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要说到“心”坎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他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说话要真诚,要“以心换心”,这样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一位班主任讲述了他的成功案例:
学生小凯从不爱惜书本,乱涂乱画,书面整个儿是“脏乱差”。再看看书角,千层卷万层毛,活像一个小“非洲茅屋”。
唉,怎么办呢?我惋惜地帮他抹平书角,他默默看着,似乎也很惋惜。他或许会改,可他能够保持多久呢?半学期,一个月,还是一个星期?
我看到自己的教学书平平整整,有了主意。
“我有个提议,咱们俩换书用,期末换回来,好不好?”
他将信将疑。
“不过,你要爱惜我的书。当然,我也会很爱惜你的书。你能不能保证,期末还我一本漂亮的书?”
他笑了,冲我点点头。
后来的日子里,我只偶尔说过他一两次,而他手里的那本书确实保存完好。我能想象得到当我们交换书本的时候,他骄傲的神色、灿烂的笑容。我准备把那本书赠送给他,还在上面签名,并和他相约,下学期发新书的时候我们还换!
这位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学生的“心”开始的,而且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也始终是用“心”为之,而不是说空话。他平等真诚地对待他的学生,与其交朋友,使这位学生改掉了一个坏习惯。所以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交流,才会事半功倍。
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绝,而在于你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
不仅推销员讲话如此,教师日常说话也是同样道理。讲得最顺畅的演讲不一定就是好的演讲,这种演讲虽然流畅优美,但是如果缺少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很美丽但毫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把自己的真诚注入日常交流之中,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
以理服人才是大能耐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见“理”的重要性。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理”的作用,把话说到“理”上,以理服人。
有一位班主任接手新班级后的第一堂班会课是这样上的:他走进教室,将手中一张八开的白纸扬了扬,转身用透明胶将它固定在黑板上,学生门好奇地看着,猜测着——这个新班主任要干什么?
他先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对学生们说:“现在你们已经知道我是谁了,但是我还不认识你们,请你们用你们手中的笔——钢笔或者彩笔,甚至毛笔,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你们的名字,无论用什么字体,只要让我知道你的名字就行,下面请按组的顺序一个个来。
班主任始终微笑着,不作任何提示。还未写到一半,出现问题了:白纸要往下掉,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几个学生飞快地用透明胶重新加以固定。但是八开的纸已经差不多写满了,后来的学生很难再找到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名字,只好叠在其他名字上面。
有学生提议,再用一张白纸,班主任既未肯定,也未否定。有位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分三处塞进了缝里,引得学生们一阵哄笑。最后实在没办法添加了,剩下的几个同学只好用粉笔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等都坐好后,班主任示意安静,然后说:“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你们,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张白纸。”班主任说:“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但是,是不是有些凌乱?再有,你们每一个人都写下了名字,可为什么现在许多人的名字反倒看不清了呢?在白纸上写下名字很容易,但是大家在写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其他的一些问题?”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班主任的用意。班主任继续说到:“这张白纸就像我们的班集体,这一个个名字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替别人想想。”班主任又指向白纸:“开始写的同学,想到为后面的同学留下空白了吗?显然,你们没有!大家知道,用通常的方式来写,这张白纸能写下几百个名字!但如果只用自己的方式,而不考虑整体,那这张白纸又能容纳几个名字呢?”
同学们似乎有些明白班主任的意思了。班主任继续说:“刚才有的同学提议再增加一张白纸,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否可行?很多时候,机会提供给我们的舞台能有多大呢?增添一张白纸太容易,但是适合我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是不能无限制地扩展的。我们必须学会在狭窄中创造空间,在拥挤中谋取机会!我们可以寻求独立,但独立从来脱离不了各种各样的联系:与他人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与环境的联系。一味要求独行,结果只会一片混乱!”
“可喜的是大家并未忘记协作,走上讲台时大家井然有序,白纸要往下掉时,几位同学冲上前来,加以补救。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但当没有空处时,没有人刻意将别人的名字涂掉,还有几位同学还委屈地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白纸的外面……”
这时同学们会心地笑了,紧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好一会掌声才停止。班主任又问:“现在,谁能在这张纸上画一朵花出来?”没有一个学生站出来,他们也许在想:写满字的纸怎么能再画出花来?
于是班主任把纸揭了下来,铺在讲桌上,拿起一支彩笔,三下五除二画了一朵,再画了一朵。第一朵开在正面,第二朵开在反面。然后,高高举起:“同学们,请看,刚才还凌乱不堪的纸面现在是不是焕然一新了?这花蕊、这花瓣将每个名字连在了一起,如此绚丽,如此精彩,我们每个人不都可以成为这朵鲜花的组成部分吗?只要齐心,只要我们努力,这朵花一定会常开不谢!”
“再看,”班主任调转纸面,“不要被眼前的混乱复杂迷惑了眼睛,机会是创造的,美丽也是创造的,在看似不可能中,我们也能有新的发现。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调转思维的方向!当纸的正面写不下时,为什么没有人想到在纸的反面写?原来这张纸的容量是可以很大的!正如我们这个班集体,如果分散,只是一些零碎的名字,但是如果团结起来,它的力量将是惊人的!”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无论以前怎么样,关键是要把握现在。只要用心,我们就能拥有馨香芬芳,只要用心,就能创造平凡之中的奇迹,只要用心,就能收获人生道路上完美的风景!”
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
这个故事有点长,但却非常生动,启人深思。作为一个接手新班级的班主任,怎样获得学生的认同,融入这个集体并使这个集体具有凝聚力,在同学们中间树立威信,并将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恰当地表述出来,从而达到鼓励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热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这位班主任构思新颖,创设了那样一种让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方式,说话讲究技巧,结合自身的优势,在与学生交流时说话高屋建瓴,入情入理。
其次,他开始与学生交流时,不摆“师长”架子,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如:无论用什么样的笔,用什么样的字体,只要让他知道名字就行。在同学们遇一点点小问题时,既不作任何干涉,任何评价,也不给予学生任何提示,只是会心地微笑,任学生们自由发挥、自由表现。这既体现了班主任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又有利于学生展现自我,能够充分显露自己的优点、缺点,也便于老师后面的总结发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针对学生们的表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不是闭目塞听,以“师长”自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同学们的身上,话说在“理上”。
再次,他说话既指出学生的缺点,同时还肯定学生的优点,并就此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在指出错误时并不是“一箭穿心”,尖锐地批评,而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再举出具体事实,以事实服人,以理服人。并就此将自己对同学的要求与期望表达出来,使学生明白了在社会上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为别人着想,要在有限的资源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同学要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总之,教师只要实事求是地面对教育对象,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感染人,以满腔的热情感动人,以正确的途径引导人,就能收到以理服人的良好效果。
循循善诱是良方
特级教师于漪是上海市中学的语文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刻苦的钻研探索,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惊人的教学效果。于漪教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善于诱导。正是有赖于这一点,她才最有效地撩拨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她的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神奇的魅力。下面请看于漪教学实录。
(上课铃响)
于漪: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
学生:(异口同声)我们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同志惊讶)
于漪:(感到意外,稍停,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请你们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
学生:文体不明确,从题目看应该是记叙文,但里面有不少说明的文字,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弄不清楚。
于漪:还有别的原因吗?
学生:我看是散文。
学生:散文有文采,吸引人。这篇文章干巴巴的,没有文采,不喜欢。
(有些同学点头表示同意。一学生问——)
学生:是不是散文?老师,你喜欢不喜欢?(同学笑)
于漪:(笑)还有别的意见吗?(扫视教室。稍停)没有了。同学们敢于大胆地直率地发表意见,很好,这种风气要坚持、发扬。这篇文章是散文,与过去学过的散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过去我们学过的《荔枝蜜》、《茶花赋》是抒情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一篇是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大家没有接触过,一下子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所以会不喜欢。叙事散文有叙事散文的特点,这篇散文托物言志见精神,好些段落写得别有意味,推敲推敲,你们就会喜欢了。
(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于漪:文章扣住“纺车”来写。纺车,对今天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来说,十分陌生。它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绘制的纺车图画)这张纺车的画从“周总理纺线”的画片中仿制而来。纺车结构简单(指图说明),这是车架,这是轮子,这是锭子……
学生:车架上少画了一个螺丝。(大家注视)
于漪:(看图)对,你看得很仔细。就是这种普通的、结构简单的纺车,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的第一节,思考回答:
作者对他使用的一辆纺车充满了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来表达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
于漪:谁来回答?××说说看。
学生:作者对使用的纺车充满了怀念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用打比方的手法来表达的。
于漪:理解得对。作者对用过的纺车充满了深情的怀念,像怀念朝夕相处的旅伴,像怀念并肩战斗的战友。三个“想”,充分表现了车留心系,一往情深。作者用了一唱三叹的方法,叩击读者的心扉。
……
通过上面这段教学实录,我们知道,这堂课一开始,就矛盾突起,老师本以为学生会喜欢这篇文章,而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事情出人意料,怎么办?于漪老师不避锋芒,因势利导。她首先激发学生说出不喜欢的原因,使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则从中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接下来,她对学生的大胆发言热情地给予肯定,并大力提倡这种善于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良好学风,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尔后,她话题一转,归入正题。通过回忆、联想和比较,向学生指出这一课文采用了新的体式,以前接触不多,一下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但只要仔细推敲,就会觉出美不胜收。她这样讲,承上启下,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导课的目的。为使学生能尽快钻进课文,她又用形象教学法来过渡。她引导学生看纺车图,通过分析点明题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起他们认真阅读课文的兴趣。果然,学生在她循循善诱地启发下,很快就领会了课文的主旨,课堂成了语言艺术的王国。
有人说,听于漪的课,知识就像涓涓的溪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入心田,潜入记忆。这话说得很中肯。于漪的诱导是渐进的、新奇的和科学的,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她那经过千锤百炼的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她的成功启示我们,面对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只有认真思索,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循循诱导,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女秘书,他是这样说的:“你今天穿的这件衣服很漂亮,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不过,希望你以后能对标点符号稍加注意,那么,你打的文件会跟你的衣服一样漂亮。”女秘书听后便心悦诚服地改正了错误。
中国有句格言叫“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像柯立芝这样的“忠言”不“逆耳”不也能起到“利于行”的作用吗?可见,“忠言”未必要“逆耳”。
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别人赤裸裸地批评自己,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有时候,甚至会因此而有种被羞辱的感觉。毫无疑向,批评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可是如果先让别人听一些令人高兴的赞扬,再去批评他,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改变他人,并不一定要以伤害他人的感情为基础。要知道,有效批评是从赞扬开始的。而巧妙暗示对方的错误,或者先批评自己再批评别人,这些都是帮别人改正缺点,保全他人的面子的最佳办法。这些办法,能够让过失更容易改正。就像理发师在给人刮脸之前,先抹上一层肥皂一样,目的是在刮脸时让顾客不感到疼痛。
学生不遵守纪律,老师予以批评教育是老师的职责。但有的老师尽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却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什么?关键是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诀窍,措词过于激烈,引起了学生的对立情绪。
批评是一门艺术,美国外交家詹·拉·洛威尔曾说过:“巧妙地置疑是一个优秀批评家的重要特征。”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上进心,以便更好地学习。为了这一目的,批评时就要讲究分寸,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忠言”不“逆耳”呢?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设问诱导
学生偶有缺点错误,教师切忌简单训斥。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是愚蠢的。人人都要面子,青少年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有时明知学生不对,教师也不宜开门见山地批评,特别是不宜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笔者认为设问诱导则不失为一种批评教育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