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自由叫孤独:享受孤独的生活艺术
30640200000005

第5章 越害怕越孤独——不如坦然迎接那份属于你的孤独(1)

6.不要惧怕,请勇敢地承认自己是孤独的

总有人对孤独十分惧怕,惧怕它所带来的孤寂、冷清,觉得那一股寒意可以直刺骨髓,让人忍不住打战。

然而我却并不惧怕孤独,相反,我还觉得孤独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常常特意将自己置身于孤独之中,推掉一切聚会、应酬,独自一人在家中关掉手机、不开电视、不开电脑,只静静地享受安静的气氛。

在这种时候,我最爱做的事就是读书。无论是当代文学还是古典小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哪怕读上一阕辛弃疾或苏东坡的词,都能使心灵得到莫大的享受。

提起苏东坡,我不禁想到,那也是一个敢于面对孤独的人。苏东坡曾因政见的不同难容于朝廷,两次被贬到杭州。在杭州的日子里,他背景离乡,独自一人面对着平静的西湖。

虽然西湖的景色天下闻名,但当一个人独自游走在西湖边时,其孤独的心境也可想而知。不过苏东坡似乎并不介怀,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潇洒地生活。

当苏东坡第一次被朝廷贬至杭州做通判时,因为喜欢西湖的秀美景色,所以总在西湖的灵隐寺旁边办公。

有一次,苏东坡判了一件案子:在灵隐寺里有一个叫了然的和尚,他虽然是方外之人,但却耐不住寂寞,经常跑到妓院寻花问柳,还迷上了一个名叫秀奴的烟花女子。

为讨心上人的喜欢,了然把为数不多的钱都花在了她身上,以为能博得红颜的真心。可谁知道,当了然把钱财花个精光后,穿着一身破衣服出现在秀奴面前时,秀奴却嫌他穷,与他恩断义绝,再也不肯见他。

了然非常伤心,每天都喝得烂醉。有一次他喝醉酒后又去找秀奴,秀奴将他拒之门外,了然借着酒劲破门而入,把秀奴暴打了一顿,最后一怒之下竟然杀死了她。

当官府的人把了然抓起来以后,发现在他的一只胳膊上刺着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

这件案子后来呈到了苏东坡面前,他看后提笔在判决词上写道:“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钨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最后了然被押赴刑场,依律斩首示众。

了然乃是方外之人,本应四大皆空,看破红尘,常伴清灯古佛,可是却因为惧怕修行中的孤独,从清净之地重返红尘。而结果呢?不但破了色戒,更破了杀戒,赔上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这个年轻的了然和尚,想必也曾一个人孤零零地游走在西湖边,看着湖中的倒影自怜自艾,念着、怨着心中的那个女子。

孤独,难道真的如此可怕、如此难以忍受吗?

了然的死亡不禁让人联想起给他题判决词的苏东坡,同样是独自生活在西湖边上,同样要经受孤独的考验,但苏东坡却远胜了然。

当苏东坡第二次被贬杭州的时候,虽然是杭州太守的身份,但终究也是被排挤出京城的,按理说更应该觉得孤独、冷清、不被人理解。然而在苏东坡眼中看到的,远不只有了然眼中的风花雪月,更有人间的疾苦。

当苏东坡第二次独身一人来到西湖旁时,正逢杭州大旱,本来可以引水灌溉农田的西湖,现在已经无法依靠。眼看着百姓受苦,苏东坡寝食难安,他感叹道:“若再不整治,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于是苏东坡上书,请求朝廷拨款修缮西湖。然而他的请求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只是象征性地拨了一点款。

拿着这一点点钱款,苏东坡犯了难。这点钱根本不够疏浚河道,而且从湖里挖出来的淤泥也没有地方堆放。

于是苏东坡独自一人反反复复地围着西湖走,想要找寻一个治理西湖的好办法。

有一天,当苏东坡独自走在西湖边时,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西湖有30里长,要绕着湖走一圈,一天都走不过来。如果能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那不是很好吗?

这时他又联想到:

“吴人种麦,春辄芟除,不遗寸草。”

这也就是说,假使挖掉葑田之后,可以招募农民来种麦,种麦获得的收益,便可以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

这样一来,疏浚西湖有了钱、挖掘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西湖附近的农民增加了收益、西湖还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既能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

这可真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计策啊!于是,在苏东坡的指挥下,著名的“苏堤”就这样建成了。

假使你去过西湖,在漫步苏堤时,可曾想过在千年前,有一个不得志的太守,为了西湖的百姓,整日孤独地游走在西湖边上?

这种孤独,难道是令人深深惧怕的吗?

这种孤独,难道不值得细细品味吗?

这种孤独,难道不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吗?

苏东坡的孤独,不禁又让人想起那个贪恋红尘的了然和尚,一个是本应该六根清净的佛门子弟,另一个是最该看重功名利禄的朝廷官员,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有着相同的孤独,但最终,他们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并不能归罪于或是归功于孤独,关键是看你如何面对孤独。

当你用惧怕的心去面对孤独时,便会想着逃避,用各种方法去消除孤独的感觉。在急切与恐惧中,你很容易“慌不择路”,最终使自己变得更糟。

而当你坦然地、用最单纯的心去面对孤独时,便可以排除杂念,让自己去接受一切美好的事物,从中获得力量。

因此,孤独虽然听起来令人悲伤、令人畏惧,但实际上它却是平静的、祥和的、能给人力量的。

也许你没有去过西湖,也许你没有苏东坡那般背井离乡的经历,但身处社会中,你总会有独自行走在大街小巷中的时候,总有不被他人理解的时候。此时,千万不要心生畏惧,坦然面对每一道风景,哪怕这条路上只有自己,也依然很美丽……

如何去掉对孤独的恐惧

找到恐惧孤独的根源。

要去除恐惧感,首先要知道你为什么恐惧孤独。是害怕一个人独自过夜,还是害怕无所事事的感觉,还是害怕会被朋友们遗忘,抑或是根本不知道孤独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才心生恐惧?

努力找出令你对孤独产生恐惧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你是害怕无所事事,那就合理地安排事情给自己做;如果你害怕没有人分担你的喜悦与忧伤,那就反思你的人际沟通能力……

要对孤独有客观的认识。

从前有一个村子,在村子的后面有一片森林,但是从来也没有人敢进入到森林中去,因为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那片森林被巫师施过诅咒,凡是进去的人绝对不会活着出来。

因此,几百年来谁也没有进过森林,大家都远远地绕着它走。直到很多年以后,科考队听说这个故事,便带上仪器前去考察,想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森林里被施咒语之说纯属传说,真正的原因是森林里有瘴气,以前的科技不是很发达,没有方法抵御瘴气的侵袭,所以才以讹传讹。

后来,科考队告诉大家一些抵御瘴气的方法以及要在瘴气淡薄的时间段穿过森林,当大家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再也没有人感到恐惧了。

村民们先前对森林的惧怕来自无知,而其后的无畏来自了解。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当我们害怕孤独时,皆因对它没有客观的认识。

勇气来自对事物客观的认识,要想去除对孤独的恐惧,你需要对它有更加全面的、客观的了解。

7.推倒那堵超级自恋的墙

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最近心情很差,约了我出来坐坐。

整个晚上他都东拉西扯,似乎是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说,我也不便点破,只是跟着他的话语闲聊。

聊着聊着,他突然变得沉默了,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坐在那里喝着啤酒。他眉头紧皱,一脸的抑郁。

半晌,他忽然用很正式的语气问我:“你说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要评价一个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范围太广,我也弄不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一时间没有回答上来。

他看我答不上来,于是换了一种问话方式:“或者说,在你看来,我是一个特别自以为是的,甚至到了自恋程度的人吗?”

听他这样问,我反倒笑了,因为他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跟这个朋友认识了10年之久,总体来说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学历又高,工作又好,相貌也不错,家庭环境优越,更算得上是见多识广。可能正因为这样,他把自己看得比较高,在朋友圈里喜欢当指挥者,凡是他说的话都认为是真理,凡是他做的事也一定是对的。

不仅如此,他常常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这样的语句:“虽然这件事很困难,但我是知道自己的能力的,肯定能把它做得完美”、“我的那些同事真是太差劲了,哪怕他们能有我一半也好啊”、“以我的硬件条件来说,只要想做,别人都不是我的对手”……

每次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都并不是在刻意炫耀,也没有看不起别人的意思,只不过在他潜意识里自己就是一个很有能力、非常出色的人,所以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他常常这样说话的时候,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这个人有点自信得过分了”、“他也太自恋了吧,什么都是他最好”的感觉。也因为这样,他没有太多朋友,反而处处树敌。

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觉得被孤立,大家仿佛都不喜欢自己。

作为他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我本来应该提醒他注意一下为人处世的态度,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今天他既然主动问我,我便点了点头说:“你是有一点自恋,做起事、说起话来不太注意别人的感受。为什么你会突然这样问呢?”

他叹了口气,给我讲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尴尬事。

前不久,作为部门经理的他参加一个公司内部的会议,到场的都是公司的领导层,还有一部分是员工代表。

在会上,每个部门经理都要做一番发言,畅谈对工作的看法、规划未来的工作以及提出对自己和下属的要求。

轮到他发言了,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连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也不用看,一副胸有成竹、气定神闲的样子。当他讲完话后,便询问员工代表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就在这时,员工代表席中响起了一个声音:“你说了这么多美好的构想,可是依我看,如果这个部门没有你,这一切构想都不会实现!”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顺着声音望去,想找到这个出言不逊的人。

这时从员工代表中站起一个年轻人,我的朋友一看就心知不妙,原来那个年轻人进公司不到半年的时间,素来和他不睦,两个人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产生过不少摩擦。

只见那个年轻人站起身来,当着全场人的面说:“你从来只会谈个人的想法,丝毫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因为在你心目中,你永远都是真理,永远都是最能干、最正确的那一个!我真不明白,一个自恋到这种程度的人,公司怎么会重用他?”

这一番话真是既大胆又刺耳,一下子令全场的气氛十分尴尬,我的那个朋友站在台上脸红一阵白一阵。

事后,那个年轻人由于不识大体、过于偏激,被领导找去谈话,但这件事在我朋友的心中却挥之不去。

几天来,他每天都在想着那极为尴尬的一刻。一个刚进公司不到半年的员工,能够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直指他是自恋狂,可见平日里的怨气是多么深。

说到这里,他问我:“我真的是那么自恋吗?竟然让别人对我有这么大的意见!”

“也许那个年轻人的行为有些过激,但他既然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你想想看,在平时为人处世时,有没有真正听过别人的建议,有没有总是认为自己正确、认为自己了不起?作为你的朋友,我很了解你的语言习惯,有时候你说的一些话可能是无心的,但听在别人耳朵里就是很自恋。”

他听了沉默不语,半晌才说:“你说的是对的,我从小都很自信,这本来是好事,但谁知道在不知不觉中,这种自信竟然发展成了自大,最后就变成了自恋。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没什么朋友吧。”

“是的,这的确是原因之一。当你总是表现得非常自恋时,便没有人愿意走进你的世界。因为自恋有时候会让人变得自私。”我说。

“那我该怎么办?”他有些茫然了。

“这并不难,”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恋就好像一堵厚厚的墙壁,将你和周围的人隔离开了。你被圈在那堵墙中孤立无援,既走不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只要你肯推倒心中那堵自恋的墙,就可以改变现在的处境。遇事不要自以为是,多听别人的意见,多向别人请教;和别人说话时不要说得太满,谦虚总是对的;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好,你总有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

“原来如此。”他不住地点着头,表情释然了很多。

这个朋友的问题并不是偶然的,有些人也像他这样,只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这样的人不仅是自恋的,而且是自私的,凡事只考虑自己,丝毫没有为别人着想过。

这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也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心理。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地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当心中存在一些优越感时,更会极力表现出来。比如,假使你家庭环境富裕,便容易产生炫富心理;假使你相貌出众,便会觉得谁也不如你漂亮;假使你颇有文采,便会认为别人的文章都是垃圾……

当你极其自恋的时候,便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围着你转,以你的好为好、以你的恶为恶,假使你流了一滴眼泪,别人的嘴角旁就不能绽放一丝笑容。这非但不会让别人认同你、喜欢你、追随你,反而会将别人赶走,如同画地为牢,将自己关在小小的圈子里。

这时的你便会失去朋友、失去关爱,被孤独所困扰。如果你还不能清醒,觉得是别人不了解你或是嫉妒你,那么糟糕的情况就会愈演愈烈。

要想得到友谊、让更多的人认同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倒那堵超级自恋的墙。不过,这也许有一些困难,因为大凡自恋的人都极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即使他们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苦恼,也不愿意面对现实、承认自己是自恋甚至是自私的。

然而,越害怕承认这一点,越会变得孤独,而且这种孤独可不是宁静的、美好的,相反,它会带给你无尽的痛苦与折磨,让你处处碰壁、处处树敌。

因此,请坦然地面对自己吧,你所执著的正是让你痛苦的。动手推倒那堵围墙,你便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为什么会自恋太过自信。

自信是非常好的品质,然而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假使我们的自信心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便会上升为自大、自恋。

所谓自信,应该是对自己了解的事情有全盘的把握,衡量自己能否胜任,而不应该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它。如果长此以往,自信很容易变为自恋。

缺乏广博的知识。

我们都熟知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典故。井底的蛙之所以觉得天就是井口这么大、夜郎国君之所以觉得所辖比汉邦有过之而无不及,皆因青蛙不知井外的天地广博、夜郎国君未致汉地所致。

当我们的眼界不够开阔时,便会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多读一些书或是多出去走一走、长长见识,便会知道世界之大,还有很多东西是不知道的,是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