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兴起和消歇春秋战国时期,局势动荡、混乱,礼法名存实亡,出现了"名实相怨"的现象,名实问题成为许多思想家关心与探讨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批以人的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家,他们致力于研究论辩中的逻辑问题,形成了名家学派。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
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在于当时各家尚实,以社会民生、济世安邦为志;而名家注重知识论,以逻辑思辨、形而上学为研究对象,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名家提倡循名责实,正名实就是"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偏好辩说理论。名家作为名辩思潮的中坚学派,射箭图射击是春秋战国"六艺"中的一项,也是贵族,特别是士阶层最普遍的谙习内容。图中描绘的正是贵族练习射箭的场景。在先秦思想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名家的政治思想学说往往是从"名实之辩"中引申出来,又以其"名实观"加以论证的。
名家作为一个学派并非有着相同的政治思想或经济主张,而仅仅在于他们都以"名"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学派。在名家内部,由于观点不同又形成若干派别,其中主要有"和同异"派和"离坚白"派,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惠施与公孙龙,前者倾向于合万物之异(合同异),后者倾向于离万物之同(离坚白)。二派各自侧重点不同,并各持一端。合同异派夸大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动不居的特性,认为一切都是同一;离坚白派则夸大事物的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性,认为一切都有差异。
秦始皇出行专用车
传统观念认为"天圆地方"。圆形车盖象征天,方形车象征地,有30根辐条的车轮象征日月的光芒。图中的"青铜安车"完全符合上述条件。名家在战国时也是显学,名家代表惠子和公孙龙,无疑是了不起的哲学家。他们在论证中,揭露了事物的矛盾统一现象,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对古代的逻辑思想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先秦古鉩
占鉩"鉩"即"玺",先秦印章之通称。古鉩印面文字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章法多变,不易辨识。秦统一六国后,皇帝所用改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图为先秦各种古鉩印像。
①龙凤虎印;②动物印;③车骑印;④鹿形印;⑤田形印;⑥甲形印;⑦凤形印;⑧鸡形印。名家的政治主张,散见于他书而存留下来的有两点:一是惠子曾提出"去尊",但是具体内容并没有留传下来,大抵是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可惜这种在中国思想史上极有价值的"去尊"的平等观,已经完全遗忘在历史的长河而无处打捞了;另一个是惠子侯马盟书战国名家强调"偃兵"思想,即反对用暴力统一天下。但这一思想在当时诸侯相争的历史环境中,鲜有统治者接受并采纳。图中的侯马盟书是春秋时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其他卿大夫举行盟誓的文书,其旨在联合力量,团结打击敌对势力,是当时诸侯战争的主要方式。和公孙龙提出"偃兵"的主张,反对用暴力统一天下。
可惜的是,名家太学术化,不为世所喜,秦统一六国后,名辩思潮随之消匿。到清代,西学东渐,中国学者才发现名家所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西方形式逻辑的内容。西方形式逻辑传人中国,有人将其译为"名学"。由于名家的理论没能继承,更没有发扬,以至于在古代中国人的"白马非马"论提出两千两百多年之后,我们今天还要回头来学习西方人在两千三百年前提惠施惠施曾做过魏的相国,博学善辩,其言行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出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这简直是对我们不了解传统文化这笔宝贵财富的绝妙讽刺。
《汉书·艺文志》着录:"名七家三十六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邓析子》、《尹文子》和《公孙龙子》。惠子著作已失传,现仅有只字片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从中还可见到古代这位名辩家的风采。
名家代表人物及残存的名家命题名家的代表人物,最早见于春秋末,郑国大夫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为名家先驱。郑国大乱,子产以其说适足以乱政,故执而戮之。《荀子·非十二子》评邓析为"好治怪说,玩琦辞",此论可代表当时思想家对名家的无知和排斥的态度。战国时名家人物有尹文、田巴、桓团等人,最著名者则为惠施、公孙龙,是为名家两大巨擘。
公孙龙在《庄子·天下篇》中,惠子提出了十个命题,被称为"历物十事",列举如下: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死方生。
5.南方无穷而有穷。
6.今日适越而昔来。
7.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可惜的是,这十个命题只流传下十句话,并没有具体内容和详细论证。历代学者,都曾根据惠子的逻辑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论证。
在《庄子·天下篇》中,名家还提出了"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碾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二十一个命题。
公孙龙及"白马非马"论
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赵国人。生平事迹不详。中国历史上传闻广远的"白马非马"命题,一般认为出自他手。
六博棋盘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庄子·天下》中引用的惠施一句名言,强调万物的共相,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现存与惠施有关的奇怪命题,如,"山与泽平"、"卵有毛"等,都可以说是悖论,但是大部分没有留下具体的争辩过程。图为战国时期的棋盘,在下棋时旗手之间的博弈也可说是相对概念的表现。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要过关,人是可以,但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啊,一番论证,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带马通通放过。那么,公孙龙是怎样来论证的?
首先,是从概念的一般与个别来论证。
马是一个一般概念(集合概念),无论白马、黑马、公马、母马,大马、小马,都属于马的范畴,但都不是马,因为马是将马的特征抽象出来的逻辑概念,而不是某个具体的马,故白马不是马。
其次,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来论证。
"马"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形体;"白"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颜色。而形体和颜色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指称形体的概念与指称颜色的概念当然是丽种不同的概念。
白马既指形体又指颜色,而马仅仅指形体。所以得出结论,白马不是马。
又次,从概念运用的角度来论证。
我们要找匹马骑骑,那么黄马、黑马都是我们要找的马;如果我们要找匹白马骑,那么黄马、黑马都不是我们要找的马。
如果白马是马的话,那就应该黄马、黑马都可以,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就充分证明了白马不是马。
"白马非马"论,发现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异,在逻辑学和认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古代学者读书,做学问,讲究的是经世致用。因而名家的名实之辩,古人是不屑讨论的。名家在战国时被人视为诡辩,汉后成了绝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固然不错,但斥名家为无用之学,显然是偏颇的。这种偏颇,竟使中国的思辨科学,迟滞了两千多年。
阴阳家
阴阳家的思想阴阳家是先秦时期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思想的一个哲学流派。此派学者大多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演变而来。他们在长期的天象观测中,看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汉代人心中的云图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在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就首次列有二十四节气名,这与现在的名称相同。图中是汉代人心目中的云图。地有五行",从而掌握了自然界阴阳五行变化的某些规律,是古代具有较多科学知识的人。他们还是古代的术数家,以天象来预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把科学和巫术结合在一起。
阴阳思想是一个科学与巫术的矛盾体系,阴阳家从科学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天象运行规律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积累了丰富的有关阴阳消长和五行生克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资料,同时,在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时,他们又往往把自然和社会混同,用天象变化来比附、隐喻人事的吉凶祸福,宣传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思想。
在自然观上,阴阳家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的九洲划分进而提出"大九洲"说。
在历史观上,阴阳家把《尚书》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世界最早的天文书马王堆出土的两本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是世界现今保存下来最早的天文书籍。其中的《天文气象杂占》是一种利用天象来占验灾异变数和战争胜败的书籍,其内容包括各种天象名称、解释和占文等,与战国阴阳家用五行解释朝代兴衰有异曲同工之妙。五德转移的结果。阴阳家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理来解释朝代兴衰,预言未来变化,把本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阴阳五行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在政治伦理上,阴阳家认为"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阴阳家的著作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武帝罢黜百家后,阴阳学说的部分内容融人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存在了。
阴阳家大师谈天衍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年),齐国人,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邹衍邹衍开创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终说"和"犬九州说"。他把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五行说附会到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的更替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因其学问旨大而宏辩,人称为谈天衍,又称邹子。
邹衍深观阴阳消息,喜谈宇宙变化。曾游学稷下学宫,以学问重于齐。到魏,受到魏惠王郊迎;到赵,平原君待之以宾主之礼;到燕,燕昭王亲自为他在前面扫尘,听他讲学,为他筑竭石宫,执弟子礼。故此史书推测他可能死在长平之战后,为战国末期时人。
"五德终始"说邹衍顺应当时的大一统趋势,提出"五德终始"说和"大九洲"说。其著作百余篇,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皆失传。现只有《吕氏春秋》、司马迁《史记》的一些段落可见其思想,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他的部分遗说。
邹衍"五德终始"、循环相胜的学说认为,"天地剖判以来"的历史,按照"五德转移"的顺序,经过了黄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过程,并预见以后的发展是"代火(右)起源于西周的二十四节气阴阳家的著作为确立战国时的天文历法有一定影响。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学会了用圭表测日影的办法确定四季,图中战国时节气表的产生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者必将水"。他认为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又按照始于土、终于水、徙于土的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阴阳消息"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五德转移",又决定着当世盛衰,"递兴废,胜者用事",各个朝代按照既定的周期轮换,当运的兴盛者才能行使统治权。"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王朝的兴起必有天意符瑞作为象征预示。这种带有天人感应色彩的历史循环论五行学说,为建立封建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他这套神秘主义的学说在当时颇受欢迎。其学说对西汉董仲舒的"五行相生"观点影响很大,并成为两汉谶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九洲"说邹衍的"大九洲"说,将宇宙各部分联贯为一个整体。他认为"赤县神州"中国内有九洲;而九个中国这样的洲组成"大九洲",外有小海环绕;九个"大九洲"外有大海环绕,再往外便是天地的边际。中国为世界八十一洲之一。他得出这种结论,用的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的方法。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由近及远,由已知推及未知,似乎有根有据;其实只是以驰骋幻想来代替真实,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画图而已。在自然科学尚不十分发达的当时,他能推及世界的广大,也属难能可贵了。
纵横家
纵横家释义纵横家是战国时期的政治谋略家,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是一批非常活跃的人物。游说于战国诸侯之间的苏秦和张仪,采取"合纵对抗"及"连横和解"政策,书写出轰轰烈烈的人生,大大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就地理方位看,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泰山按阴阳家之说,泰山是阴阳交和之处,它在战国时也曾经成为神仙方术之学的故乡。战国时期的东夷是活动于现今山东省境内的民族,他们的神仙方术学说中信仰自然界的诸多神,而泰山是最受崇信的山神。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就在泰山举行了隆重的祭山典礼。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并实施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政治策略的人物。
苏秦和张仪为最著名的纵横家,没有苏、张,就不存在合纵与连横,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纵横学和纵横家。苏秦和张仪学说散见于史书之中。
河防一览图卷
黄河是东西横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为防止黄河泛滥,修筑堤坝一直是古代社会与民生养的国之大事。图中我们看到明代的河防图,对水害的防冶和耕地的保护成为历代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苏秦与张仪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初至秦说惠王,不用。乃东至赵、燕、韩、魏、齐、楚,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相六国,秦青铜诏版这块诏版刻有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的40字诏书。度,是计量长短的标准。量,是计量容积的标准。衡,是计量轻重的标准。文字统一后,秦始皇又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秦始皇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如: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等等。度量衡的统一,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政府的统治。归居于赵,被赵封为武安君。其后秦使人诳齐、魏伐赵,六国不能合作,合纵瓦解。
他人燕转齐,为齐客卿。与齐大夫争宠,被人杀死。一说他自燕人齐从事反间活动,使燕得以破齐,后反中间活动暴露,被齐车裂而死。
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史记·苏秦列传》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