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53

第53章 打招呼

公元1109年 武寿七年 五月 转眼间时间就从初春到了初夏,天气也开始缓缓炎热起来了。但是此时我的心情倒是随着整个气候的炎热变得越来越大了,本来这段时间有杨毅和栾青达等人陪我练武,还时不时和我说起外面民间的各种趣事让我开心不已。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我却经常表现出很烦躁的情绪,令我烦躁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朝政,现在的朝政都被这群愚蠢的大臣弄的一塌糊涂了。现在朝堂上已经不是新党和守旧党两边势均力敌的政治斗争了,而是变成守旧派对新派一边倒的虐杀局面,不仅如此,还有现在守旧派里面又开始了分崩离析。主要是守旧派内部又分成南党和北党。自从章惇被赶出朝堂,李清臣病逝后。朝政都由左相韩忠彦和右相曾布把持,但是随着守旧党内的意见不一又导致了再一次分裂。韩忠彦一直认为曾布乃是一市井小人,且之不过是左右逢源而已。所以极度轻视其人,要不是原先为了连手打压新党自己早就和曾布翻脸了.所以最后韩忠彦代表的北方党和曾布的南方党也闹起来了,虽然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我往守旧派内掺了不少沙子,不过我清醒的知道如若我准备改革的话。守旧派内部又会重新凝聚起来,很显然,如果我改革的话就损害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自然的要为守旧派保驾护航,看来守旧派仍旧根深蒂固啊。不过如若在任由他们这样胡闹的话,我到时要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将是空前的强大啊。

哎,这群顽固的老头,不知道到时我要改革的话有多少人跳出来和我玩命。要是别的朝代的话,我早一刀过去就把那群老顽固给“咔嚓”了。可是宋朝的太祖皇帝有遗训不能杀士大夫,而且那一群所谓的士大夫根本也不怕死,宁愿跟着你对着干也不妥协。好象这样的话才能让人以为他们有风骨,真是气的我要吐血.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自己也不想这么做,我也认为不能这样做。宋朝的开化是经过很多年沉淀的,如果因为这件事情人人自危而且导致影响北宋整个学术和其他学识,科技宽松的氛围这是我所不愿意见到的。我不愿意华夏民族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搞得象以后的清朝*一样,那样只会让华夏民族头脑僵化,落后于别人。

到底应该如何办呢?这个问题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摆在我的面前了,但是现在我确实是该处理了。其实现在即使我下一道旨意就能让他们滚回家种地去,即使他们去找母亲,也不可能对我起到什么作用。就在这几年里,宫里面的禁军和侍卫已经被我牢牢抓在了手中,所以我根本不怕他们逼宫,毕竟我才是整个大宋的皇帝。但是任何事情都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而且最近我已经得到了密报,现在魔尼教在南方已经有不少信徒了。这更是让我想到一定要稳定朝局的打算,如若这两人倒台的话,那将是大宋政治的全面洗牌。

如果我没把握的话,就不要乱启动,毕竟就算他们两都倒了,还有后来人。如果继任他们的也是顽固份子,出工不出力的话。那我又有什么必要让他们滚蛋的呢!我更害怕的是地方上的官员或者是一些不安分的家伙看到朝廷中枢一片混乱的话那整个大宋必然烽火不断啊。如果因为这样提前引爆大宋建国以来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话,可以想象到时即使是能扑灭农民起义的势头,同时朝廷也将元气大伤。元气大伤后如何还有资金能支持变法呢?到那个时候要是金国突然南下呢?

天啊,怎么我会遇到这样的局面,想当一个太平点的皇帝都这么难。我越想下去就越开始冒冷汗,在记忆中可是过不了多少年方腊就要开始在南方起义了,虽然现在我没象历史中的宋微宗那样征收奇花异石弄得天怒人怨。但是谁又敢保证在这么高的税率和土地兼并如此激烈的状态下,这场起义不会提前爆发呢。所以我现在的计划还是以稳定朝局为目的,然后慢慢抽几个地方实行一下新政,减低老百姓的负担先。

看来不管怎么样,我也要把新党给扶植起来,再也不能让这群老顽固在上窜下跳了。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我在不出手的话就只能做亡国之君了。

待得一切决定以后,我准备对母亲说出我自己心中的计划。我已经打定主意了,最后就算母亲不支持我的想法,我也决定单干下去。

我边想边坐上了龙撵,在去母亲宫里的路上,我在次把计划简单的修改了一遍。到底我应该从拿个地方对守旧派开刀呢?不过现在最关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我应该扶植哪个人做新派的领头羊。

正在我沉思不已的时候,龙撵终于行到了母亲的寝宫外。待得太监进去禀报后,我下了龙撵,整了整身上的龙袍后悠然的朝母亲寝宫的内殿行去。

待得行进去拜见母亲后,我准备把正题抛出来看看母亲到底有些什么想法,毕竟不想为了这些个老家伙和母亲产生什么不必要的冲突。

在母亲下首落座后,我不待母亲先开口就对母亲言道:“母后,今天朕亲自来母后这是有一些事情想询问一下母后的意见,不知母后能否对朕指点一二。”

“官家有何事尽管问吧,你我都是母子何须如此这般,哀家如若知晓之事,必然替官家解惑。”

看到母亲也不绕弯子,而是如此直接,我反倒认为自己的气量太小了。

我朝母亲左右的内侍望了望,母亲看我的样子就知道我肯定要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了,连忙挥手屏退左右众内侍。

待得众内侍行退出去后,母亲满脸肃然之色对我发问道:“官家到底有何要事对哀家密谈,怎么样屏退左右呢。”

看见母亲宫里的内侍都退出去后,整个大殿就只剩下我和母亲了。我左右在看了一遍看到里外都没人后方才满脸悲伤的对母亲言道:“母后,朕此次前来乃是象母后相询朝堂党争之事,希望母亲能解朕心中疑惑。”

孟氏哪里听不出自己儿子话中的意思,深深的叹了口气,随后就言道:“官家是哀家的儿子,难道哀家还会不知道?官家向来独立专行,此刻定然胸中以有了腹案,官家就说出来听听吧。”

母亲对我说了这些话真是令我汗颜啊,果然知子莫若母啊。 我的狐狸尾巴还没翘,她就知道我要搞什么鬼了。

被人揭穿了,真是尴尬。此时我从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母亲说道:“呵呵,呵呵,母后既然已然心有定计,朕就对母后明说吧。”

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母亲全盘脱出,这个过程都是我一直在说,母亲并没打扰我。直到说完后我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

更新了,更新了,作者每天都两更,希望读者朋友们多收藏,多点击,多推荐.谢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