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腹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30679600000016

第16章 肝脏(9)

苯巴比妥:Redingder等认为,此药可以改变胆汁脂类成分,扩大胆酸池,降低胆固醇饱和指数(CholesterolSaturationIndex,CSI)。其与CDCA合用,可有效减少石胆酸的产生,减轻CDCA的肝损害。但单独作用无溶石效果。

阿司匹林:Lee报道,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动物胆囊黏膜糖蛋白的分泌,从而阻止结石形成。但未见临床应用或溶石作用的报道。

2.药物灌注溶石

随着介入放射学和内镜技术的发展,使经皮肝胆穿刺对胆囊进行引流已成为切实可行。这为用化学药物直接接触结石开辟了途径。

(1)常用的溶石剂

①胆固醇类结石溶解剂:最初为胆酸钠、氯仿液等,但因其时间长、效率低、副作用大,目前已不用,近年出现一些新的溶石剂:

甲基叔丁醚(methyltertiarybutylether,MTBE)

是新型速效的胆固醇结石(cholesterolstone,CS)直接溶解剂,比重0.741,沸点55.2℃。其小鼠经口灌注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5.96mL/kg和1.7mL/kg。其对胆固醇结石的溶解度为200mg/L,数小时即能溶解人体内CS,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CS局部溶剂。注药前要求尽可能抽尽胆汁,注药时要循环灌注,保证药液与结石起作用。早期应用,一次注药5~10mL,每4~6min更换1次,持续4.5~12h,灌注过快会引起肠炎、溶血。Thistle报道75例有症状的CS患者应用经皮囊置管经肝胆(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cathetization,PTGC)灌注MTBE,每次2~15mL,每日5h,灌注期间每分钟来回抽吸4~6次,持续灌注1~3天,其中72例胆石全部溶解。MTBE的主要副作用和并发症有麻醉、恶心、呕吐、灌注开始时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和十二指肠肠炎,甚则出现血管内溶血和急性肾功衰竭。此外,MTBE尚存在以下缺点:对胆色素结石(pigmentstone,PS)或CS色素性基质无效;溶石后残留有胆石碎屑或残石,成为以后胆石复发或新结石形成的核心;比重低,漂浮于胆汁之上,难与胆石有效接触;作为强有力的有机溶剂,可软化以Percuflex材料制成的导管,快速溶解橡胶管、T型管。针对MTBE的缺点,有的研究者用MTBE、辛酸甘油单脂、二甲亚砜、CDTA、胰蛋白酶和吐温80制成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严砜乳剂。在体外,其对PS的48h溶石率达79%。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其能有效地溶解PS中的胆红素、钙、胆固醇等成分,破坏PS正常结构,使PS崩裂、溶解;对混合性CS仅用9.5h即使结石全部溶解,且不留残石;经PTGC或胆囊造瘘管灌注该乳剂对PS平均用6.3h,对混合性CS用7.6h均使结石75%溶解。

乙基叔丁醚(ethyltertiarybutylether,ETBE)

是一种分子量和沸点均大于MTBE的脂肪族醚,有与MTBE相似的化学结构,但无MTBE可能分解为甲醇和叔丁醇,甲醇氧化形成甲酶,最终导致实验动物和人出现尿钙及组织毒性肾功能衰竭的副作用。1988年,瑞士Savolainon提出该药可用于治疗胆囊CS,试用于临床,证明ETBE和MTBE的溶石效果相似而毒性较小。

甲基乙醚(methylhexylether,MHE)

亦属脂肪族醚,和MTBE一样能有效地溶解结石。1988年西德Swobodnik报道将75%MHE和尿素-依地酸(urea-EDTA)组成MHE/urea-EDTA,经PTGC灌注治疗胆石,获得成功。

辛酸甘油单脂(monooctanoin,MO)

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吸收障碍的中链三酸甘油脂的代谢产物,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管胆固醇结石及其残石的局部溶石剂,其商品名为Capmul8210,比重0.995,黏滞度50.6CPS(20℃),胆固醇溶解度为117g/L。1985年美国FDA批准该药用于临床。Palmer和Hofmann总结了343例用MO治疗的效果,其中完全溶石为26%,部分溶石为29%,有效率为55%;有36%患者对MO无反应。该药副作用出现率为67%,其中出现多种副作用者占4%,腹痛占39%,恶心25.3%,呕吐14.9%,腹泻16%,发热52%。这些副作用多与MO灌注过快有关。MO的缺点是:仅溶CS,对PS和CS色素基质无效;溶液的黏滞度大,胆固醇溶解度较低,影响了溶石速度和溶石率;灌注溶石需要长疗程,患者难以耐受。

右旋柠烯(D-Linmonene)

是一种从柠檬皮中提取的单萜,比重0.845,胆固醇溶解度为167g/L。大鼠经口灌注右旋柠烯,LD50为5000mg/kg,腹腔或皮下给药毒性低。临床用于治疗15例胆管结石患者,全溶率达86.75%。1985年Lgimn等将柠烯和MO制成3∶2的复方柠烯制剂,胆固醇溶解度达到357g/L,能显著降低溶液的黏滞度,提高胆固醇溶解度,并通过协同机制提高对CS的溶石作用。1986年Yamanoto报道,柠烯制剂对胆囊黏膜的毒性小于MTBE。

②胆色素结石溶解剂

胆红素溶剂

氯仿(chloroform)50年代开始应用氯仿溶石。该药可溶解PS的胆红素,但极易挥发。胆道灌注该药有麻醉及发生胆管炎、胰腺炎和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副作用;对实验动物可产生肝小叶中心性坏死。

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这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和氢键破坏剂,每100mL能溶解5847g以上的胆红素。该溶剂的副作用是,在体内代谢产生一种二甲基硫化物,类似食大蒜后的气味,通过加用10%尿素或盐水即可消除。

蛋白溶剂

肝素(heparin)1970年Ostrowitz和Gardner开始提出肝素可溶石,但此药是否有溶石作用直到目前国内尚有争议。浙江医科大学报道该药体外实验无溶石作用;而中国医科大学报道有溶解PS中糖蛋白网状支架作用。

酶制剂1986年Matsushiro报道,PS中的黏液物质在EDTA和盐酸半胱氨酸存在下,可被木瓜蛋白酶溶解。1982年Leuchner在试管溶石中观察到,5%胰蛋白酶、巯基番木瓜酶及胶原酶能溶解PS基质中的糖蛋白类有机成分,提高BA-EDTA溶液的溶石效果。最近,海军406医院经纤维胆道镜插管注入蝮蛇抗栓酶,可使结石部分溶解变小。

二硫化物结合的还原剂1985年Smith等报道,花单辛酯中加入2-巯基乙醇或N-乙酰半胱氨酸等二硫化物结合的还原剂,能增加其体外溶石速度。1989年Lesma等在体外试验中发现,二硫苏糖醇或N-乙酰半胱氨酸可溶解MTBE不溶的胆石糖蛋白基质,进而提高了MTBEH(保留)溶石率。

金属络合剂

依地酸二钠(erhyienediamintetraaceticacid,EDTA)该剂在碱性条件下,可结合PS中的钙、镁等离子,与未结合胆红素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并分解胆石中的黏液物质,导致PS崩裂、溶解。其对人体无害,在消化道内很少吸收,静脉注入后24h经肾脏排出95%以上。Leuschner将含有EDTA的复方溶剂用来治疗胆石患者。溶石效果理想,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环己二胺内乙酸(cyclohexane-112-diaminotetraaceticacid,CDTH)为氨羧络合剂Ⅳ(ComplexenⅣ),具有比EDTA更强的络合PS中多种金属离子的能力,可促使胆红素钙及胆红素多聚物溶解。傅华群等将其与橘油配成复方制剂,体外及临床应用表明,其溶石效果明显,未见严重的副作用。

六偏磷钠(Hexametaphosphate,HMP-Na)HMP-Na并非络合剂,但能螯合PS中的钙,导致结石脱钙崩解。俞蔚明等的体外溶石实验及刘漠慧等的临床应用均表明,HMP-Na有良好的溶石效果。

直链聚磷酸络合剂(Linearpoly-phosphatechelatingagents,LPCA)1981年日本发现LPCA能络合胆石中的多种金属元素,但未见溶石的临床报道。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常用的有吐温类、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钾等。该剂对PS有明显的增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HLB值(hydrophile-lipophicbalance)有关,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增溶作用亦越强。表面活性剂的选用,除考虑其增溶作用外,还要考虑其乳化作用。一般来说,使用复合乳化剂较单一的乳化剂效果好,通常选HLB值较小乳化剂与HLB值较大的联用。

(2)灌注溶石剂途径

①经术后T管。最初采用的灌注途径是经胆道术后置放的T管滴注溶石剂。后来发现这样药物容易扩散,难保持一定浓度;同时溶石剂与胆管内结石接触时间较短,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因此,Kelly提倡采用带有气囊的T管,以延长溶石剂在胆道内的停留时间。

②经PTCD导管。对于无T管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经PTCD途径灌注溶剂,并可达到引流和灌注双量目的,Mack采用此法灌注MO4例,3例胆石完全溶解,1例结石缩小,平均治疗4天。

③经鼻-胆导管(Nose-biliarylatheter,NBL)。这是在内窥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注药途径。对某些胆道结石过大的患者,可放置NBL以灌注药液。

④经胆囊造瘘管。因急诊而行胆囊造瘘者,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可通过此途径灌药。

(3)影响灌注溶石疗效的因素

①胆石类型。PS溶剂的溶石效果与胆石类型及成分有关。PS中胆红素含量越高,溶剂的溶石效果越好。但临床结石大多为混合性结石,并多分层,目前研制的PS溶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研制一种能溶解PS多种成分的复方制剂,更为适合临床需要。

②胆道阻塞。一般认为,PS常发生在胆道炎性狭窄的上方。因此解除阻塞对提高疗效必不可少。

③溶石液与胆汁混合情况。PS周围充满胆汁,如何使溶石剂与胆石充分接触而又不稀释胆汁,是影响溶石效果的关键。为此,有学者提出将溶石剂配成乳剂。一则因乳剂有一定黏度,结石溶解后的残留颗粒不会发生沉淀而悬浮于乳剂之中,使得细小颗粒能很好地与溶石药物接触;二则因乳剂能与一定量的水混溶而不明显改变其乳剂的稳定性,使溶石剂在胆道内不会因胆汁稀释而降低药物浓度及疗效。

④溶石剂与胆石接触时间。溶石剂能否在胆管内与胆石充分接触及持续时间,是直接影响溶石效果的重要因素。

(4)灌注溶石的适应证

PS在下列情况下可首先灌注溶石:

①新近施行胆道探查,其T管窦道尚未完全形成,肝内、外胆道残余结石不能使用胆道镜取石者。

②已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但结石仍不能取出,并已放置鼻-胆导管者。

③已插入经皮经肝胆道导管,但其管径过小而不能取出结石者。

④曾施行过胆囊造瘘术,而胆囊及胆管内有结石者。

⑤肝内胆管结石不能通过胆道镜取出者。

(5)灌注溶解PS的副作用和禁忌证

①副作用:PS灌注溶石疗法的副作用,因所用PS溶解剂的不同而异,现有的溶石剂对60%~80%的患者可引起恶心、腹泻和腹部痉挛疼痛。腹泻与进入肠道后未被吸收的溶石剂抑制结肠对水的重吸收有关;也与溶石剂刺激消化道的迷走神经,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快有关。腹部痉挛性疼痛可能与溶石剂对肠黏膜的刺激,致使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②禁忌证:胆管炎:胆管的炎症使局部组织的敏感阈值降低,以至胆压稍高即产生胆道高压表现。当胆道内压力>25mmHg时,既可抑制肝细胞分泌胆汁,从而产生类似阻塞性黄疸的表现,又可使感染性胆汁逆流入肝窦,引起肝脓肿甚至败血症等。另处,如果在胆管有炎症的情况下灌注溶石剂,则可诱发或加剧对胆道的损害。因此,该病禁做溶石治疗。

胆道严重狭窄:如果胆道下段有严重狭窄,灌注溶石剂后不易排入肠道;如果胆道上段有严重狭窄,而PS多位于狭窄上方,则灌注的溶石剂很难与PS接触。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以PS为主的肝胆管结石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胆管炎、胆管梗阻及肝实质病变。长时间的胆道梗阻和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和门静脉高压,继之可发生肝肾综合征及DIC。因此,有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禁行溶石治疗。

(三)碎石疗法

体外冲击碎石术(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ay,ESWL)由Chanssy等人1980年首先应用于肾结石。1983年Brendel和Enders按照ESWI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对动物实验研究表明,ESWL能击碎胆结石而无严重副作用。此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1.原理与方法

由高电压、大容量电容器通过水中的电极进行瞬间短暂放电,形成电火花声源,使水突然气化,蒸气膨胀而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经过椭圆形反射器聚焦后,反射到第二焦点而得到加强,形成能源密集的焦点(直径约2mm),此处的冲击波压力高达7.5mmHg。水中产生的冲击波通过水和身体组织到达结石,其力量足以粉碎位于焦点处的结石。如果组织具有与水类似的声阻抗,则冲击波通过组织时几乎无衰减,亦无导致组织损害的危险。治疗时,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将胆囊结石患者俯卧固定在操作架上,浸浴于椭圆形水池中,水温在38℃左右。冲击波从腹侧进入腹腔,操作架可以在3个平面上移动。通过实时超声波可对胆囊的位置和碎石情况进行观察。对胆总管结石,为避免冲击波从背侧进入体内,一般碎石需用600~1500次冲击波,持续60~125min,每次冲击波都需与持续EKG监护器出现的R波同步,否则易引起心脏期前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