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惊世预言
30688700000021

第21章 烧饼歌与靖难之役(2)

燕王朱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公元1360年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2l岁受命就藩北平。朱棣的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可谓雄才大略。他早年就曾随父征战,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朱元璋才将镇守北方边境的重任交付给他,而他也乘此机会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并成为各地藩王中的首要力量。

当燕王朱棣的侄子建文帝登基后,开始锐意削藩,各地藩王人人自危时,燕王深知自己才是此次削藩的主要目标。为了傈住自已的权位,他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冒险,当建文帝削夺五藩后,目标直指燕王,并加强了对燕王的防范。建文帝命心腹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军权,井将燕王府护卫精锐调往开平,命宋忠率兵3万驻守开平。

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朱棣没有坐以待毙。他首先在私下里培养了一批死士,还在燕王府里打造兵器,但这些进行得十分隐秘。据说他在王宫后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大的围墙,围墙下埋着缸瓮,以防止声音传到外面,同时养了许多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饰打造兵器和操练的声音。不久,建文帝听到一些燕王的行迹,愈发猜忌朱棣。由于还没有准备充分,朱棣决定冒着生命的危险,亲自去南京,借以缓和气氛,争取时间。

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2月,朱棣来到了南京。对于燕王自投罗网,户部侍郎卓敬劝说建文帝将燕王徙封南昌。然而建文帝却优柔寡断,没有采纳卓敬的建议,几天后又将燕王放归北平。仅4个月后,朝廷派出的侦察人员叉向建文帝报告,称朱棣的两个部下在招募死士。当建文帝派人调查时,朱棣凭借逼真的演技,假装自己发疯了,而建文帝竟信以为真,从此对其疏于防范。

当时机成熟后,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等人的劝说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起事,从而拉开了长达4年的王朝内战,史称“靖难之役”。开战之初,建文帝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天罗地网,擒拿朱棣只是早晚的事,但他明显低估了燕王的能力。8月,建文帝命耿炳文将兵13万伐燕,但其兵败退守真定。9月,又命李景隆将兵50万出征。而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失败在所难免。建文帝知道李景隆的平庸后,启用保卫济南的功臣盛庸为将,取得了东昌之役的胜利,但这也无法改变燕王势力逐渐增强的事实。到建文三年12月,燕王朱棣反守为攻,率军直趋南京。6月13日,李景隆和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攻取南京后,朱棣改国号为永乐。接下来,他对自己的谋士姚广孝等功臣大加封赏,对前朝的许多官员大多予以摈弃,而对于那些不肯归附自己的大臣则严加惩治,手段极为残忍。如建文帝削藩的主要谋士黄子澄、齐泰、陈迪、方孝孺等,无不举家遭难。可悲的是,朱姓王朝骨肉相残的局面最终没有避免,而几十年前刘基的预言就这样应验了。即所谓“除非燕子飞八京,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江山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圣苑,英雄一半尽还,”。至于长眠地下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则恐怕也只有无可奈何地叹息了。

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虽然结束了,但刘基预言中的“移南偏北阙”还没有应验。

当初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将南京定为首都,而当时的北方仍是边患未平,且自然条件艰苦,因此统治中心选在南京也是很合理的。朱棣当上皇帝后,这一局面开始发生变化。尽管他登基后仍以南京为京师,但心中总对此地不甚满意。因为作为燕王时,朱棣长期生活在北平,对此地感情很深,所以政变成功的他就视北平为龙兴之地。

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将北平升为陪都,朱棣非常高兴,立即改北平为北京,称为行在。此后,他便开始筹划将帝国首都迁移到北京。不过由于他刚刚用武力夺得皇位,担心人心不稳。因此并没有立即提出迁都。永乐元年,朱棣在北京设置了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等衙门,还迁徙外地富民到那里居住。随后他又大兴土木,为将来的迁都做准备。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朱棣巡幸北京,在这里设置了行在六部、都察院,与南京各自形成一套系统。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元1416年(永乐十四年),朱棣公布了迁都的想法,得到朝臣的一致拥护。

令人奇怪的是,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后,却发现竟找不到建文帝的影子,这顿时令他寝食难安。因为按照古代中国人的观念,如果前任皇帝没有明确的下落,那么继任者就难免会受到置疑。也正因如此,才有后来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根据最正统的《明史》的说法,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不惜耗费巨资,派遣郑和六下西洋,其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史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但是几百年过去了,对于建文帝的结局,后世仍众说纷纭,奠衷一是,从而成为明代第一谜案。朱棣在世时,在其授意下,大臣们在《太宗实录》煞有介事地记载说,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当燕王大军攻入南京后,人们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朱棣还不胜悲戚地抚尸痛哭,事后又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但是这种说法,显然很可能是朱棣为了遮人耳目编造的。

在民间,更多的人相信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而是在城破前逃亡了。实际上,到朱棣的后代们在位,已有许多人士倾向于这一说法。万历年阃的大臣张居正就曾相信:“建文皇帝当靖难师人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一些历史学家更是明确指出,建文帝并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持上述观点者还认为,建文帝出亡以后,就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的学者还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一些甚至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这些有关建文帝结局的说法,基本上没有确凿的证据,从而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超导链接

由于刘基对“靖难之役”的准确预言,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对《烧饼歌》非常推崇。先将《烧饼歌》的内容摘抄下来。

烧饼歌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日:“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轮算,对日:“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

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奏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筑坚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观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随作歌三首曰: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害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走灵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孩,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朝堂,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天下者何”

基曰:“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难顺当。”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平”

基曰:“非也,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谓未已”

基曰:“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儿孙兑上行。”卦日:“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戌子己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遏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帝曰:“偶遇饥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

基曰:“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月缺两二吉在中,奸人机发去西东,黄河涉过开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

帝曰:“莫非梅花山作乱乎从今命人看守何如”

基曰:“非也,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运至六百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

帝曰:“天机卿难言明,何不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世世相传勿遗也,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遂又歌日:“九尺红罗三尺刀,劝君任意自游邀,阉人尊贵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狄。臣封柜内,俟后开时自验。桂花开放好英雄,拆缺长城尽孝忠,周家天下有重复,摘尽李花枉劳功。黄牛背上鸭头绿,安享国家珍与粟,云盖中秋迷去路,胡人依旧胡人毒。反覆从来折桂枝,水浸月宫主上立,禾米一术并将去,二十三人八方居。”

帝曰:“二十三人乱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基曰:“臣该万死,不敢隐瞒,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帝大惊,即问此人生长何方若何衣冠称何国号治天下何如。

基曰:“还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土牛。”

帝曰:“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乃此竟有二百余年之运耶”

基曰:“雨水草头真主出,赤头童子皆流血,倒置三元总才说。须是川水页台阙,十八年间水火夺。庸人不用水火臣,此中自己用汉人,卦分气数少三数,亲上加亲又配亲。”

帝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夺火灭,亲上加亲,莫非驸马作乱乎”

基曰:“非也,胡人英雄,水火既济,安享太平,有位有势,时值升平,称为盛世,气数未尽,还有后继。宝剑重磨又重磨,抄家灭族可奈何,阉人社稷藏邪鬼,孝弟忠奸诛戮多。李花结子正逢春,牛鸣二八倒插丁,六十周甲多一甲,螺角倒吹也无声。点画佳人丝自分。一止当年嗣失真,泥鸡啼叫空无口,树产灵枝枝缺魂。朝臣乞来月无光,叩首各人口渺茫,一见生中相庆贺,逍遥周甲乐饥荒。”

帝曰:“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未也,虽然治久生乱,值此困苦,民怀异心,然气数未尽也。廿岁力士开双口,人又一心度短长,时俺寺僧八千众,火龙渡河热难当。叩酋之时头小兀,嫦娥虽有月无光。太极殿前卦对卦,添香禳斗闹朝堂。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汨两行。洞边去水台用水,方能复正旧朝网。火烧鼠牛犹自可,虎入泥窝无处藏。草头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儿作主张。二四八旗难蔽日,辽阳思念旧家多。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分南分北分东西,偶逢异人在楚归,马行万里寻安歇,残害中女四木鸡,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黄鬼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饥荒灾害皆并至,一似风登民物同,得见金龙民心开,刀兵水火一齐来,文钱斗米无人要粜,父死无人兄弟抬,金龙绊马半乱甲,二十八星问士人,蓬头幼女蓬头嫁,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败亡否”

基曰:“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可怜难渡雁门关,摘尽李花灭尽胡,黄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万八十众,先到之人得安稳,后到之人半路送,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火风鼎,两火初兴定太平,火山旅,银河织女让牛星,火德星君来下界,金殿楼台尽丙丁,一个胡子大将军,按剑驰马察情形,除暴去患人多爱,永享九州金满籯。”

帝曰:“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成亨一样形,琴瑟和谐成古道,左中兴帝右中兴,五百年间出圣君,周流天下贤良辅,气运南方出将臣,圣人能化乱渊源,八面夷人进贡临,官女勤针望夜月,乾坤有象聚黄金,北方胡掳害生灵,更会南军诛戮行,匹马单骑安外国,众君揖让留三星,上元复转气运开,大修文武圣主栽,上下三元无倒置,衣冠文物一齐来,七元无错又三元,大开文风考对联,猴子沐盘鸡逃架,犬吠猪鸣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离散乱皆逃民,爱民如子亲兄弟,创立新君修旧京,千亩万语知虚实,留与苍生作证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