雨,屡有应验。讵料,杨泗将军奉命改任别处。村人苦苦挽留,无奈神命难违,只得遵从。临行之前,杨泗托咐马角转告村民:我用神棍在庙西北画两只龙眼,掘土必得清泉;今后若是祈雨,可先在龙眼取水,让属“龙”之人舀水,洒地祭天,三日内即可得雨;若三日未效,再进山祈之,必得。村人依嘱试之,果验。
掌印童子劝马角。
一次,村人完成了祈雨活动,返程时,马角(某位神灵的“化身”)却不下山,推说自己有事,一时不能脱身。辛苦了几天的祈雨队伍,盼望祈风得雨真是心急如焚,谁也不愿意因了这件事而让此番历程无功而返。大家轮流劝导马角,都被严辞回绝,一个个垂头丧气,万般无奈。会头(领头组织祈雨活动的人)下跪恳求说,大伙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赤着脚板上山祈雨,你老也该给个面情,与我们一起下山吧!仍未诺。这时,掌印童子走上前来,恳言相劝:昔日,乱军把你抓进了深山,我念你往年为民祈雨有功,才冒险进山,在四面峻岭的石洞里救出了满身是伤的你,并背你出了山,脱了险。没有我,哪有你的今日?眼下,大地如烤,群心如焚,百姓惶恐不安,稼禾奄奄一息,求你帮助下雨,你却借故推却,对得住谁?一番话,感动了马角,他才出了山,天才下了雨。
红煞押水问武举。
祈雨返回路上,红煞神(风伯雨师庙中所供的一位尊神)押解着从就谷中取回之“圣水”,来到焦镇街上。前来迎接祈雨队伍的焦镇人,恭恭敬敬地下跪烧香,齐呼感恩谢天之语。惟有该村的吕家武举人站立一旁,不跪不语。红煞问他为何不跪。答曰:我是武举,受命朝廷,是活神,你是死神,为何为你下跪?红煞说:你参加武举考试时,突然失手,险些从马上摔落,我于其旁扶了你一把,方才转危为安。监考官问你,刚才因何几乎坠马。你说,那是个镫里藏身的马上功夫,监考才准你过了此关。此事有耶无耶?武举一听,心中明白往日之事果如红煞所言,立即跪地叩头谢恩。其后,又专程来到南淇水村,请去了红煞神,专门修庙祭祀……
祈神得雨后的南淇水,大戏连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于是,商品贸易随之兴起。古时,主要买卖牲口,称为骡马会。近年,交流的商品越来越多。远近客商,年年如期而至。农村人日常生活所需,过会贸易时应有尽有。
如今,你要问起南淇水人:“祈风求雨之事,你信不信?”他便回答:先人们的事,咱也不知道。现在,我们相信科学,不祈雨了。但是,先辈们立下的古会,年年照旧。这些,是民俗,是文化,是南淇水人独有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