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诊所
30539400000029

第29章 发展性心理问题(13)

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交行为和社会认知。在社会信息加工方式上有缺陷或有偏差的儿童与同伴交往会遇到困难,进而受到同伴的消极评价。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其在同伴中的地位有着显著的相关,合作、友善的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紧密联系,而攻击和破坏行为与同伴拒绝紧密相连。另外,儿童与同伴间的积极交往与其心理理论能力呈正相关。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和理解,并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的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如个体的、身体特征、名字等。以儿童为例,以往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外表吸引人、能坚持交往、愿意分享,被拒绝的儿童常常有许多破坏行为和不当行为、极度活跃、说话过多、有许多单独活动。被忽视的儿童一般很害羞、不敢自我表现、攻击少、逃避单向交往。

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在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体现,如越小的儿童越看重外部特征,越大的儿童越看重个性特点。同伴关系不良或遭受同伴欺辱时,儿童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困难,包括焦虑、孤独、沮丧和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旷课等。低质量同伴关系显然会阻碍人的健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同伴关系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例如有攻击行为将会影响孩子的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但女孩子的攻击更多采取非面对的表达形式(比如造谣或诽谤),而不是像男孩子那样采取打架、辱骂的直接方式。

不管青少年社交地位的高低,他们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都重视自己在群体中是否受欢迎,是否与同伴有亲密的关系。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被同类赞赏的本能倾向,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可能就会对自我价值产生疑问,因此同伴交往对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这种交往为儿童理解社会角色和规则建立了初步的认知图式。有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被群体孤立将导致自卑感,被拒绝或交往退缩的儿童,即那些与同伴积极交往机会有限的儿童,发展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那些对同伴关系比较满意的儿童往往具有高水平的自尊,而没有形成亲密同伴关系的儿童自尊水平则比较低。亲密的同伴关系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消除其他方面带来的压力;亲密的同伴关系也提供了他们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个体在社交中的地位越高,友谊的质量越高,其幸福感也越强。同伴接纳性较低的儿童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也就越强。有国内心理学者发现,没有最好朋友的中学生比有最好朋友的更为孤独。

【案例1】有些儿童喜欢打小朋友,攻击性强,和其他同伴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采取强行的办法,往往遭到同伴的排斥,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亮亮长得比较强壮,平时跟小朋友玩的时候,总有欺负别的小同伴的现象。一起做游戏的时候推他们一下,把别人正在玩的玩具抢过来,看见别人在一起玩,也喜欢跟着硬要加入。有时候玩得好好的,就冷不丁地用玩具砸别的小朋友。妈妈说小朋友向她告状后,她对他的行为也进行过制止,好好跟他说过,学校老师对他也有了意见,但最近他还是这样,同伴们都不愿意理他。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孩子表现出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的特点,还比较喜欢向同伴发起身体上的攻击。一般来说,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有遗传、教育、观察学习等。行为矫治的过程就是首先通过各种方法消除不当行为,再通过各种方法建立目标行为。

首先需要减少和避免孩子的攻击行为,根据攻击行为成因的不同,有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行为的刺激或其他一些措施。例如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而提供其他娱乐玩具和书籍等供孩子选择。这种做法的依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武器效应”(weaponeffect)的实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提出了这个关于攻击的理论,认为与攻击有关的情境线索增强了人们的攻击行为,而伯克威茨对这个效应的解读就是:“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扳机,扳机也带动手指。”另外从孩子自身的角度考虑,启发他们对攻击的理解和思考,但过小的儿童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可以通过各种其他的途径让他们认识到他人对攻击行为的不满,比如看图说话、讲故事等等。另外,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因为有时儿童可能以攻击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此时可以不理睬其攻击行为和言语,使得攻击行为和受到注意之间的联系不能建立起来,从而减少他使用攻击行为来达到受关注的目的。

另外,系统的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很多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对灵长类动物的实验以及对人类的相关研究都表明:同伴在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交技能的状况会影响个体的长期适应。而社交技能训练旨在通过各种行为矫正的手法,帮助人际关系不良的人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这种训练背后的逻辑是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会适应不佳是由于技能缺失,对于儿童来说大致是这样的:许多儿童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而很难体验到同伴关系。基于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社会技能是能够习得的,儿童可以从干预中学习社会技能,即通过刺激—反应模式建立的条件反射,并进行适当的强化;另一方面,通过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儿童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目标行为。而从训练中获得的社交技能可以帮助儿童解决他所面临的同伴关系问题。

从具体训练的内容上来看,儿童的人际交往技能是三种心理过程——行为的、情感的、认知过程的和谐结合。相应的训练干预措施也分别围绕这三种角度来进行,即行为角度的行为塑造、学习榜样,情感角度的行为训练,认知角度的认知技能等。

①行为塑造。当儿童表现出所期待的目标行为时,我们及时地予以物质的或精神的强化。举例来说,当一个社交困难的儿童在不经意间主动地和同伴交流时,我们就给予他拥抱、抚摸、微笑或其他一些他所喜欢的奖励来肯定他的这种行为,通过这种正性的积极强化,在主动与同伴交流和获得微笑、赞许之间的联系就得到巩固,这就增强了儿童在社交环境中表现出合适社交行为的可能性。

②榜样示范。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就是学习他人,基于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学习不仅发生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中,我们也能通过看、读或听说别人如何行为来学习。因为有很多行为都很复杂,不可能都是依靠逐步建立或消退条件反射的过程来缓慢实现的。正如飞行员、驾驶员不会只坐在驾驶室内来接受条件反射和强化一样,他们的很多行为技能都是通过观察来学会的。通过鼓励儿童观察成人或同伴采取的社交行为,让儿童来学习并实践。儿童在小的时候,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能够仿效家人的某些动作、言语,从而学到一些社会化的行为。

③角色扮演。创造或设定一些具体的人际交往情境,让儿童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表现适当的行为。这种相对灵活和生动的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更有吸引力。通过对角色的扮演,可以让儿童意识到角色的理想表现应该是怎样的,自己该如何表现出来,这样通过扮演让儿童掌握适当的社交技能。

家长和老师不能对孩子的攻击行为给予鼓励,“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这样鼓励攻击行为的话语会增强其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对其同伴关系的适应没有任何益处。另一方面,有些儿童的攻击行为很可能是从电影电视等媒体中模仿而来的,应尽量减少孩子接触这些具有攻击性画面的机会,减轻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对孩子来说,他们生活的小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因此家长和老师在这些日常活动中需要对不当行为和目标行为进行关注,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因此,学校老师可与家长配合,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行为的矫治和社会技能的训练中来。

【案例2】我不喜欢她,我很讨厌她,我不想看见她。我觉得她老是针对我,在我背后做一些坏事情。我有一个很好看的头饰,是远方的朋友邮寄给我的,收到的那天我很开心,寝室里的同学们都是知道的。但是后来头饰就找不到了,我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一遍,都找不到。可第二天,我发现她头上居然就戴着我的那个发夹,一模一样的。我就觉得是她偷了我的,就跟其他同学说了,其他同学也认同我的说法。我还想起来某天我们都去上体育课了,她说自己来例假了就让我们帮她请假,但是我们上完课回来她并不在寝室里。还有一件事,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洗了件白色的衣服,挂在阳台上,之后我就出去上课了。她好像又逃课待在寝室里。下课回来之后我就发现白色的衣服居然湿漉漉地掉在地上了,我问她怎么回事,她很不耐烦地说,风吹了掉在地上了呗。听了她的话我很恼火,那天根本就没起风,我晾衣服晾得好好的,怎么回来就掉下来了呢。还有我的护肤品,我用起来都是挺省的,但好像乳液总是很快就用完了,还有洗面奶也是的,而她自己的用得都很慢。有一次我故意把护肤品的位置和平时放置得不一样,回寝室的时候发现它们的位置居然变动过了,我很确信肯定是她动过我的东西了。她还经常说我的不是,说我东西整理得不够整齐,被子经常不叠,影响到我们寝室的整个卫生评分,使得大家拿不到“优秀寝室”的称号,拖了大家的后腿。我很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偷偷地拿我的东西用,在我背后说我坏话,做坏事,我真的很讨厌这种人,我一点也不想看见她。为什么会让我碰上这种人呢。我很想不通。还有更可恶的是,她还和隔壁寝室的人经常窃窃私语,有一次无意中被我撞见,她们的聊天就立即停止了,她还怔怔地看着我,我好像还听到她们的口中回荡着我的名字。这种人真是太讨厌了,为什么总是在我背后说我的坏话呢?!我们现在见面都不说话,我觉得她很恶心,这种人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案例分析】中国有句俗话叫“疑心生暗鬼”,案例中的女生对同伴不断地怀疑,认为别人偷用她的护肤品,把她晾在外面的衣服扔在地上,并认为自己的判断都有实际的证据;而同伴批评自己时就更加深了她怀疑同伴存有敌意的想法。有位名人曾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多疑的危害是很大的。不但使自己烦恼,还破坏与他人的友好关系。异常心理学认为,多疑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与一般的猜疑不同,这些怀疑几乎都没有实际证据,很多都是无端生疑。多疑的心态一旦形成,相对就比较顽固,它还是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温床。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过敏多疑,固执己见,极易记恨,容易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解释成怀有敌意。有时多疑来自于消极的暗示。

帮助来访者从事实角度来看待问题,消除成见,消除偏见,客观看待,尝试寻找更多事实来说明诱发情境。可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的理性情绪咨询方式,与来访者就多疑的事件进行辩论,使来访者发现自己多疑的矛盾之处。

鼓励来访者与怀疑对象进行主动的沟通,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了解对方的想法,再比较自己的认识,通过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化解和攻破那些不实之词,说不定来访者真的会发现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每天给自己提供积极的暗示,厌恶猜疑。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就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友好待人,谅解他人,待人以善,不苛求别人,这样就能在观念和行动上有所改变。

【案例3】大学里的人际关系状态与中小学不同,不再以班级范围为主要边界,而更多以所居住的寝室为界。在寝室里形成的同伴关系对个体的影响是很大的。

T是家里的独生女,一直生活在城市,生活条件一直不错。她写来一封信:

我已经是大二学生了,一年之前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梦想,走进了这所大学。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我却加入了一场寝室纠纷。

刚开始的时候,寝室里同学们刚见面,还很有新鲜感,大家都显得很活泼,相处都不错,会互帮互助,互相提醒上课时间,互相关心。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之后,寝室里的关心就起了变化。我们寝室里有四个人,一开始大家都是一起去上课,一起去自修,那段时间大家都很团结。但后来就慢慢分化开了。两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就经常一起,而另外一个同学就跟我一起上课、自修、吃饭。刚开始,我们两个小团体之间也没有什么矛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激化。我现在都不太想回寝室去,一回去就好像要在里面斗争似的。我也不知道我们的矛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记得一开始的时候,她们知道我身体不是很好,还经常会嘘寒问暖的,她们还帮我从饭堂里带饭菜回来。那时感觉寝室氛围挺好的,其乐融融。其实,我想有时候也是小事,就不用放在心上,但这些小摩擦总是不断地出现,不断地给我增添烦恼,有时候有了矛盾,我可以回家暂时逃避一下,但寝室里的同学每天都会见面,如果每天都有摩擦矛盾,我总不能天天回家的。在学校里接触得最多的人就是寝室里的同学了,跟班级里的其他同学虽然在一起上课,但沟通的机会并不多,因此也很难有知心的朋友,我也找不到人来说。

我们班级的辅导员平时事情好像挺多的,我也不想去打扰她,我不想让她知道我们寝室里关系这么僵。这件事我本来也想跟家里人说,但我又想家里人知道了也没用,这些学校里的事情还是需要自己来解决的,他们不能帮我来生活,帮我来处理。我还是需要自己来面对。

我曾经想过换寝室,但是我又觉得换了寝室可能还是同样的状况。

这封信记录了这位女生面临寝室关系问题的焦虑,她很想解脱出来,但似乎找不到可以解决的办法。她具体描述了以前寝室融洽的关系和氛围,但始终没有写出她的寝室关系到底是怎样产生不和谐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