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对祖国,对人民深切之爱表现在把毕生精力献给人民教育事业,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使知识变成空气,人人得到呼吸;知识变成甘霖,处处得到滋润;知识变成太阳,照耀着广大群众向上向前。陶行知一生时时,事事,处处为人师者,以身立教,献身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大批建设人才。这时包括华罗庚等在内的一大批有着当时学术领域先进水平的教授们,他们看到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国投入到培养祖国急需人才的行列。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毕业的博士唐有祺,本来可以留校任教,但一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立刻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兴奋。同时想到民族历经的磨难,他的心情又变得十分沉重,迫切地想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当他接到清华大学的回国任教邀请时,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决定回国。1951年,朝鲜半岛上的战火越来越旺。美国政府对他正常回国途径进行种种阻塞,也没有挡住他报效祖国的步伐。克服重重困难、种种阻挠,1951年,唐有祺教授绕道欧洲,历时三个月回到祖国。
在长期担任教学工作过程中,他在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领域中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夫人张丽珠女士,则被称为“神州的试管婴儿之母”。
像这样的教师数不胜数,他们把祖国的召唤当作自己前进的命令,他们把民族的未来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随着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又有一批批年轻的教师们到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一线,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二)学习身边先进事迹,献身教育事业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当教师,就要热爱教师职业,献身教育事业。这是区分教育道德行为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形成高尚职业道德内在动力和根本的指导原则。
然而,要真正做到热爱教师职业,献身教育事业,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奋斗方向,从学习身边先进事迹着手,终身学习,终身执教。
马桂梅老师出身教师家庭,自幼受家庭熏陶,不仅爱上教师这一行,而且具备了教而优的素质和能力,这使她一入道就身手不凡。她当班主任,是优秀班主任,她的班是学校的先进班,当年级组长,她的年级是学校的样板组,当教研组长,她的教研组是最好的教研组。在教学上,她的才能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教学,生动活泼,气氛热烈,高潮迭起,韵味深长,深受学生欢迎和专家称赞。在教育教学上的出众才能和卓越表现,使她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师。
马桂梅老师师德高尚,行为高洁,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一腔的爱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爱是她从教的思想基础,也是她工作的出发点,更是她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成为她的座右铭,也生动地反映着马老师的道德情操。多年来,她一直担任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充分尊重学生,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在一个充满真情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使班级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爱护的大家庭。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她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付出许多额外劳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从不向学生收取一分钱,更不搞有偿家教。曾经有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请求马老师做家教并许以高薪厚酬,但都被马老师婉言谢绝。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她给予更多的关怀,为他们慷慨解囊,垫付学费,馈赠衣物,甚至为了解决特困生的吃饭问题,她把家里的粮食拿到学校食堂请炊事员为他们做饭。为挽救患重病的学生,她带头慷慨解囊,同学们也纷纷献爱心。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失学,她家访的足迹踏遍了学校北部山梁的每个角落。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使许多陷入困境的学生重返校园。马老师的这些行为,深深地感动了莘莘学子,也为她自己赢得了口碑。广大师生认为,马老师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活样板。至今仍有众多学生书信往来,节日探望,表达自己成才不忘恩师的情怀和深深的谢意。
我们应该向马桂梅老师一样在三尺讲台无私奉献,在岗位上做出成绩,提高教学水平,为我们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老师也许是我们生命中除亲人外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很多时候他们所留下的也许只是一束渴望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或者是课堂上一句亲切的话语,或者是台灯下批改作业的一个身影。这些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的平凡,而正是老师的这种平凡造就了我们的未来。
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延庆县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许铁成,自从走上中学教师工作岗位,一干就是18年,在伟大的事业中实现着平凡的人生。
为了学生,他谢绝了待遇优厚的工作。1992年,大学五年的同窗好友、时任深圳能源处长的同学来京开会,专程看望许铁成。老同学佩服他扎实的专业功底,也出于对老同学的关心,动员他去深圳与其合作。许铁成考虑到自己所教的高三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教,三年来他们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己一走,学生怎么办?他权衡再三,婉言谢绝了老同学的盛情邀请。这一年,许铁成所教班级的物理高考成绩超过了北京市平均线。后来,还是由于舍不得学生,他让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总经理失望而回。
我们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业不受影响,宁愿放弃一切优厚的待遇。平凡的教师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上好每一节课,送走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三)扎根基层,献身教育
教师应该到基层锻炼,更有利于教师成长。事实上,在现在的教师队伍里,扎根基层,终生从教的人比比皆是。
案例一:
1964年,初中刚毕业的次旦多吉被桑日县教育局推荐到山南地区师校进行为期2年的小学教师资格强化培训,2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并被安排在桑日县绒乡扎巴村教学点担任代课老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在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小学教育中的藏语文、数学等教材,结合教学点的实际,制订了一套适合农牧区孩子学习的教学方案。
2000年以前,扎巴教学点设有1-5年级,学生最多的时候有50多人,最少的时候也有近30人,当时只有他一名老师,他不仅要教5个年级的课程,而且还要管着50多人的学习和生活。如今,扎巴村已经全部脱盲,大部分村民都是他的学生,看着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走上工作岗位,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次旦多吉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绒乡党委书记扎西告诉笔者,农牧区教学点一般是没有专项教育经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只是每学期配发一些必须的教学用品。次旦多吉总是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自己动手修缮教学点的校舍、课桌椅,他还自制直尺、三角板等部分教学用具,在艰苦的条件下有力地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据统计,40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勤俭节约,为桑日县、乡、村省下经费近10万元。
在农牧区教学点教书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劝学。由于长期封闭的思想影响以及贫困的生活现实,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而是让他们去放牧。为了让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次旦多吉在附近的5个自然村不知跑了多少趟,不知道吃过多少次闭门羹,也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的无理辱骂,他都没有放弃。为了能让孩子们上学,他经常顾不上吃饭,到深夜才回家休息,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又一次地与家长交涉、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劝说后,他终于让孩子们一个个又回到了宽敞的教室里,如今,扎巴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次旦多吉是一个心里时时刻刻都装着学生的好老师。每当看到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时,他总是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他们。记得2000年的时候,二年级有一名叫次旺的学生,因为父亲去世而变得脾气暴躁,经常故意与同学吵架,甚至有了不想上学的念头。次旦多吉老师知道后,努力与他沟通交流,在生活上尽量帮助他,留他与自己一起吃饭、住宿,并动员班上其他同学都来关心他、帮助他,慢慢地次旺从丧父的阴影中走出来了,现在他成为了一名热爱学习、更加懂事的好孩子。
尼玛是扎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也是次旦多吉的学生,他说:“老师是我心中永远最尊敬的人,也是我们村里所有人最爱戴的人。”次旦多吉在扎巴教学点一干就是40年,他曾多次被自治区、地、县各级教育部门评为“优秀教师”,他所在的扎巴教学点多次被评为“基础教育先进学校”,今年,他又荣获了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案例二:
孟二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千古传世美文》等400多万字的专著。并历时七年,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得到了国内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暗哑症状。医生作出“禁 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在北京治疗期间,他仍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2006年4月23日凌晨1时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在教育界普遍弥漫着浮躁、急功近利等风气的今天,孟二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无疑具有引领作用。胡锦涛主席在给孟二冬女儿的信中,高度赞扬孟二冬的崇高师德,称其为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
基层是我们最好的成长土壤,是学习的摇篮,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习楷模典范,发扬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作风,要象次旦多吉老师、孟二冬老师一样扎根于基层,积极投身到学校的教学中去,献身教育,献身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