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
30545200000031

第31章 威廉·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逊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他是美国“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整个西方最有影响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福克纳从小生长在美国南方,所有的作品都以南方为背景,通过南方贵族世家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现实。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篇演讲是福克纳在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时的致词。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演讲词,体现了福克纳本人对语言运用的独特性和精深性,文章思想深邃,意境深远,情意深切。

我感到诺贝尔文学奖并非授予我这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工作,它是对我呕心沥血、毕生从事人类精神探索的写作的肯定。我做这项工作不图荣誉,更不为利益,而是要从人类精神的原始素材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作品来。因此,这个奖项,我谨代为保管。至于其中的奖金部分,我将以符合设立此奖项的目的和意义的方式贡献出去,这并非难事。而且,我也愿以相同的方式对待这份荣誉。此刻,我想要借用这个举世瞩目的讲坛,对听我讲话的青年男女作家致敬,你们同我一样已经献身于写作这一痛苦而艰辛的事业。你们当中必定有人,有朝一日会站在我现在站着的领奖台上。

我们今天的悲剧是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生理上的恐惧,这种恐惧持续已久,以至于我们竟然能够忍受。精神上的问题已不再存在。人们只关心一个问题:我何时会被毁灭?因此,如今从事写作的青年已经忘掉了人类自身内心的冲突。然而,唯有内心的冲突才能够孕育出优秀的作品,因为只有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才值得写,值得作家为之痛苦并付出辛劳的汗水。作家一定要重新认识这些问题,他必须告诫自己:最可鄙视的情感莫过于恐惧;并且告诫自己:永远忘却恐惧。他的创作空间中应只有心灵的真实和人类亘古不变的真理一爱情、荣誉、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缺少了这些永恒的真情实感,任何作品将注定转瞬即逝,难以久存。除非他这样做,否则他的辛苦都是无益的。因为他写的不是爱情而是情欲;他描写的失败中,没有人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所描绘的胜利中没有希望,而最糟的是没有怜悯和同情。他的悲伤不为芸芸众生,所以无法留下难以忘怀的伤痛。他描写的不是人的心灵而只是人的七情六欲。除非他将这些铭记在心,否则,他写作时就仿佛身处世界末日,注视着人类末日的到来。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说人是不朽的,仅仅因为人类会延续下去,这样说太容易了;或者是因为在残阳渐逝的黄昏,海上孤悬着最后一块没有被潮水冲刷的微不足道的礁石,生命从这里退去,末日的钟声从这里敲响,并且渐渐消失。即使在那时,也还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人类微弱的,但不绝如缕的声音,依然在絮絮细语。这种说法我也不能接受。我相信人类不仅能延续,人类最终会胜利。人类不朽并非因为在世间万物中唯独他有绵延不绝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有同情怜悯、奉献牺牲和持久忍耐的精神。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描写这些灵魂。作家的荣耀就在于鼓舞人心,使人们忆起曾经的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是人类往昔的光荣,也是使人类永存的根源。诗人的声音应该不仅仅是人类心声的记录,还应该成为激励人类永存并取得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梁晓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