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庙会风情
30718600000022

第22章 丹阳观古会

“先有丹阳观,后有周至县!”可见,丹阳观的名气有多大!

丹阳观,位于周至县城西南约35公里处。碑文记载,商、周时期这里就有神祠庙宇,古称洞清庵,后改名栖云庵。元大德年间,全真教马丹阳于此羽化,遂扩建庙宇,议立碑石,更名为丹阳观。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其后历朝历代均有修葺。

丹阳观现存玉皇楼一座,坐西向东,二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中为拱券门洞,可行车。迎面有砖雕门联,额雕“丹阳观”三字。楼上硬山顶,檐下存彩绘。二台以上,建有三清殿。周围分列太白庙、青龙庙、龙王庙、东崖栖云庵等。志载,极盛时,曾有近百道士。

现存的数通碑石,见证了丹阳观的千年沧桑。《大元重建丹阳观记》,立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翰林院编修刘祯撰并书,文清气豪,书法苍劲,共约700余字。《栖云庵记》碑,立于元泰定四年(1327),为乐安道人撰,记叙了栖云庵创建及沿革诸事。道士《孙志明墓志》,记述了孙志明生平及丹阳观建塔之事。还有一通记载金代尚书颁发给丹阳观的《文书碑》,准其重建旧观。可惜,原碑在“文革”中被毁,幸有一村老存有拓片。其碑,刘玺侯在《六朝石墨集》中尚有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所立《大清重建丹阳观记碑》,详叙了该观地亩财产及重修过程,并绘有丹阳观图。其时,计有殿字5座,廊轩12间,楼亭4座等。

《续仙境志》对丹阳观如是记述:“丹阳观,在哑柏南十五里,俗称闹庄庵。其地南近仙姑坟,北抵佛探头,西邻朝阳洞,东接翠微峰。周有把定之桥锁于观前,中军之岑屏于观后,清溪前横,绿林周匝。诗曰:考盘在阿,考榘在涧,倘所谓谷栖石隐之地,是耶非耶!元王重阳弟子马丹阳创为道祖,寔建斯观,碑碣详石墨集……”

《中华道教大辞典》对马丹阳如此诠释:“马钰(公元1123—公元1183年),金朝山东宁海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学道后更名钰,改字玄宝。道号丹阳子。道门称为丹阳真人。少习儒学,擅长中医、针灸。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与妻孙不二师事王重阳,入全真教。人道后,潜心修炼,每日仅食一钵面。誓死赤脚,做蓬瀛赤脚仙人。所开创全真教遇仙派,以清静修炼为主旨。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赠号‘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为全真教北七真之一。著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璨》等书。”如今,丹阳观的三清殿上,仍供有马丹阳的数部著作。游客一进大殿,睹物思贤,顿生景仰,不禁推想:如果没有马丹阳的潜心修炼,哪有巨著存世?如果没有马丹阳的名满道坛,哪有丹阳观的宏殿古碑?如果没有“先有丹阳观,后有周至县”的民谣流传,丹阳观哪有如此神奇的诱人魅力……

以上是有据可考的史料。民间传说中,丹阳观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简述三则于后。

其一,遇仙桥和遇仙宫的故事。

后来的栖云庵在丹阳观东翠屏山下。庵前原有“栖云楼”,五间两层。“栖云夜月”是“丹阳八景”之一。相传,西汉景帝曾携文武百官巡游于此。景帝过桥时遇一老翁,翁示帝曰:栖云庵所处之境山环水复,曲径通幽,若于此地修一离宫,不仅可成就一代大贤,还可修道成仙!语毕,翁遁。帝遵翁言,赐此地为遇仙桥,在此建成“遇仙宫”,并屡遣官员祭祀。

其二,何仙姑丹阳观成仙的故事。

何仙姑是八仙之一。据传,她是广州增城人,少小失去双亲,作了人家的童养媳。她心地善良,聪慧勤劳,又关爱百姓,做的豆腐质美价廉,远近闻名,种的荔枝成了贡品,凿出的甜水井任由乡邻饮用。这些善行感动了汉钟离、李铁拐二仙,遂下凡将其点化,让她在终南山丹阳观的栖云庵清修悟道。其后,何仙姑在此种藕,其洞被称作“莲花洞”;何仙姑在此成仙升天,此沟起名为“飞仙沟”;蓝采和于其旁另开一洞修道,乡人称两洞为“二仙传道。”

其三,“龙虎斗”锣鼓的故事。

丹阳观的选址和建造,是有一番讲究的:前有朱雀庙;后有玄武庙;左有青龙庙,庙前有“龙槐”,槐下有泉曰“龙泉”;右有白虎庙,庙前有“虎槐”,槐下有泉曰“虎泉”。传说,青龙、白虎因为护庙争功而打斗起来,惊怒了太上老君,双方被罚跪49天,并命其各管一方,互不加扰,方才息斗。丹阳观内有一位深谙鼓乐的高道,依据传说故事,在住持马钰的授意下,创作了一套庙堂鼓乐,取名“龙虎斗”。这套鼓乐,共由中鼓、铜锣、铙钹各50面(对),小鼓、小锣、小镲各20面(对)联合演奏,中间有武士身着龙虎服打斗舞蹈,四角各有夹板一对,周围有四象旌旗绕场舞动。整个过程,鼓声震天,钹锣齐鸣,彩旗飘舞,观众如潮,真正有一派龙争虎斗的宏伟气势。一开始,仅在观内演奏,后来传至飞仙沟堡(村名)。再后,不断扩而广之。现在,承办丹阳观古会的八个村社,全都打起了“龙虎斗”鼓乐……

丹阳观过庙会的时间是正月初九。由于它地处秦岭北麓,且过会日子正好是过年时节,所以庙会不仅热闹非常,而且极具山区色彩。

你看——

一群来自山区的民众正在众人的包围中纵喉高歌哩!他们唱的是山歌。只见得,歌者站成一排,有男有女,有分有合;观者围成一圈,有老有少,有站有坐。一首《看娘歌》唱道:初一日来去看娘/我娘受苦在灶房/洗菜抱柴做饭忙/你看我娘多贤良//初二日来去看娘/我娘受苦在磨房/青布帕子丈二长/绾个疙瘩撂过墙/千年不准疙瘩散/万年不准女忘娘//初三日来去看娘/我娘得病躺在床/饭不吃来菜不想/凄凄凉凉泪两行//初四日来去看娘/问娘想吃哪一样/山珍海味都不要/想喝一碗稀米汤/罐罐提来人看见/帕帕包来又漏汤//初五日来去看娘/我娘睡在门板上/烧张纸儿看我娘/眼泪汪汪洒胸膛//初六日来去看娘/把娘送到南坡上/眼见棺材下了葬/只有土堆没有娘/想起我娘恩德广/守住土堆哭一场//女儿长大到婆家/不能伴陪娘身旁/如今老娘入黄土/心肝女儿哭断肠/去年回家娘远望/明年回来我想娘……唱山歌是收钱的。但给钱与否是自愿的。唱完一曲,由演员捧着小盘子绕场一周,收取“捧场费”。给钱的人当中,老太婆最多。也许,这首山歌唱到了她的心坎上,她正盼着女儿回家看娘哩;也许,《歌》中的老娘,与自己的经历仿佛,她此刻触景生情,提早推想起自己与世长辞的情形和景况了!想到伤心处,有的人,一边解开手帕取钱,一边拉起袖头擦泪……

唱山歌是过去的陈年旧事了,时过俗迁,昔日不再。即使这样,与平原古会相比,现在丹阳观过会仍然独具风格。你看——

玉皇楼东坡下,一位烧制爆米花的人生意十分红火,顾客排着长队,一边侧耳听戏,一边依序交易。这门生意很特别,由经营者带上爆米机、风箱和煤炭,现“炒”现卖。顾客除自带原料(玉米、大豆、大米等)外,还要自带旧麻袋(或“蛇皮袋”)。那是因为,爆米机烧到火候了,要将袋子接到喷嘴上爆出(俗称“放炮”)。“炮”声很大,震耳欲聋,自然对袋子的冲击很强烈,一条新袋子,经不住几“炮”打击,便会“遍体麟伤”。精明的摊主,为了省料,便让顾客自带袋子。久而久之,便也约定俗成了。领上孩子逛会的人,都会自带原料、袋子,早早排上队,交清了加工费,就能吃到白生生、香喷喷的爆米花。这样,一举三得:省了钱;满足了孩子;提供了逛会期间的零食,有了“咬咂”。没想到,一位半大女孩自个儿来逛会,只带了玉米,不懂“规矩”,没带袋子。轮到她的玉米进机子时,摊主以为孩子也懂“行情”,便只管烧火加温,没问袋子。火候到了,才发现眼前的顾客没有袋子。“放炮”吧,没袋子接;再烧吧,会炸机;等待吧,耽搁了生意!情急之下,摊主扭身将机口对准身旁的粪堆,松开了喷口。“轰”的一声,强大的气体把粪堆“削”掉了一角,雪白的玉米花散了一地。摊主说,瓜女子,不要钱了,算我倒霉;女孩说,不嫌、不嫌,你忙着,我慢慢捡……

这摊主,真灵!

这女娃,真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