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诊所
30539400000014

第14章 心理诊断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6)

【案例分析】从来访者的穿着打扮来看,来访者是一位对生活有很高要求的人,个人的品位也极高,个性也比较好强。现在来访者处于一种极度矛盾的状态之中:一方面是婚外恋的刺激和浪漫;另一方面,她对相处了七八年的丈夫已经没有什么激情。这种心理上的煎熬,引起了身体上的月经失调、皮肤红疹等。在这个时候,她自己的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对心理工作者来说,应该让她跳出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然后冷静下来,对现在的感情世界作出梳理,认清形势,作出一个比较理智的选择,走出这种混乱的状态。而且她的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得失,让她清楚每一种选择之后的得失是心理工作者需要引导的。在这个案例中,来访者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的。

【案例3】来访者是一位穿着时髦,个子高挑的二十五岁左右的青年女性,脸上有伤,脖子上也有抓痕,与咨询师相互问好之后。来访者(坐下就开始抽泣,边哭边说):您看看,这是我爸我妈刚打的,我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呜咨询师(递过纸巾,关切地拍拍来访者的肩):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不要着急。来访者(停了停,开始述说):我今年二十五岁,工作快两年了。我谈了一个男朋友,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我很爱他,是我主动追求他的。我们好了四年多了,我昨天把他领回家了。我父母不愿意,我就和他们顶撞起来了,他们就来打我,把我打成这样。脸是我爸扇的,脖子是我妈抓的。您看看(边说边展示她的伤口)。

咨询师:父母为什么反对你和你男朋友在一起?来访者:他们反对的理由有三个:第一是嫌他长得太矮了,他才一米六二,我的个子有一米七零,我父母怕亲戚朋友笑话,这也是我一直不敢把他领回家的原因;第二就是我男朋友的父亲在四十几岁的时候病死了,他们说怕这种病遗传;第三,我男朋友是个专科生,不过他已经专升本了。我不愿意听我父母的,矮怕什么,我愿意就行;病死的是他父亲,他又没有病,而且医学这么发达,遗传不遗传可以问医生;专科生也没什么不好,更何况他已经专升本了。呜他们怎么就这样不理解我?!

咨询师:你父母是怎样的人?家庭气氛怎样?来访者:我父亲还讲点道理,但是他很忙,他很乐观,有事业心,从小到大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我母亲这个人不讲理,总是挖苦人,打击人,说话十分尖酸刻薄。总体来说,家庭气氛挺暴力,因为我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粗言粗语是家常便饭,动手打人的事也不少。

【案例分析】来访者的情绪处于极度激动之中,在恋爱的事情上来访者有自己的主见,但是由于家长的反对、家长的暴力行为使来访者在身心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来访者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专制粗暴的。来访者的家长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有许多失误之处,来访者的情绪也相当不稳定,这可能会更加影响她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种负面情绪也会给她的爱情婚姻造成影响。来访者现在也处于相当矛盾之中,一方面是自己选择的男朋友,与她有四年的感情;另一方面是生育自己的父母。在这时,来访者如何处理,是急需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和指导的。

4心理诊断在家庭教育问题中的运用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及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主要管物质方面就可以。这些家长不明白,学校教育只是在打造粗坯,犹如工厂里的生产机器,按照固定的模具批量生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条件简陋,师资力量有限,学生数量又多,怎么有可能精雕细琢、因材施教呢?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粗糙且简陋的模型,还需要家长再精心地打磨,才能培养出精品。而且中国的现状是都是独生子,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凝聚着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得到家长帮助的孩子自然比其他孩子要进步得快,否则就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还有一些家长抱怨:“什么道理都给孩子讲了,他们也能听懂,就是不照着去做。”“天天嘱咐好好听讲,按时写完作业,孩子当时都答应得好好的,回头就忘了。”笔者认为,这个错误仍出在家长身上。孩子也许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明白很多大道理,但他自身对这些道理能有多少体会呢?即使他知道正确的方向,也未必知道正确的方法。在没有人耐心地教导他每件事该怎么去做的时候,你指望他天才般无师自通吗?

对孩子的教育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进行的,而孩子也通过这些事件得到积累,慢慢地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习惯。不要妄想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道理都教给孩子,并企图让孩子一次就消化吸收掉,你不可能把孩子一生要遇到的事情放在一天经历完。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慢工细活,你只有在孩子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并在事后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孩子才会理想地成长。当然,你也可以提前把自己的经验传达给孩子,那还要看孩子能否接受,并且不要忘了指导孩子怎样灵活变通地运用这些经验。

【案例】幼儿园中,两个孩子一个叫宁宁,另一个叫荣荣,都是三岁,刚来上小班。幼儿园的林老师说,两个孩子的个性都比较强、好动、不太听话。宁宁个儿矮小点,顽皮些;荣荣则高大点,老实些。平时他们在一起玩,爱打打闹闹,有事老师马上摆平,然后两人玩得挺开心。

幼儿园放学后,许多小朋友还不愿马上回家,想在游乐场多玩一会儿,父母们也只好在旁边等着。突然滑梯上,宁宁和荣荣吵起来了,“我先到!”“我先到!”而且两人还推推搡搡起来,谁也不让谁先滑。别看宁宁个儿小,真把荣荣推在一边,自己一溜就先滑下来了。荣荣哪肯服输,紧随其后滑下来,一下子把他撞倒在地。宁宁被撞疼后,哇哇哭叫着,爬起来,扭转身就打荣荣。荣荣自然就和宁宁对打起来。

宁宁的妈妈看到儿子被人欺负,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前去把荣荣拉开:“你这孩子,太不像话,把人家撞伤了,还要打人,真没教养!”荣荣被吓一跳:“是宁宁先推我。”“看不出,这么小,你真厉害,打了人还抢嘴。”荣荣的妈妈看到一个大人数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这个人,怎么跟孩子一般见识。”“你没长眼呐,我的孩子被撞成这样,还要打人。”“你他妈的是什么好东西,玩不来就别来玩。”“”双方的父母越吵越激烈,谁也不饶谁,一个伸手,一个跺脚,两个孩子吓得站在一边发呆。此时几位老师迅速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两位妈妈还在怄气,可两个小家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案例分析】双方家长应从理解孩子的情感出发,来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纠纷。作为宁宁的妈妈,看到儿子被撞疼了,应该明白儿子的心里自然不好受,他会气愤,他想报复,且立即动手,这是孩子的自卫心理。母亲要支持孩子的这种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击别人。应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边,安慰他说:“儿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现在很生气,对吗?妈妈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当然不对,但你打了别人,人家也会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里平衡了,他就不会计较要如何去报复别人,且会原谅别人的过失。而荣荣的母亲知道儿子撞了别人后,首先是让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对的,尽管别人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不能伤害人,若是无意的,也要带孩子向对方道歉:“妈妈知道是别人先推你不对,可是你接着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给人家赔礼道歉,和好了,你们还是好朋友。”这样孩子心服口服,他会高高兴兴地向人道歉。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这本是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预。让孩子在相互磨合中,促进了解,互相配合,而成为好玩伴。当然有时他们之间的冲突太大,自己无法解决时,老师或父母就应出面交涉,使孩子的火气降下来,或暂时分开,或游戏重新开始。不要打骂自己的孩子,更不可打骂别人的孩子,因这既影响孩子又伤害大人自己。

作为父母来说,从孩子孕育的最初那刻起,就对他(她)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付出了最深刻的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就是父母对儿女的那片舐犊之情。是啊,从怀孕的准父母,再到自己的孩子出生,然后一天天地看着他(她)们成长,作为父母那种心情是多么复杂和喜悦。可是当你发现你孩子大了,不再那么听话了,什么事情都唱“对台戏”,怎么办?当你忽然发现你的孩子喜欢上了网络游戏,不管你怎样打骂,他都不听,偷偷拿钱去上网,你们怎么办?当你的孩子面临高考,他们那么焦虑那么紧张,作为父母除了物质上满足他们,你们还需要做什么?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也是现在很热的一个焦点,因为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和以前父母的成长环境大不一样,再加上独生子女缺乏同伴等,家庭教育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比如,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出现,专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应负较大的责任。家庭环境的影响集中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上。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网络成瘾者父母的教养方式显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子女的行为过分干涉,子女有过错时严厉处罚,看不到子女的优点,一味地拒绝否定孩子的优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中国父母经常不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私有物和附属品,从而对子女进行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同时,中国父母更注重通过严厉的管教培养孩子的顺从、孝敬等良好品德,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意志去培养子女。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心理满足,就转向虚拟的世界寻找自我满足。

4.1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作为成年人,他自己在事业上很成功,很辉煌,然而一提到他的孩子,这个成年人就仿佛“矮”了一大截似的,提不起精神。所以说无论你的事业是否成功,人到中年之后,子女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4.1.1家庭教育的盲点和误区家长都是怀着一种望子成才的心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他们在家庭教育的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不少盲点和误区,致使在教育孩子时感到困难重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重视知识学习,忽略品德教育近年来,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由原来较多关心子女的健康状况和行为规范转移到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甚至出现重知识轻品德的倾向,不惜血本下大力气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开发智力,在这同时却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的早期训练。

②期望过高,限制过严一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强迫小小年纪的幼儿学这学那,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拔苗助长。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玩,过多地参加各种兴趣班,高强度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不但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③过分宠爱,提供锻炼的机会甚少由于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心血浇灌的对象,在其身上倾注过分的爱,纵容护短,不但人为地割裂了孩子和其他同伴的接触,使得孩子不能以伙伴的行为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更容易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弱,产生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

④亲子关系淡漠,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极少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上班、工作、学习进修,他们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幼儿长时间缺乏亲子接触和父母的关怀,也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

⑤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指导一些年轻的父母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也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而没有关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关心身体健康多于关心心理健康,重视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为孩子树立榜样等等。

⑥家庭气氛紧张,单亲家庭的增加时代在发展,中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在逐年增多。离异家庭中的家长,有的经常训斥、打骂孩子,有的则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以弥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