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罗马皇帝尼禄曾否放火焚烧罗马城,而城中火焰冲天时,还有“拉提琴”,然后又将放火归罪于基督徒,下令把他们“拿去喂狮子”呢?答案很可能是并无此事。尼禄诚然做了许多蠢事,犯下不少罪行,但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认为不管他犯过其他什么罪过,这两桩使尼禄臭名远播的暴行很可能与他无关。
尼禄于公元54年继承继父克劳狄司的王位,登基时才16岁。为争权保位而使用暴力,在当时是经常发生的事。克劳狄司及其先王卡力古拉在位时期都是充满血腥的。年轻的尼禄即位之初,也萧规曹随,肃清了一些他认为危险或基于某些理由认为累赘的重要人物。虽然如此,他在许多方面还是个英明的君主。登位头一年,政绩广受赞扬,誉为黄金时代的开始。他减低赋税,改善民生,大致说来颇能体恤百姓。罗马历史学家斯维都尼亚就说他态度和蔼可亲。例如有一次,元老院通过一项对他谢恩的议案,尼禄只回答说:“等我当得起的时候再说吧。”最初,年轻的尼禄王毫不奢侈浪费,他深谋远虑,避免发动劳民伤财的军事行动,暂停扩张帝国;他也不鼓励治下人民好勇斗狠。虽然他像广大人民一样,喜欢盛大壮观的公众场面,事实上他却下令禁止以生死定胜负的武士格斗表演。当时罗马帝国繁荣兴盛,至少在即位后一段时间尼禄似乎深得民心。
不过尼禄渐渐对自己的艺术才能和管治能力越来越自负了,也逐渐以为既得人民爱戴,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他的慷慨本性,变为奢侈无道,以致国库空虚。他越来越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终于做出很多粗暴残忍的行为,使罗马社会中有势力的部门,如元老院和军队都一一开始离心离德。公元64年,尼禄在位10年之后,人民已普遍骚动不安。因此当年那一场蹂躏罗马的大火,子民很自然认为他多少该负上责任。此外,罗马人知道尼禄存心在罗马改建一座占全城三分一面积的神话式巨型宫殿后,反抗情绪就更加高涨。所以毫不奇怪,百姓纷纷交头接耳,说尼禄王故意毁灭罗马城,好腾出地方筑他的“黄金宫殿”(附带说一下,这座宫殿的确盖了一部分,但在公元68年他死后,被完全摧毁)。
我们所知有关尼禄王种种事迹,多是从尼禄王死后50年,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与斯维都尼亚两人的着作得来的。当时尼禄王的声誉最劣。这两位历史学家只有斯维都尼亚说这场大火是尼禄王放的,还说他一面欣赏烈焰腾腾的场面,一面高歌。(如果真有此事,他一定是抱着七弦琴自弹自唱。当时还没有提琴,16世纪才发明这种乐器。)我们从当时的记录知道,起火时尼禄根本不在罗马,而是在离城56公里的安狄庵的别宫里。我们也知道,他一听说罗马失火,就立刻赶回去,赶回去不是为了唱歌,而是想尽办法扑灭大火,并安排救济灾民。这场大火显然因意外而起,由于罗马除石头修盖的纪念建筑物外,多数是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木屋,火势一发不可收拾,终致酿成巨大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斯维都尼亚的着作并没有说尼禄王将纵火的罪咎推到基督徒身上,这样说的是塔西陀。现代历史学家认为这种说法及其他类似的讹传,都是塔西陀根据坊间传闻写成的。事实上,在尼禄王统治的时期,罗马并没有多少基督徒。当日基督徒受迫害确有其事,但所有否定罗马皇帝神圣地位的人,也全都受迫害。历史上并无证据证明尼禄王赞成残暴对待基督徒,也没有证据证明在他统治期间,拿了什么人去喂狮子。当然亦无确切证据证明尼禄王没有残杀基督徒以及其他教派人士,不过倒有证据证明他颇能容忍新的信仰。罗马巴拉丁教堂有一幅壁画还描绘尼禄和圣徒保罗详谈呢。
可是在以后数百年,教会完全相信了塔西陀的说法,称尼禄王为反基督教的人,这个定论未免太苛刻了。尼禄王当然不是个完人,但他并没有放火烧毁罗马城,也不是基督及其信徒的死敌。
尼禄王在位十四年(公元54至68年),虽然即位初期表现不俗,似乎热心国事,亦能自我克制,但不久就爱夜游作乐,而且越来越放肆。据历史学家斯维都尼亚(约生于公元67年)记载,这位皇帝喜欢微服夜游,酗酒打人,甚至杀人。有一次乘醉调戏妇女,被她那任元老院议员的丈夫打伤。此后尼禄夜里不带卫队就不敢出门。
尼禄王对自己统治这大帝国的能力十分自负,对自己的艺术才能也自我陶醉,终于变为自大狂。尼禄王约在公元60年开始参加公开表演,用七弦琴弹奏自己的作品,朗诵自己写的诗歌,登台演戏担任主角,参加战车比赛等等。每次演出尼禄都希望座无虚席,要观众大声喝彩。在竞赛中,他常以威吓或贿赂等手段取胜。斯维都尼亚提到有一次在希腊奥林匹克举行战车竞赛,尼禄给抛到车外,要由人扶起再上车,根本没有跑完全程,可是希腊裁判员还是判尼禄“得胜”。这些裁判员后来都得到大量金钱,还取得罗马公民的特殊身分。
尼禄的私生活丑闻百出,连最宽容的罗马人也开始嫌恶他。他花公帑饮宴作乐;只要看上一个女人,无论已婚未婚,贵族或平民,都不放过。据说尼禄把一个叫做斯波罗士的男孩阉割以保存他的俊美面貌;在一次玩笑婚礼中尼禄做新郎,斯波罗士则被迫穿上婚纱当新娘。
尼禄需要钱财供挥霍,最后下令没收罗马城内富户的财产,必要时放逐或杀死这些富人。他自以为是神,具有神的绝对权力。罗马法院满是他所委派的法官。据说尼禄对他们下过指示:“要想法子务使人人一无所有。”当时罗马天怒人怨,许多人相信公元64年罗马城大火尼禄看了一定会幸灾乐祸。
到了公元66年,尼禄王已经众叛亲离,四面受敌。元老院议员憎恨他的狂妄自大,屡次受辱也引致他们满怀敌意。有势力的贵族仇视尼禄,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毒手。士兵觉得他毫无君主威严,也越来越失望。可是尼禄对这些迹象毫不察觉,反而离开罗马到希腊去游览了15个月。希腊的权贵自然小心翼翼地奉承他。尼禄离开罗马期间,反抗情绪更加高涨,帝国各地都发生叛乱。可是他对这些消息一笑置之。听见今属法国的地区发生武装叛乱时,他竟然说:“要平定高卢容易得很,我只要到那里唱唱歌就行。”
公元68年2月尼禄返回罗马后,仅再当政4个月。到6月,他的近卫队离他而去,左右亲信全跑了。元老院对这个30岁的皇帝下了一道极尽侮辱的死刑判决:他应该像奴隶一样,缚在柱子上用鞭子打死。尼禄逃到城郊一处沼泽边上的小茅屋躲起来。后来军队迫近,他别无他法,只好自杀,可能是自刎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