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30463900000041

第41章 骨外科护理操作技术(2)

1.适应证肩部骨折脱位、肩锁关节骨折脱位、肩胛骨骨折、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踝颈骨折、肱骨干上1/3及中1/3骨折等。

2.范围患侧上肢与肩部、胸腹部、腰背部即两侧髂骨翼部。

3.位置常用固定位置是肩部外展70°~90°,前屈40°~45°,外旋10°~15°,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25°,前臂中立位。

(三)髋人字石膏

1.适应证髋关节骨折脱位、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结核、髋部的骨疾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干上1/3骨折等。

2.范围裤腰部分的前方由肋缘下到耻骨联合,后方由腰1~2棘突至骶骨上方,会阴部要充分外露,以利于大小便的护理。患肢需用长腿石膏管型,健侧大腿石膏到膝上3cm。双侧长腿石膏管型均要包括双足。

3.位置双侧膝关节各外展15°~20°,屈髋10°~20°。患肢屈膝160°,患肢根据治疗的要求可相应内旋或外旋。

(1)石膏床用于限制脊柱或髋关节活动。使用时患者仰卧于石膏床内。制作时患者取俯卧位,背部垫纱布,从头颈至腰臀部,必要时至大腿,将石膏绷带一层层塑上,使之达到一定的厚度,待硬固后,风干使用。适用于脊柱结核、脊柱骨折和脊柱融合患者。

(2)石膏背心患者俯卧,使胸腰部脊柱后伸,穿好衬垫,前侧自胸骨柄到耻骨联合,后侧自胸椎上段到骶骨中部,用石膏绷带缠绕而成石膏背心。适用于稳定的脊柱骨折。

(3)石膏围领上缘前面托住下颌,后至枕骨结节;下缘前面至胸骨柄,后至胸椎2~3棘突水平。适用于颈椎骨折和颈椎疾病患者。

【操作程序】

1.协助患者擦洗将固定的肢体,如有伤口,应更换敷料。纱布、棉垫纵行放置。

2.使待固定的肢体至功能位,肢体由助手扶持,用衬垫保护肢体皮肤,尤其在骨突出处及石膏着力点处,以免被坚硬的石膏所压。

3.将宽度适宜的石膏卷横放并完全浸泡于30℃~40℃的热水中,待停止冒气泡时,即取出,再用两手从边缘挤向中间,排除余水备用。

4.制造石膏条,按所需长度将石膏、绷带卷迅速摊开,来往折叠约5~7层一条。术者应逐层用手掌均匀抚摸,保证各层均匀铺平无褶,各层紧密接触,敷在肢体伸侧和屈侧。使其与肢体外形一致,固定于功能位置。

5.石膏固定时,应将指、趾露出,以便观察血供、感觉及活动。

6.若用绷带做松紧适宜的包扎,干硬后即成石膏托;若用石膏绷带包绕,干硬后即成管型石膏。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熟悉病情,了解固定的部位及目的,操作应稳、准、敏捷,快而不乱,不要使石膏糊乱溅,要有计划地包扎。包扎中,患者体位保持稳定不变。在石膏未干固定前,如活动关节部位,可引起该部位的石膏折断而失去固定作用。

2.石膏未干前禁用手指压陷石膏,以避免压迫性溃疡。不能随意搬动,以防断裂。

3.抬高患肢,防止肿胀,密切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如有剧痛、感觉麻木、循环异常,如皮肤青紫、肿胀,应全层剪开松解。继续观察血运,如无改善,拆除石膏,紧急处理。

4.如石膏内渗血,应作标记,如血迹标记扩大,说明有继续出血,需向医生报告。

5.注意石膏清洁,特别是臀部会阴附近,开窗的大小和部位要恰当,若有不适,及时修整。防止粪便污染。

6.不要把食物碎屑掉在石膏内,禁用硬器皿伸入石膏内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

7.指导患者加强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和固定部位的等长舒缩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8.拆除石膏时,先选切开线路,再沿线用石膏锯剖开,用石膏掀开器向两侧掀开,将石膏拆除。注意勿损伤皮肤,勿用力过猛,防止再次造成骨折。

9.石膏拆除后,5~6小时用温水浸泡清洗皮肤及按摩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

夹板固定术的护理操作技术

【目的】

利用小夹板通过束带、纸压垫的直接压力和杠杆作用进行局部固定,以维持骨折整复后的位置,不影响上下关节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使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用物】

1.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选择夹板、固定垫(棉垫或纸垫)。夹板长度根据患者肢体长度而定,以不影响上下关节活动为原则。

2.纱布衬垫、胶布、绷带、扁布袋、束带。束带可用1.5~2.0cm宽的白布带,使用方便,长短可随意运用。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旁,向其作好解释,以取得配合。

2.明确骨折诊断,徒手复位后,用X线透视或摄片,证实骨折复位良好,助手维持位置。

3.伤肢局部放置适当的衬垫,再用胶布固定。

4.选择与肢体外形相仿的夹板,安置于肢体相应部位,使贴紧之,外捆4~5道布带,保持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5.骨折固定一周内,每1~2天复查1次,观察肢体血液循环,骨折对位情况,调节布带松紧度,必要时重新固定包扎。

【注意事项】

1.夹板固定后,立即摄X线检查,如位置不好。及时重新整复。

2.抬高伤肢,可用软枕垫高,以利肢体消肿和静脉回流。

3.密切观察伤肢血液循环,特别在固定1~4天内组织反应较重,更应注意动脉的搏动及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脚趾的活动情况等。若发现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将夹板束带放松或拆除夹板,查明原因,对症处理,以防止缺血性肌挛缩。

4.观察有无夹板固定的疼痛点,防止因压垫产生的压迫性溃疡。

5.固定3~4天内,由于组织反应较重,夹板内压力上升,为预防束带过紧,每天应放松一次。以后,夹板内压力下降,束带变松,每天将束带扎紧一次。固定一周内,做X线透视或摄片1~2次,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及时调整。两周后,若位置佳,每周检查一次至临床愈合。

6.在夹板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直到去除夹板为止。

封闭(神经阻滞)注射操作技术

常用的封闭(神经阻滞)疗法有压痛点封闭、颈部迷走交感神经封闭(颈封)、胸交感神经节封闭、腰交感神经节封闭(腰封)、肾周围脂肪囊封闭、坐骨神经封闭、骶骨前封闭等。

【目的】

1.采用封闭(神经阻滞)注射可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局部循环,营养神经,控制感染,易使粘连得以松解。有利于恢复组织功能,短期内解除疾苦。

2.治疗肌腱韧带、筋膜及软组织损伤、劳损所致的局部疼痛和神经痛。

3.治疗浅表软组织的感染性炎症。

【用物】

1.5~10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7~9号封闭长针头。

2.消毒液、干棉球、胶布,无菌敷料。

3.20%利多卡因5mL(100mg)或1%普鲁卡因2~4mL,醋酸泼尼松12.5~50mg,丹参4mL(4mg),维生素B12mL(100mg),生理盐水30mL。

4.抗炎解痉、活血化瘀急救的药物。

【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

2.在治疗室备好药液。

3.携用物至患者旁,说明目的以取得合作。

4.选择舒适体位,找准剧痛封闭部位。

5.常规消毒,术者用左手固定局部皮肤,按病变范围及深度,将药液注入病灶部位。

6.封闭注射操作完毕,用无菌棉签轻压针眼处,快速拔针。

7.重新消毒针眼及周围皮肤,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并嘱患者3天内严防针眼进水,保持针眼无菌。

8.清理用物,询问患者有何需要。

【注意事项】

1.严格封闭过程的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程序,严防交叉感染。

2.严格掌握封闭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年老体弱及皮肤破损感染、高血压、急性传染病、肿瘤结核等,不宜进行封闭疗法。

3.封闭注射操作过程中部位要精确,不可误伤其他组织而引发并发症。

4.注射要到位,否则治疗效果不佳。

5.慎用激素封闭疗法。如糖皮质激素类药,吸收缓慢,作用持久。要掌握封闭间隔时间,一般应为5~7天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否则会形成结晶沉淀,造成组织无菌性坏死。

6.过敏体质者,术前应进行普鲁卡因皮试。

7.治疗过程中,若有轻度反应,嘱其卧床休息,不需处理。对于严重反应者,应立即停止注射,对症处理。

假肢的运用

【目的】

截肢后为弥补肢体缺损而制造装配的外形、颜色与肢体相近的人工肢体(假肢),代偿人体残缺肢体的部分功能,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临时性假肢和永久性假肢】

1.临时性假肢在截肢伤口愈合后即可安装,目的是为了锻炼负重的肌力和机能,防止肌肉萎缩。

2.永久性假肢又分为工具假肢及装饰假肢。

(1)工具假肢以实用为目的,在上肢截肢后应用。在假肢末端用金属制作各种工具形状,如叉状、刀状、钩状、钳状和餐具形态等。

(2)装饰假肢以美容为目的,用皮革、橡胶、塑料、木料或轻金属一类物质制成,外形逼真,但是不能工作。

【用物】

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可选择各种类型,有普通型假肢、全电脑控制的智能仿生腿、带感应数码控制的机电控制假手等,卷尺及相应的工具。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根据截肢部位,残肢条件,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地区等选择假肢类型。

2.向患者作好说明以取得合作。

3.术后将残肢先用弹性绷带包扎2层。为加固假肢的套筒部分用石膏绷带可增加1~2层。

4.残肢的加压包扎必须平顺、服帖和压力均匀一致,不影响血液循环。

5.在石膏套筒末端放上和包牢金属托后,安装上金属支柱(管)假肢。

【注意事项】

1.为加速残端消肿和残端塑形,在截肢手术拆线后宜用弹性绷带包扎残端。

2.截肢时准备好残肢条件,以便术后有足够长度,术后要进行假肢装配前的训练。

3.假肢要求功能好,操作灵活、轻便、外形逼真,坚固耐用,可自行穿脱。

4.安装假肢要待肢体残端创口愈合,水肿消失。小腿截肢在4周后,大腿截肢在12周后,上肢截肢在3周后就可装配假肢。

5.假肢装配后向患者说明其性能,观察松紧是否合适,有无肢体肿胀情况,防止摩擦及过度压迫导致压疮的发生。

6.指导患者下肢步行时平衡体重,上肢要苦练运用残存的肌力,经几次修整后配戴才能发挥假肢的作用。

矫形器的运用

【目的】

矫形器用于人体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骼、关节、神经、肌肉等疾病的治疗及矫正畸形。可起到固定、矫正、限制、负荷、改善功能牵引等作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用物】

头颈胸系列矫形器、胸腰骶椎系列、上肢系列、下肢系列等,读数卷尺及相应的工具。

1.上肢矫形器

(1)矫正性矫形器用于手指关节或软组织的挛缩畸形。

(2)固定矫形器用于固定上肢功能位置和限制骨不连的异常活动。

(3)功能性矫形器稳定松弛的关节,代偿麻痹、萎缩的肌肉,使肢体的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2.下肢矫形器

(1)限制性矫形器大多用于脊髓损伤或脊髓灰质炎患者,帮助患者站立、行走等。

(2)膝内外翻矫正支架用于膝内、外翻畸形。

(3)髋关节脱位外展支架用于3岁以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

(4)马蹄内翻足矫形器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

3.脊柱矫形器主要用于治疗脊柱损伤和疾病,预防、矫正脊柱畸形。

(1)颈椎矫形器

1)颈围用于颈椎病。

2)头颈支架用于颈椎损伤急救,固定脊髓,小儿寰枢椎半脱位复位后。

(2)胸腰椎矫形器

1)铝质胸腰椎支架用于胸腰椎的骨折,结核和胸腰椎手术后的固定。

2)蝶式支架固定脊柱于伸直拉,一般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和静止期的脊柱结核。

3)胸腰椎伸展支架用于胸腰椎脊柱压缩性骨折,青少年驼背,强直性脊柱炎。

4.骨盆带和腰围

(1)骨盆带用于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髋关节炎。

(2)腰围用于限制腰部关节活动。常用来限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活动,轻度腰椎滑脱和腰肌劳损的辅助治疗。

5.脊柱侧突矫形器主要用来治疗青少年中度脊柱侧弯,限制畸形的发展。

【操作规程】

1.向患者说明情况以取得配合。

2.选择固定部位并消除皮肤污垢,测量并定做矫形器。

3.必要时加放衬垫。

4.安装矫形器。

5.检查安装是否合适得体。

【注意事项】

1.矫形器要求轻而坚固、耐用,不变形,不影响固定范围以外关节的功能。

2.无压痛,穿脱方便,美观大方,透气性好。

3.注意矫形器有无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

骨科外固定支架(SGD)的运用

【目的】

骨外固定支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钢针或钉钻入,经皮外将穿入骨折之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此法可用于多段骨折、肢体延长、关节融合及骨缺损的治疗,预防及纠正早期成角和旋转畸形,保持对位,促进骨质愈合。

【用物】

上肢钢针1.5mm、下肢钢针3mm,钢针固定器、外固定支架、消毒液、消毒包、读数卷尺2把、扳手1把、加压器2枚、电钻。

【操作规程】

1.向患者说明情况,取得配合。

2.穿针部位选好后,局部皮肤消毒并铺无菌巾。

3.麻醉可局麻或上肢臂丛麻,下肢连硬外麻及腰麻。

4.进针处用局麻,并做与肢体纵轴平行的0.5cm的切口,深及筋膜下,可避免针对皮肤所致的压迫坏死。

5.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调好SGD,加压延长杆度,使之处于可加压又可延长位,再将定位模具和SGD针孔两者调为一致。

6.手术切开皮肤,骨折复位、穿针、固定,将穿入骨折处的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

(1)可安装SGD后行切开整复。

(2)可闭合整复固定后摄X线片,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整复。

(3)可切开植骨加用SGD外固定。

【注意事项】

1.熟悉应用部位的解剖,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2.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及时更换敷料,避免针道感染,每日滴75%酒精。

3.穿针部位要适当,不靠近骨折端,也不远离骨折端。

4.穿针粗度要合适,随时调整固定,抬高患肢,制动2~3天。

5.穿针时只能慢速钻入,不能锤击和快速钻入。

6.6~8个月后根据病情拆取外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