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人类对月球的开发(宇宙瞭望书坊)
30712800000008

第8章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与地球构成了天体系统的最基本的单元——地月系(天体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与地球可以说得上是形影相随,关系非同寻常。它对地球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地球上夜晚的自然照明,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靠月亮。否则的话,地球上的夜晚将是漆黑的,是无法想象的。②地球表面各处所受的月球和太阳的吸引力不同,因而地球上的水体产生了相应的明显潮汐现象(在我国古代,人们把早晨的海水涨落情况称之为潮,晚上的海水的涨落情况称之为汐,两者合称潮汐现象。海面周期性升降的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造成的)。

潮汐

与地球对月球的产生引力一样,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这使得地球略呈椭圆形,这种变形对坚固的陆地几乎构不成什么影响,不过使沿海岸线产生潮汐。潮汐反过来又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以及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当地球表面进入和退出月球引力所造成的海洋膨胀区时,海洋表面每天要有两次涨潮与落潮。潮汐的实际高度取决于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取决于当地的地形。

潮汐的起因

在地球上,距离月球最近的海水对月球的引力感觉最明显;相反,地球背面的海水受到月球的引力最小。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时,两个潮汐高潮形成,并随月球在地球表面运行。地球的自转导致潮汐略早于地球,而非与地球在一条直线上。

大潮与小潮

满月和新月时,太阳、地球与月球正好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力和月球的潮汐力结合起来产生了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这就是大潮。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与月球之间形成直角。太阳的引力部分地抵销了月球的潮汐力,导致了小潮。

月球引潮力

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谢鲁·皮尔逊博士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而为它的卫星,而月球在被扯到靠近地球的过程中,曾经对地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月球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证实,月球引力潮有如下作用:

(1)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发生0°~50°的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因此发生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2)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可以影响气压和天气,比如满月时的气压就往往较低。古希腊人认为究中心也发现,全美国最厉害的暴风雨发生在新月后1~3天或月圆后的3~5天。因此,有人主张在预报天气时应考虑月相。

(3)月圆之夜地球还会稍许变暖。这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气候学专家罗伯特·巴林和兰德尔·塞维尼通过分析气象卫星的观测结果后发现的。在过去的15年间,气象卫星精确测定了月光照射后产生的地球表面温度的细微变化,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017℃。

月扰人体

人与月球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精神病学家指出,人体约有80%是液体,月球引力也能像引起海洋潮汐般对人体中的液体产生作用,造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满月的时候,生物潮处于高峰,月亮对人的行为影响比较强烈,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势差比较大,人容易激动,情绪最不稳定,最易出事。日本救火会统计,每当月满之夜,火警要比平时多25%~30%;韦伯在《月球的影响》一书中写道:“1970年9月,当海潮高涨时,美国迈阿密市的凶杀案和住精神病院人数比平时增加。”比如青年人喜欢在月夜谈情说爱,而嗜酒者和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常在月夜发作。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教授毛雷斯甚至指出,人类的谋杀、毒害、抑郁和心脏病等与月亮的盈亏也有一定关系。

美国的一位医生,曾调查了1000多例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发现病人的出血与月亮的运行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其中82%的病人在月亮1/4上弦和1/4下弦之间的时候发生出血危机,而月亮圆时出血的病人最危险。所以,许多医生最忌在月圆之夜为病人动手术。

美国医学会收集了20年间50万份婴儿的出生表,发现多数婴儿出生在亏月(下弦月);荷兰沿海一带的产妇大多数是在潮水高涨的时候分娩。其秘密就在于月亮影响子宫的收缩。

月诱地震

地震按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对绝大多数的构造地震来说,地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那里的地壳岩层是否濒于断裂。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十六日)时,日、月、地三个天体接近一条直线,这时太阳与月球的引潮力合在一起,对地球的引潮力较平时大得多。这种引力不但使海水发生潮汐现象,而且也使地壳发生类似像涨潮、落潮的变化,形成“固体潮”,可触发即将断裂的地壳,诱发地震。美国地震学者研究认为,当太阳和月球作用于地球的引力最大时,就往往容易发生地震。据统计,20世纪以来发生的7级以上大地震13次。发现地震发生时间处在望时的2次;发震时间距朔、望1天的2次;发震时间距朔、望1~2天的5次。共计达9次,占统计总数13次的69.2%。这也足以说明,朔、望及其前后2~4天,引力大,易发生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