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27

第27章 先下手(3)

在母亲的寝宫呆了不长的时间,相对于其他来说母亲更关心我的学业,其他的到是不怎么担心。除了嘱咐我一番好好的学习以外,其他的就是关心我的膳食和一些主要礼节,随后在说些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虽然有很多我都懂了,但是我还是耐心的听完了母亲的教导,因为我并不想让母亲担心,如果说到我到这个世界上对我最亲近的人就是母亲和皇祖母了。而且有的时候我感觉我自己对皇祖母表现出很功利的一面,我也想很单纯的生活,可是没办法,我这一世就是皇帝,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利益进行到最大化。虽然有时我会对皇祖母和母亲感到一种深深的愧疚感,但是我依然不会对我所做的事情后悔,这也许就是命,这一切就让时间冲淡他把。

默默的在心里面请求着满天神佛的宽恕,但是我自己却一边想害人一边拜佛真是最大的讽刺,摇了一下头,不想了,不想了,越想越烦。

就这样,和母亲闲谈直到黄昏我才离去,自行的回到自己的寝宫。

终于可以休息了,躺在柔软的床上,此时我的头靠在窗沿想睡觉却睡不着。虽然我今天确实是很累,但是现在我的大脑却极度的旺盛,东想一些西想一些事情,脑筋开始在不断的转弯,自动的把从自己到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到这几年的生活就向放电影一样呈现出来。自从自己到这个世界应该有5年多了把,呵呵,不知道在那个世界自己的父母怎么样了,自己的死党又怎么样了。父亲、母亲你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儿子当上了皇帝把。呵呵,而且还是古代的皇帝,谁都以为当皇帝多爽,想要美女有美女,想要珠宝有珠宝,想要什么大多都能满足。可是谁又想到我这个倒霉的家伙竟然是个傀儡啊。等,我还要等十多年才能牛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金国开始崛起啊,我可不想当亡国之君,如果按照时间算的话估计可能也是我20多岁的时候。金国就可能灭了辽国,最近总是忙着对付那群跳梁小丑了,却把正经事给忘了,看来我的动作不得不快些了。对现在的时间来说不可谓是争分夺秒啊,一想到宫里面的那个大麻烦我心里就来气,虽然知道有时候欲速则不达。但问题是真的让人很憋火,实在忍不住了,随即我看着旁边伺候着我的宫女,这几个老宫女是皇祖母专门调来服侍我的。显然皇祖母怕我年纪轻轻就贪好女色,所以选出这几个健妇料理我的生活,看了一下她们后。我对她们挥了挥手,她们看见我的手势知趣的退了出去。

等她们快到门口的时候,我对她们说道:“给朕把刘昌德那个奴才叫来,朕有事相询。”“是,皇上,奴婢告退。”那几个宫女一起说道。

不一会的时间,刘昌德那个狗奴才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看见我半躺在床上,连忙给我跪下请安,我虚脱一下手,他便起来把最近所做的事情对我进行了禀报,最近他派了一个机灵的小太监跟踪郝随。发现郝随最近经常到几个太妃那跑,但是确是不出宫,这一切令我感到不小的诧异。难道他外面的外援已经准备好了,心里面不断的打鼓,而且得到消息郝随这段时间时不时的也经常跑到皇祖母的寝宫,而且每次去皇祖母都屏退众人,甚至与皇祖母的心腹梁从政都要求退出去。刘昌德和我说因为梁从政看到郝随抢了他原先的宠信,所以怀恨在心,才透露给刘昌德的。不过同时刘昌德也拿出了银钱和我的保证才让他死心塌命的帮我。对于这件事来说我对刘昌德可以说是放的很宽,让他私地下替我安插耳目,不过他的身份很明显了,而且为了安全,我有必要在插一条暗线。

不过现在那些都一时弄不起来,不过当我听到郝随经常出入到皇祖母的寝宫和她老人家密谈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扑通、扑通、扑通”的狂跳不已。为什么他去找皇祖母这么多次呢?光是为了请安?难道他们是那个关系???????????

恩,别乱想,怎么可能呢。他一个奴才,他最近不怎么出去,难道说他暗地里还有办法送消息出去。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难,现在也没办法可想了。我一边嘱咐刘昌德注意郝随的动向,一边嘱咐他帮朕物色人手,务必要精明干练并且忠心耿耿的人物给朕出力,刘昌德唯唯应诺。看见他疲劳的样子我也不忍心让他在那多站着,随即打发他退下后,我自行安歇。

第二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还是由那几个老宫女服侍我穿衣带冠,一翻折腾后变上朝去了。

还是和老样子一样,下面的群臣还是唧唧咋咋,不过今天主要的议题是河北、河东、陕西闹起了饥荒,现在正是那群朝臣在争到底谁去赈灾呢。看他们那吵架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绝对是个肥缺,要不怎么可能弄个半天还没出人选呢。北宋的官员俸禄是我见过中国整个封建王朝官员俸禄最高的一个朝代,但是高俸禄仍然挡不住这些官员狠命的捞钱,在我们那个时代一听到腐败就高叫薪水少。动不动就高叫********,好象这招是杀手锏一样,疏不知没有强力的监督机构在怎么样高的薪水都满足不了这群贪婪的官员。

扯远了,那我们继续回到现场,现场的这些大臣吵吵嚷嚷的在争谁去赈灾,但是双方谁都不同意另一方去。最后没办法还是由皇祖母拍板,令诏帅臣计度振恤。皇祖母回头还按例询问了一下我,我能怎么办,当然盛赞皇祖母英明,得,这下子底下的大臣明白过来后就又开始三呼皇帝万岁和太皇太后千岁了。

看着这个自己根本没法插手的朝政,我真的觉得呆在这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但是没办法,我还是要听下去,好为以后亲政打基础。没办法,直到和这群大臣闹到完为止,不过,奇怪的是,刘氏那张大嘴巴怎么就没说话呢。这个权利心这么重的女人最近表现得太安分了,不由得我不生出警觉。

下朝后有按照以往的惯例陪这那几个侍读大臣在御书房,由他们教导经义和其他的礼仪以及祖训,今天又讲解了大宋周边国家的形势。显然这段时间这几个家伙已经知道我对那些诗词歌赋没多大兴趣,就开始讲一些政务来吸引我,显然这些是我非常想知道。随后就和他们展开了讨论。

这不讨论则以,一辩论开来,我才发现我的这些“侍读团”的成员并不象我所想象的那样垃圾。而且我发现蔡京就是那个以后的奸相对理财颇有心得,甚至有些理论让我这个后世来的人惊叹不已,看来古代的人才真是不一般啊,此时我的心中暗暗的感慨:我们华夏民族从来就不缺人才、不缺人才啊!

*********************************

哈哈,作者又更新了,没办法,最近频繁的停电所以稍微晚点传了,以后如果在停电的话就由朋友帮传了,在此作者再次厚颜的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投票,谢谢各位捧场的读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