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归的日子,多情淫雨终于在百般缠绵的依恋中与大山告别。
清晨,眺望远山,不觉已是一片燃烧的红叶。
哦,又是一个金色的十月。
我是和着十月的旋律走上人生驿道的。
怀揣嫩绿的希望,告别了父老乡亲,告别了泾河岸边我那可爱的小山村。80年代的第一个十月,金风中,一身“山”气的我走出泾源,来到了被人戏称为“黑大”的固原师专。
十月的阳光媚丽慈祥,走进那排绿阴如盖参天古榆掩映下破旧而不失温馨的教室,和来自西海固黄土高坡的幸运者一道,我们读黄伯荣的现代汉语,读王力的上古音韵,读屈子的愤世忧民,读鲁迅的匕首投枪,读陆文夫的小巷风情,读巴黎圣母院悲怆的钟声……
学海无涯,扁舟有情。吮吸着知识的玉液琼浆,第一次我读解了天的高远,地的苍茫。
1460个属于“黑大”的日子和那五毛钱一碗的香喷喷的羊羔肉转瞬即成昨天。捧起又一个红叶如诗的十月,走进山凹,我成了一名荣耀的“天火”播种者。
备好每一页讲稿。
站稳当每一回45分钟。
做彻底每一次家访。
耕耘在这方生长希望和未来的土地上,我在这平淡、朴素的信念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凸现生命的美丽辉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放下卷了边的教本,走进每一个沉甸甸的十月,坐在黄泥小屋热腾腾的土炕上,尽情地分享着家乡父老真诚的快乐。
“色俩目!色俩目!”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捧起这滚烫的祝福,小小的我成了小山沟最富有的人。
年年有十月,十月山叶红。而立之年,走进十月,我唱耕耘歌。
199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