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漫游宇宙空间(自然瞭望书坊)
30713200000003

第3章 UFO溯源(2)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秋,“夜有星如卵,光散照地,后随小星二,复有大小二星飞行梭织。”《清乾隆·安徽铜陵县志》。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中,“二更,见天南方有物大如牛,渐如山,色红烛地若昼,逾时灭。”《清朝·贵州遵义府志》。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夜,有火星飞行半空,来自北而南,其形如盘,光如电灯,一时先敛而没。”《民国·河北枣强县志》。

其中第一例句:“十日并出”,是在公元前1914年的记载,距今将近4000年,流传成为“后羿射日”的神话。这个“十日”,似非太阳,若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应是“十个如太阳大小的明亮发光体”,这就是世界上正史中,古代最早的幽浮事件的记录。上述范例中,所谓“日”、“月”、“星”、“光”、“火”都可以看成幽浮。另外有清末民初上海《申报》出版的新闻性画刊——《点石斋画报》曾刊载一些异象,其中有些属幽浮现象,下面的《金陵赤焰腾空》即其中之一。这类图文并茂的记载仍有许多篇,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天外来客的正式记载。

《金陵赤焰腾空图》。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作品中有一赤焰腾空图,画面是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皆在仰目天空,争相观看一团团熠熠火焰。画家在画面上方题记写到:“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型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灯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越而来者。嘻,异矣!”

画家之题记,可谓一详细生动之目击报告。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的大小、颜色、发光强调,飞行速度以及各种猜测又不得其解,皆有明确记述。此画约作于光绪十八年(1892),在100多年前,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为何物,画家显然未能意识到,这幅《金陵赤焰腾空图》,竟成为令人研究UFO的一则珍贵历史资料。

我国宋代着名诗人苏轼于镇江游历时,因目睹天空奇异景象后,所写下的诗篇《游金山寺》对不明飞行物(炬火明)之描写,栩栩如生。原诗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爹。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东坡夜遇“炬火明”之出现之地,也在扬州附近,与沈括所记述的“扬州明珠”恰恰巧合如一!

如果说画家和诗人的描述难免“夸张”的话。那么最引人注目者,要属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的一段述说了,该段文字颇耐人寻味,其所叙之事,很像是一个其他星球的飞行器莅临我国江南水乡的生动记录。原文:“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

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中,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几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间,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单见天赤如野火。

悠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规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

樊良镇正当往日来处,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数宵待观,名县亭以“玩珠”。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于天文、地质、物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皆有成就的科学家,1072年出任“司天监”之职,他治学严谨,用功极勤。该段文章对扬州明珠的记述,毫无梦境幻觉之妄言或神鬼迷信之色彩。不难看出,沈括所记述的乃是一起真实的UFO案例,于现代人的目击报告十分相似。

在古籍中疑似飞碟绑架事件都甚罕见,比较明确的大概首推一个多世纪前发生在湖北省松滋县境内的覃姓农人随飞碟飞天的离奇遭遇。据湖北省《松滋县志》上的记载,整个事件的经过原文如下:

“清朝,湖北松滋县志(清德宗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日):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后山林,见丛薄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捕之,忽觉身自飘举,若在云端,耳帝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覃某如梦初醒,惊骇非常。移时业一樵者,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夫诧曰:“子胡为乎采哉?此贵州境内,支尔处千余里矣!”指其途径下山。覃丐而归,抵家已逾十八日矣。”

译文:1880年6月15日:湖北省松滋县境内的西岩嘴地方,有个姓覃的农人,早晨到屋后的山林中去散步,突然见到树林里有一个奇怪的物体,正发射出亮丽的五彩光芒。他立即上前想抓住它,却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飘离了地面,并飞上空中进入云里,且旁边不停的响起飒飒的风声,这时他感觉到神智有些模糊,身体也不太能自由动弹。

一会儿,忽然从高空中坠下,落在一座高山上(身体没有受什么伤)。这姓覃的农人好像大梦初醒一般,十分害怕。后来遇到了一位樵夫,见到姓覃的农人既陌生又有些好奇而主动问他从何处来?姓覃的农人据实答说是湖北省松滋县的人。

樵夫很诧异地说:“你怎么会来到这里呢?这里已是贵州省境了,离你的家乡有五六百千米远呢?”

后来经过这位樵夫的指引,他才能顺利下山,并一路当乞丐沿途乞讨回去,经过18天才终于回到家里。

这是中国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不明飞行物”事件,虽然,严格地说当事人并非被外星人计划性地绑架,而是主动去捕捉“不明飞行物”,不料却反而意外地被带往空中。

以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状况及当事人是农夫的身份与知识水准,他没有加上神鬼妖怪的说法,反而据实的说出自己被“不明飞行物”带往空中,落于五六百千米的另一省份,更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性”,非常具有参考及探讨的价值。

2)西方古籍中对“不明飞行物”的记载

有关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叙述,在圣经的新旧约中均多次出现,其中几则如下:

《圣经旧约》的原文大部分都是用希伯来文写的,而希伯来文的“天主、上帝、神”都是用复数名词——Elohim,其原意是“来自天上的人们”。

《出埃及记》记载:“上主在他们前面行,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为叫他们白天黑夜都能上路。白天的云柱,黑夜的火柱,总不离开百姓面前。”

其中“白天的云柱,黑夜的火柱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就是“不明飞行物”。

又“上主的彩云白天停在帐篷上,黑夜在云中有火”,其中有火的彩云,也应当是“不明飞行物”。

《以西结书》记载:“我观望,有一阵暴风由北方吹来,刮来一大块火光四射的彩云,云中有一团旋转的火,火中有一种发亮的金属。”

这个在火中会发亮的金属可能就是飞碟。《马太福音》记载:“有几个博士从东方到耶路撒冷在东方所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

那星就是“不明飞行物”。又“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光明的云彩也是“不明飞行物”。

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也不乏这种记载:公元前1450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见过空中出现许多火圈。公元前218年的某夜,罗马共和国的人们见到两个月亮;在阿普里城上空人们见到一个飞行的盾牌;公元前213年,一个形容成“祭场”的东西在哈德里上空飞翔,上面还有个穿白衣的人。

1133年,有一个大“银盆”访问了日本。1290年,又一个大“银盆”缓慢地飞过英国的约克郡。

1561年,在德国纽伦堡,许多球体、碟体和雪茄体的飞行物,好像在进行空战。

在佛教的最原始经典,即佛陀所讲的《阿含经》,就有记载着异次元时空的天界,其三界分为:欲界有十二天、色界有二十二天、无色界有四天,共计有三十八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天。这些天人及天,隐约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外星人及其所居住的星球。在《长阿含经》中的《世纪经》转轮王品描述:“在楼阁上,亲属群臣前后围绕,是时王前有‘金轮宝’忽然来应,轮径七肘,千辐毂辋众相满足,自然成就,非工匠造彼天轮宝应声即转,即命严驾行向东方,于是轮宝及四种兵一时皆从。”

这个金色的轮宝就是转轮王的运输工具,似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飞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