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腹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30679600000035

第35章 腹部损伤(3)

出血多较汹涌,且有并发空气栓塞的可能,死亡率高达80%,处理十分困难。通常需扩大为胸腹联合切口以改善显露,采用带蒂大网膜填塞后,用粗针线将肝破裂伤缝合、靠拢。如此法无效,则需实行全肝血流阻断(包括腹主动脉、肝门和肝上下端的下腔静脉)后,缝补静脉破裂口,不论采用以上何种手术方式,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后,在创面或肝周应留置多孔硅胶双套管行负压吸引以引流出渗出的血液和胆汁。

(三)胰腺损伤

1.概述

胰腺损伤约占腹部损伤的1%~2%,胰腺损伤常系上腹部强力挤压暴力直接作用于脊柱所致,损伤常在胰的颈、体部。由于胰腺位置深而隐蔽,早期不易发现,甚至在手术探查时也有漏诊可能。胰腺损伤后常并发胰液漏或胰瘘。因胰液侵蚀性强,又影响消化功能,故胰腺损伤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

临床表现及诊断胰腺破损或断裂后,胰液可积聚于网膜囊内而表现为上腹明显压痛和肌紧张,还可因膈肌受刺激而出现肩部疼痛。外渗的胰液经网膜孔或破裂的小网膜进入腹腔后,可很快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结合受伤机制,容易考虑到胰腺损伤的可能。但单纯胰腺钝性伤,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容易延误诊断。部分病例渗液被局限在网膜囊内,直至形成胰腺假性囊肿才被发现。

胰腺损伤所引起的内出血数量一般不大,所致腹膜炎在体征方面也无特异性,血淀粉酶和腹腔穿刺液的淀粉酶升高,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但血淀粉酶和腹腔液淀粉酶升高并非胰腺创伤所特有,上消化道穿孔时也可有类似表现,且胰腺损伤也可无淀粉酶升高。重要的是,凡上腹部创伤,都应考虑到胰腺损伤的可能。B超可发现胰腺回声不均和周围积血、积液。诊断不明而病情稳定者可做CT检查,能显示胰腺轮廓是否整齐及周围有无积血、积液。

2.处理

高度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治疗。因腹部损伤行剖腹手术,怀疑有胰腺损伤可能者,应探明胰腺。胰腺严重挫裂伤或断裂者,手术时较易确诊;但损伤范围不大者可能漏诊。凡在手术探查时发现胰腺附近后腹膜有血肿者,应将血肿切开,包括切断胃结肠韧带或按Kcher方法掀起十二指肠等探查胰的腹侧和背侧,以查清胰腺损伤。手术的目的是止血、清创、控制胰腺外分泌及处理合并伤。被膜完整的胰腺挫伤,仅做局部引流便可。胰体部分破裂而主胰管未断者,可用丝线做褥式缝合修补。胰颈、体、尾部的严重挫裂伤或横断伤,宜做胰腺近端缝合、远端切除术。胰腺有足够的功能储备,不会发生内、外分泌功能不足。胰腺头部严重挫裂或断裂,为了保全胰腺功能,可结扎头端主胰管、缝闭头端腺体断端处,并行远端与空肠吻合术。胰头损伤合并十二指肠破裂者,可施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只有在胰头严重毁损确实无法修复时才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各类胰腺手术之后,腹内均应留置引流物,因为胰腺手术后并发胰瘘的可能性很大。引流物不仅要做到引流通畅,还不能过早取出。最好是同时使用烟卷引流和双套管负压吸引,烟卷引流可在数日后拔除,胶管引流则应维持10天以上,因为有些胰瘘要在1周以后才逐渐表现出来。

如发现胰瘘,应保证引流通畅,一般多可在4~6周内自愈,亦有拖延数月之久者,但很少需再次手术。生长抑素八肽(善得定)及生长抑素十四肽(施他宁)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外伤性胰瘘。另外,宜禁食并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四)胃和十二指肠损伤

1.概述

腹部闭合性损伤时胃很少受累,只在胃膨胀时偶可发生。上腹或下胸部的穿透伤则常导致胃损伤,且多伴有肝、脾、横膈及胰等损伤。胃镜检查及吞入锐利异物也可引起穿孔,但很少见。若损伤未波及胃壁全层(如浆膜或浆肌层裂伤、黏膜裂伤),可无明显症状。若全层破裂,立即出现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消失,膈下有游离气体,胃管引流出血性物。但单纯胃后壁破裂时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有时不易。

手术探查必须包括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后壁。部分病例,特别是穿透伤,胃前后壁都有穿孔,还应特别注意检查大小网膜附着处以防遗漏小的破损。边缘整齐的裂口,止血后可直接缝合;边缘有挫伤或失活组织者,需修整后缝合。广泛损伤者,宜行部分切除术。

十二指肠的大部分位于腹膜后,损伤的发病率很低,约占整个腹部创伤的3.7%~5%;损伤较多见于十二指肠二、三部(3/4以上)。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处理存在不少困难,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相当高。据统计,十二指肠战伤的死亡率在40%左右,平时伤的死亡率约12%~30%,若同时伴有胰腺、大血管等相邻器官损伤,死亡率则更高。伤后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合并伤,尤其是腹部大血管伤;后期死亡则多因诊断不及时和处理不当引起十二指肠瘘致感染、出血和衰竭。

十二指肠损伤(duodenalinjury)如发生在腹腔内部分,破裂后可有胰液和胆汁流入腹腔而早期引起腹膜炎。术前临床诊断虽不易明确损伤所在部位,但因症状明显,一般不致耽误手术时机。及时识别闭合伤所致的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较困难。这类损伤的早期症状体征多不明显,值得提高警惕。下述情况可为诊断提供线索:右上腹或腰部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可向右肩及右睾丸放散。右上腹及右腰部有明显的固定压痛;腹部体征相对轻微而全身情况不断恶化;有时可有血性呕吐物;血清淀粉酶升高;X线腹部平片可见腰大肌轮廓模糊,有时可见腹膜后呈花斑状改变(积气)并逐渐扩展;胃管内注入水溶性碘剂可见外溢;CT显示腹膜后及右肾前间隙有气泡;直肠指检有时可在骶前扪及捻发音,提示气体已达到盆腔腹膜后间隙。外科治疗全身抗休克和及时得当的手术处理是两大关键。手术探查时如发现十二指肠附近腹膜后有血肿,组织被胆汁染黄或在横结肠系膜根部有捻发音,应高度怀疑十二指肠腹膜后破裂的可能。此时应切开十二指肠外侧后腹膜或横结肠系膜根部后腹膜,以便探查十二指肠降部与横部。

2.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很多,取决于损伤部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1)单纯修补术

适用于裂口不大,边缘整齐,血运良好且无张力者。

(2)带蒂肠片修补术

裂口较大,不能直接缝合者,可游离一小段带蒂空肠管,将其剖开修剪后镶嵌缝合于缺损处。

(3)损伤肠段切除吻合术

十二指肠第三、四段严重损伤不宜缝合修补时,可将该肠段切除行端端吻合。若张力过大无法吻合,则将远端关司,利用近端与空肠行端侧吻合;或缝闭两个断端,做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

(4)损伤修复加幽门旷置术

采用上述修补、补片或切除吻合方法修复损伤后,为保证愈合,防止破裂,通过胃窦部切口以可吸收缝线将幽门做荷包式缝闭,3周后幽门可再通。此法能达到与十二指肠憩室化相同的效果,却比后者简便、创伤小,因此已逐步取代了憩室化手术。

(5)浆膜切开血肿清除术

十二指肠壁内血肿,除上腹不适、隐痛外,主要表现为高位肠梗阻,若非手术治疗2周梗阻仍不解除,可手术切开血肿清除血凝块,修补肠壁,或行胃空肠吻合术。

治疗十二指肠破裂的任何手术方式,都应附加减压手术,如置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行病、远侧十二指肠减压,以及胆总管造瘘等,以保证十二指肠创伤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十二指肠损伤合并胰腺损伤时,可采用十二指肠憩室化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五)小肠破裂

小肠占据着中、下腹的大部分空间,故受伤的机会比较多。小肠破裂后可在早期即产生明显的腹膜炎,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小肠破裂后,只有少数患者有气腹,所以如无气腹表现,并不能否定小肠穿孔的诊断。一部分患者的小肠裂口不大,或穿破后被食物渣、纤维蛋白素甚至突出的黏膜所堵塞,可能无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小肠破裂的诊断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时要对整个小肠和系膜进行系统仔细的探查,系膜血肿即使不大也应切开检查以免遗漏小的穿孔。手术方式以简单修补为主。一段采用间断横向缝合以防修补后肠腔发生狭窄。有以下情况时,则应采用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①裂口较大或裂口边缘部肠壁组织挫伤严重者;②小段肠管有多处破裂者;③肠管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④肠管严重挫伤、血运障碍者;⑤肠壁内或系膜缘有大血肿者;⑥肠系膜损伤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者。

(六)结肠破裂

结肠损伤发病率较小肠为低,但因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得较晚,但较严重。一部分结肠位于腹膜后,受伤后容易漏诊,常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由于结肠壁薄、血液供应差、含菌量大,故结肠破裂的治疗不同于小肠破裂。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患者先采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待3~4周后患者情况好转时,再行关闭瘘口。近年来随着急救措施、感染控制等条件的进步,施行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的病例有增多趋势。对比较严重的损伤一期修复后,可加做近端结肠造口术,确保肠内容物不再进入远端。一期修复手术的主要禁忌为:①腹腔严重污染;②全身严重多发伤或腹腔内其他脏器合并伤,须尽快结束手术;③伴有重要的其他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等。失血性休克需大量输血(>2000mL)者、高龄患者、高速火器伤者、手术时间已延误者。

(七)直肠损伤

直肠上段在盆底腹膜反折之上,下段则在反折之下,它们损伤后的表现是不同的。如损伤在腹膜反折之上,其临床表现与结肠破裂是基本相同的。如发生在反折之下,则将引起严重的直肠周围感染,但并不表现为腹膜炎,诊断容易延误。腹膜外直肠损伤可临床表现为:①血液从肛门排出;②会阴部、骶尾部、臀部、大腿部的开放伤口有粪便溢出;③尿液中有粪便残渣;④尿液从肛门排出。直肠损伤后,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内有出血,有时还可摸到直肠破裂口。怀疑直肠损伤而指诊阴性者,可行直肠镜检查。

直肠上段破裂,应剖腹进行修补,如属毁损性严重损伤,可切除后端端吻合,同时行乙状结肠双筒造口术,2~3个月后闭合造口。直肠下段破裂时,应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以防感染扩散,并应施行乙状结肠造口术,使粪便改道直至直肠伤口愈合。

(八)腹膜后血肿

外伤性腹膜后血肿多系高处坠落、挤压、车祸等所致腹膜后脏器(胰、肾、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段脊柱骨折和腹膜后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后,血液可在腹膜后间隙广泛扩散形成巨大血肿,还可渗入肠系膜间。

腹膜后血肿因出血程度与范围各异,临床表现并不恒定,并常因有合并损伤而被掩盖。一般说来,除部分伤者可有腰肋部瘀斑外,突出的表现是内出血征象、腰背痛和肠麻痹;伴尿路损伤者则常有血尿。血肿进入盆腔者可有里急后重感,并可借直肠指诊触及骶前区伴有波动感的隆起。有时因后腹膜破损而使血液流至腹腔内,故腹腔穿刺或灌洗具有一定诊断价值。B超或CT检查可帮助诊断。

治疗方面,除积极防治休克和感染外,多数需行剖腹探查,因腹膜后血肿常伴大血管或内脏损伤。手术中如见后腹膜并未破损,可先估计血肿范围和大小,在全面探查腹内脏器并对其损伤做相应处理后,再对血肿的范围和大小进行一次估计。如血肿有所扩展,则应切开后腹膜,寻找急破损血管,予以结扎或修补;如无扩展,可不予切开,因完整的后腹膜对血肿可起压迫作用,使出血得以自控,特别是盆腔内腹膜后血肿,出血多来自压力较低的盆腔静脉丛,出血自控的可能性较大。如血肿位置主要在两侧腰大肌外缘、膈脚和骶岬之间,血肿可来自腹主动脉、腹腔动脉、下腔静脉、肝静脉以及肝的裸区部分、胰腺或腹膜后十二指肠的损伤,此范围内的腹膜后血肿,不论是否扩展,原则上均应切开后腹膜,予以探查,以便对受损血管或脏器做必要的处理。剖腹探查时如见后腹膜已破损,则应探查血肿。探查时,应尽力找到并控制出血点;无法控制时,可用纱条填塞,静脉出血常可因此停止。填塞的纱条应在术后4~7天内逐渐取出,以免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