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克隆赢家
30689100000007

第7章 克隆成功风靡天下(2)

如今汽车界模仿之风劲吹,从中到外,各种车型的模仿无处不在。尤其在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升温,大小厂商竞争激烈,对于相对较弱的汽车厂家来说,模仿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按照汽车界的规律,完整地开发一辆全新轿车的外形需要投入几千万美元,周期至少四五年。适当地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对这些相对稚嫩的企来说,是起步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吉利汽车的前脸儿像奔驰一直不是什么秘密。但他们前不久推出的吉利豪情“少帅”却把这种“模仿秀”推向了极致。吉利“少帅”的大灯用的是“大奔”C级车的形状。从车头望去,像“大奔”的不仅有车灯,还有水箱格栅、车标,而且都经过了电镀处理,明光锃亮,颇有些豪华车的气派。原先镶嵌在引擎盖上的吉利豪情车标也像奔驰车一样被竖了起来。总之是越看越像“具体而微者”的迷你“大奔”。

双环来宝S—RV“PK”本田CR—V

最近,在国内低档SUV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很富有个性的车型。说它有个性,是因为其外形酷似国内比较畅销的进口车型本田CR—V。这款车就是石家庄双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环来宝S—RV。

来宝S—RV和本田CR—V无论从车的整体造型,还是前脸后背,乃至灯饰、门拉手都极为相似,惟一不同的就是来宝S—RV的车身尺寸要比本田CR—V稍大一些,轴距也相应长一些。来宝S—RV的进气格栅采用了网格状,中间有双环的标志——两圈相套。侧开式后门上的后风挡不能单独开启,门拉手上方和外挂备胎上有汉语拼音“LAIBAO”标识。与本田CR—V相比,来宝S—RV尾部的立柱式尾灯采用了透明的灯罩,灯的形状为圆形和椭圆形,看上去更酷一些。

来宝S—RV的座椅和门内饰板采用了棕色斜条纹针织面料,与整体的浅内饰色调搭配比较和谐。相较而言,仪表台造型普通了些,而且做工也略显粗糙。车内还有许多人性化的设计,像前排座椅的椅背后都有折叠的小桌板,行李舱两侧以及行李舱门内侧都有储物盒。另外,来宝S—RV的座椅还可以拆卸或者折叠,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得到想要的车内空间。

配置方面,除了转向助力、电动车窗、遥控中控锁和电动调整外后视镜外,还配备了全自动智能空调、松下单碟CD音响、伟巴斯特电动天窗、前后雨刮和后风挡除霜装置并配备了MABS(机械式ABS),配置相对来说比较齐全。

雷克萨斯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熟知的凌志。据说,这个品牌的雏形最初是模仿汽车界的老大哥奔驰而来,没想到经过多年的积淀,雷克萨斯已经悄然完成了从模仿秀到与奔驰平起平坐,甚至转换成为超越者的角色。事实是,自从1989年在北美问世以来,雷克萨斯就变为了“豪华”的同义词,成为畅销全球的国际汽车品牌,其销量在美国市场的豪华车种类中排名第一。雷克萨斯GS430/GS300来中国的时间还不足一年,却成了街头的常客。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广州车展上,更让我们大开眼界:双环来宝克隆本田CR—V;通田阁萝克隆大众:Polo;北京现代索纳塔下沉的车尾、线条分明、突出的行李箱盖与捷豹有“异曲同工”之妙;福特蒙迪欧的三角双色尾灯明显借鉴了奔驰S级的设计;比亚迪F3貌似丰田花冠;双环CEO公然拷贝宝马X5;丰田RAV4、飞碟UFO、北旅御豹简直就是三胞胎。

从吉利的模仿起家,丰田1989年推出的LexusLS400模仿奔驰S系取得巨大成功,到奇瑞QQ和双环S—RV大获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厂家发现了这条“终南捷径”,“模仿秀”水平比以往更高,基本上都不是“全盘照抄”,而是“局部模仿”,即在一些关键的部位进行模仿,以达到“神似而形近似”的效果,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它像谁,但又不完全像谁。汽车模仿秀风靡天下,火热进行。但惟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利用模仿节省时间,创造最大价值。模仿有绝招,对于不同行业有不同“模仿创新”,汽车的行业,就在于他们模仿的神似近而形似。

吉利从来就没有否认过是从模仿起家,但也并不说模仿是简单的“克隆”。吉利所说的模仿是个学习的过程,是吸取别人成功经验的过程。韩国车发展学习了日本,日本车发展学习了美国,而美国车发展学习了欧洲,这就形成了世界汽车创新发展的过程。你们说现在吉利车模仿了谁,是奔驰、是夏利,还是其他?要说有,它都有,说没有,它都没有,它就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吉利车。可以这么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吉利已完全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模仿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少走弯路、创新发展的过程。吉利确实从模仿起步,但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跨越了一些汽车企业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制造出中国价格最低的家用经济车型。

鲁迅说:“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该向人家学习时要全力模仿,吃透学透,但该放手时要毫不吝惜,果断独创,走出不寻常的发展道路。

模仿并不代表落后,相反,模仿使人进步。

百事从模仿中赶超可口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是饮料界的两大巨头,也是全球市场竞争上的对手。他们像连体婴儿一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看得见百事的地方,一定会有可口。同样的,只要买得到可口的地方,绝少不了百事的踪影,他们就是这般如影随形的宿敌。

可口可乐发明人潘伯顿,百事可乐发明人白布罕,在19世纪末几乎同时推出他们向美国专利局注册商标的饮料。经过一个世纪的竞争,可口可乐因为经营手法胜于百事可乐一筹,所以始终处于优势。在1950年以前是可口可乐的兴盛时期,它和百事可乐的销量是5:1,显然,百事可乐是远远落后于可口可乐。

就单从口味和包装上来说,百事跟可口有着太多相似之处,那么起初为什么百事会输给可口呢?落后于可口的百事并没有被竞争的失败所打倒,他开始沉思,决定标榜第一,从模仿开始奋起直追。

从1886年可口可乐喊出“畅饮可口可乐”的口号以来,大约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推出一句风行全球的口号。

例如:

1960年的“可口可乐,才是真正可乐”;

1970年的“心旷神怡,万事如意,请喝可口可乐”;

1980年的“微笑的可口可乐”;

最近几年所采用的则为“就是可口可乐”。不过,据说还有一句更新的口号,那就是“如此感觉无与伦比”。

创业100多年,行销网遍及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每天卖出6亿多份可乐,年营业额高达90亿美元的可口可乐公司,就是靠着这几句简洁响亮的广告,配合大量的宣传,而维持其市场地位的。

百事可乐看到可口的这几大优势,从中借鉴,起初效仿可口,相继打出口号“给有想法的年轻人”,当这句口号于1964年打响之后,在以后的20年始终不断地出现在百事可乐的广告中。这对战后婴儿潮成长,充满叛逆性的新生代来说,真是深入他们心中的一句话。百事同年的销量立该有所转机,由原来的5:1扭转为5:2。

面对百事的紧追不舍,可口可乐在电视广告中不断创新,力争第一。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年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运用很浓的中国味道来迎合中国人的口味,紧接着,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大打广告宣传,使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从而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可口可乐的成功与其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也是分不开的,如张惠妹、谢霆锋等,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可口的这一成功举措,百事看在眼里,想在心中。百事在模仿中不断跟进,譬如:1976年百事可乐发动了一个广告campaign,利用在电视广告中盲目品尝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比较二者的优劣,结果显示出喜欢百事可乐的人比喜欢可口可乐的人多。这项经过细心规划,自说自话、自卖自夸的创意,居然令媒体和消费者大感兴趣。《商业周刊》还选文叙述可口可乐对百事可乐的攻击招架无力。当年就凭这项挑战使得百事可乐的销量在美国境内凌驾于可口可乐之上。

直到1989年,百事可乐再次又发动了一场全球性的广告攻势,这场攻势使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在市场上分庭抗礼的地位更加巩固。那就是请当时全世界最热门,最受青少年疯狂喜爱的歌星麦当娜拍了一部两分钟的广告片。这部片子同时在40个国家的电视黄金时段播出。由于广告播映都选择各国晚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出现,所以据估计全球收看到首播的人数高达3亿人左右。全世界40个国家、同时有3亿人看到同一部广告片,这是开天辟地的创举,也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效果可想而知。

可口不仅在电视中投放广告,在网络中也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可口认为网络能够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更能给消费者创造一个互动的机会。

可口可乐公司对网络行销的投入与日俱增,在目前人气最高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进入中国之后,可口可乐迅速与该游戏的运营商达成协议,双方从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共向市场投入上亿元营销费用,双方的品牌、产品销售均在此次合作中得到显著提高。在可口可乐公司与《魔兽世界》的合同中,《魔兽世界》被定义为,可口可乐公司“碳酸类饮料,惟一合作的可多人同时在线的网络游戏”。

借助新浪网络平台(新浪网以每天1000多万的访问量,目前居中文网站的霸主地位,它将icoke制造的流行元素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成为icoke成功的重要因素),2005年6月11日,可口可乐和9个城市举行了主题为“要爽由自己,冰火暴风城”的嘉年华网络游戏。活动在全国超过50个城市展开,近3亿名消费者将有机会参与此次活动。整个活动都和网站互动同步进行,可口可乐相当于借助互联网和网游,为自己的企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推广。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可口可乐成为游戏的必须道具,流行元素的标志,从而实现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今,《魔兽世界》已经不再是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营销的惟一网游,同时加入的还包括《街头篮球》、腾讯。

可口的这一创举,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所惊叹的。

而百事也不甘示弱,后起直追。

在2000年这一年间,便有拉丁王子瑞奇·马丁、“小甜甜”布兰妮和乐队Weezer先后出现在百事可乐的广告中。从NBA到棒球,从奥斯卡到古墓丽影游戏和电影,百事可乐的网络广告总能捕捉到青少年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百事可乐的网络广告独具匠心,气势非凡的画面采用了有动感的水珠,传达出了百事可乐品牌的充沛活力。醒目的文字表达出百事可乐对北京申奥的支持。广告方案利用“渴望无限”和“终于解渴了”的双关语,将中国人对奥运的企盼巧妙地与百事可乐产品联系在一起,并与其他宣传高度一致。

百事广告采用复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表现电视广告,使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结合,突破网络广告的限制。

2000年8月至2000年12月31日,百事与雅虎进行合作。百事将在15亿瓶饮料瓶上印雅虎标志,并在全美5万家商店公开销售。同时雅虎将新开一专门网站PEPSISTUF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