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对病人说明病情的语言也非常讲究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总的原则是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某县医院有一位老医师,医术很高,但说话很随意,一次,他对一位患癌症的农民这样说病检结果:“回去以后想吃点什么就叫家里人给你做,你也不用再来找我了,免得花钱。”这位农民一听,脸色灰白,眼泪刷刷就下来了,他听出来,这是当地最权威的医生在宣布他的死刑。应该说,这虽然是委婉的说法但还是不恰当。
开玩笑,就是用言语或行动戏弄人。健康的玩笑,具有巧妙含蓄的构思,精辟深刻的哲理,幽默滑稽的表现形式,运用得当,可以使气氛和谐融洽,生活增添乐趣,增进友谊和感情。玩笑开得不当,拿对方忌讳的东西来开玩笑,那就是讥笑,效果就适得其反。比如,当今年轻姑娘都喜欢瘦,不愿意胖。你对一位胖姑娘开胖的玩笑,就得非常小心。如果你说:“瞧你那一身肉,一坨一坨的,我能分上一点就好了。”姑娘感觉到的不会是玩笑,而是讽刺挖苦。
总之,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一种拙劣表现。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条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人、不同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下面几句话,值得一读。
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学会说“对不起,我办不到”
“对不起,我办不到”,这句话是委婉地拒绝了他人的请求。那么什么时候说这句话合适呢?只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办到或不想办的事情时,我们才可以说,有些话语把它放到不合适的语境当中,有人会产生误解,所以,说话千万要慎重,不可因小而失大。
当同事托你办某事时,当上级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请你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应承。至少也要冷静一分钟,在大脑中转一个圈子,考虑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办得到,办得好。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然后再做决定。办事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我实在无能为力,您是否可以另找别人?”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将来误了事,那才对不起您呢!”这样,你才是真正会办事的人。否则,将来丢脸的肯定是你。
因此,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在争取我们自己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伤害他人。
善于拒绝是一门说话艺术,拒绝的方法很多,比如:
(1)坚决拒绝,不让对方再有幻想。不可能办到或不愿意接受的要求,拒绝时口气可以委婉,但态度一定要坚决,不要模棱两可,让对方产生误会。
如某学生考试考得55分,找老师请求通融,把分数提到60分。老师认为这不可能,于是明确表示:“这次试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好些同学不及格,你们要加把劲,争取下次考好。至于提到60分,那不行,因为学校有规定。”
(2)婉言拒绝,但给对方提供希望。对方是弱者,对自己寄予较大的希望,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实现对方的要求,坚决拒绝会伤害对方的心,这时婉言拒绝就很必要。
如对方是下岗工人,年纪已50岁,家境困难,专程登门请求帮他在自己的学校找份工作,而自己只是个普通的老师,没有这个能力帮这个忙,于是回答:“你是家里的主劳力,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怎么过啊?我们学校好像请过一些临时工,不知道现在还需不需要人,我给你打听一下。至于落实这份工作,建议你还是要找负责的相关领导,他说了才算数,我只是个普通的老师,但一定努力给你说好话。”
(3)暗示拒绝,用沉默或态势语表示。对对方的要求表示沉默,或显露出疲劳的样子,或将目光、表情从热烈一下变为平静,让对方感觉出自己的态度。
(4)转移话题,回避对方的要求。这是委婉拒绝的一种手段,它能照顾到对方的面子,同时又间接地表示了拒绝的态度。
(5)模糊回答,淡化对方要求的迫切程度。这也是委婉拒绝的一种手段。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下,对方的要求显得很迫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也随之而淡化,甚至不再提此要求。
如一天,碰上邻居单位的李某某,闲聊之中,谈到嘈杂的环境,季某某很冲动地说:“你们学校那个喇叭太响了,6点15分就开始播音,哪有起床那么早的?你替我们跟校长说说,起床晚一点不行吗?”我知道,学校用的是小喇叭箱,音量并不大,起床时间也都是教育局规定的,但为了表示尊重对方,我还是说:“学校的喇叭吵你们睡觉了,真不好意思。你的意见,我一定转告校长。”
至于转告的时间、校长的态度,能否满足对方的要求,那都是十分模糊的。
任何时候都别忘了礼貌
我们生活的国家是著名的礼仪之邦,讲究礼数向来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而这种对礼仪的崇尚在教师与人谈话中也要体现。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可待别人谈完;有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交谈;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若谈话中有急事需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时若超过三人,应不时与在场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同个别人只谈双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谈的问题不便让其他人知道,可另约时间。
在交际场合,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别人讲话时,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的看法。对于对方谈到的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应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要善于聆听对方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别人讲话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老看手表等做出不耐烦的样子,或做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对不起”、“打扰了”、“再见”等。见面一般先问好,如“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顺利吗?”分别时讲“很高兴与你结识,希望今后再见面”,“请代问全家好”等。
除了常规礼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发生争吵的事是常有的。当学生说出过头话时,有经验的老师,总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和学生讲道理或暂时放一放,等适当的时候再找学生谈心。但是,也有一些缺少经验又脾气暴燥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顶撞,往往感情失控,大发雷霆,说起话来犹如炮弹出膛,全不顾及后果。结果,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产生更多的麻烦:轻则师生关系僵持,老师的教育工作受了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学习和思想进步都大受影响;重则老师无法下台,在学生中威信降低,学生则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干出犯罪的事来。所以,这里要奉告一句:教师,当您和学生争吵时,您要冷静,千万莫要乱“放炮”。现将十种常见的“炮弹”分述如下,请引以为戒。
(1)挖苦式。如:“白吃了十几年饭,一点也不知害臊!”“你当然比老师聪明得多!”
(2)比较式。如:“你和××同学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你和×××一样没出息!”
(3)挑战式。如:“我要怕你,就不当这个老师了!”“好!看看到底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4)告状式。如:“走!到校长办公室去!”“我管不了你,叫你家长来教训你!”
(5)预言式。如:“我看你啥也学不好!”“你早晚得进监狱!”
(6)结论式。如:“这件事就是你的错!”“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学生!”
(7)记账式。如:“早晚跟你算账!”“毕业鉴定上见!”
(8)挑拨式。如:“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这堂课被他搅得上不成了,大家看咋办?”
(9)驱逐式。如:“不愿听我的课,请马上出去!”“学校管不了你,明天收拾行李回家!”
(10)罢课式。如:“好,我教不了,不教了!”“我走,这堂课让他给大家上吧!”
总之,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因此,一名光荣的、受人尊敬的教师,任何时候都要讲究文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