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1904~1997),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著作有《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论教育》等。
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我们还多次讲过,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我们对香港的政策50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近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克服"左"的错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经过五年半,现在已经见效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们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通过了这个政策。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如果政策不对,就可能变。中国现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有谁改得了?如果改了,中国80%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们就会丧失这80%的人的人心。因此决定的因素是政策对不对。我们的路走对了,人民赞成,就变不了。
我们对香港政策长期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资本主义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深圳也不是,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从中国自己的情况出发考虑的,而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收回,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100年不统一,1000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我们可以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这么开明的政策?从资本主义历史看,从西方国家看,有哪一个国家这么做过?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要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管好香港,这是老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思想状态。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造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形象,不是清政府、不是北洋军阀、也不是蒋氏父子创造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了中国的形象。凡是炎黄子孙,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其立场是什么,起码都对中华民族有自豪感。香港人也是有这种民族自豪感的。香港人是能治好香港的,要有这个自信心。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中国人的智力不比外国人差,中国人不是低能的,不要总以为只有外国人才干得好。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干得好的。所谓香港人没有信心问题,这不是香港人的真正意见。目前中英谈判的内容还没有公布,很多香港人对中央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他们一旦真正了解后,是会完全有信心的。我们对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是赵紫阳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是经过大会通过的,是很严肃的事。如果现在还有人谈信心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政府没有信任感,那么,其他一切都谈不上了。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
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问题。港人治港的标准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政府的主要成分是爱国者,当然也要容纳别的人,还可以聘请外国人当顾问。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者。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
到1997年还有13年,从现在起要逐步解决好过渡时期问题。在这过渡时期中,一是不要出现大的波动、大的曲折,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二是要创造条件,使香港人能顺利地接管政府。香港各界人士要为此作出努力。
邓小平
第32章玛格丽特·撒切尔--英中两国应加倍努力,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1984年12月19日)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1925~2013),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格兰森市。她大学毕业后即成为议员。1975年当选为英保守党领袖。从1979年起竞选为首相,并在1983年、1987年连选连任,1991年辞去首相职位。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作风一贯硬朗,素有"铁娘子"之称,在她当政的10余年间,给英国的保守党树立了奉行不悖的"撒切尔主义",是当今最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女士们,先生们:这是我七年中对中国进行的第三次访问,对此我深感荣幸和愉快。这些访问都过于短暂了,但每一次访问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次访问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因为它标志着取得了一项历史性的成就。
这项成就是我们今天下午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签字仪式上,我谈到了我们对联合声明意义的看法:我们决心使它成功;它为香港这一独特的社会直至21世纪中期继续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还表示相信,香港人民将能对付未来的挑战。全世界从我们经过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圆满结果中可以得到如下教益:
果断的谈判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对抗则必将导致灾难;亲善和友谊能够克服误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对未来富有想象力的做法得到解决;
国际生活中的分歧能够通过保持有关社会的自治和特性得到解决。联合声明对我们两国政府和人民具有最重大的意义。谈判是在我和邓小平先生1982年会晤时所同意的关于香港的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开始的。尽管谈判有过一些困难的时刻,但是我们之间的信任和谅解正在与日俱增,这种基本信念使谈判得以继续进行。今天谈判的结束,再次确认我们的信念,即:为了香港、为了我们两国人民、为了国际的谅解和繁荣,英国和中国将来可以更加密切地进行合作。
当然,我们两个社会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点。中国的文明史比任何国家都悠久,我们英国人也有很强的历史感。我们两国人民都富有才能和创造力,我们历来认为,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世界文明是必不可少的,英国工业革命对生产的推动力仍然在世界各地起着作用。工业或社会的进步意味着变革,这种变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文化,使我们两个社会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感。这样,我们就能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变革。我们在建设未来的时候,必须保留过去的精华。我们以这种精神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并确保我们的人民能够享受新技术的成果。
自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以来的7年中,我们两国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好的变化。中国在过去五年中经济稳步增长,日益向世界开放,反映了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的新气氛。农业方面,你们连续五年都取得了创纪录的大丰收,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粮食最多的国家,这些都是你们改革过程中的初步成果。现在你们正开始执行雄心勃勃的工业改革计划,我们以钦佩的心情和强烈的兴趣注视着这种变化的进程。在英国,我们成功地控制住了通货膨胀、提高了工业效率和产量,而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变化。我们也在为英国人民创造一个更光明、更富有挑战性的未来。我们两国政府都奉行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即敢于客观地分析问题,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
我上次来访时,香港的未来还是我们之间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不得不面临着变革。我们今天庆祝了谈判的成功结束,它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使香港人民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有信心,而且也使英中两国关系更加密切,它对两国努力发展范围广泛的牢固关系是个新的促进。加强文化联系业已有了很好的前景,经济合作的潜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在贵国的现代化计划中的许多重要领域里,英国都具有丰富的经验。我相信,英国能作出巨大贡献,帮助你们建设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我们期待着这样做。
国内的强大和繁荣需要国外的和平和稳定。正如邓先生曾经说过:"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他说得真对。英国和中国都表明他们愿意并有能力为实现一个不受冲突威胁的更加稳定的世界而努力。我们既相互友好,又都对解决国际问题抱有建设性的态度,现在应该加倍努力,共同对世界和平和繁荣作出贡献。坦尼森响亮的号召"努力、追求、探索,决不退缩"应该是指导我们的精神。
总理先生,能同你继续发展我们上次访问中所建立起来的友好联系,我个人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们又进行了很好的会谈,我期待着明年在伦敦欢迎你。我感谢你为我举行这样盛大的宴会,同时请允许我借用一句中国的成语来形容我们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友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着这种精神,我提议:为李先念主席阁下的健康,为赵紫阳总理阁下的健康,为万里副总理阁下的健康,为姬鹏飞国务委员阁下的健康,为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阁下的健康,为香港朋友们的健康,为今晚在座的所有其他朋友们的健康,为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为进一步增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干杯!
廉久仁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