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空肠造瘘灌食法
一、成人胃造瘘灌食法
【目的】
将流质饮食、药物经过胃造瘘口灌入胃中,以协助不能由口摄取水分及营养的患者获得足够的水分、营养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用物】
治疗盘1个、治疗巾1条及卫生纸少许、流质饮食1套、温开水1杯、50mL灌食空针1副、300~500mL灌食吊瓶1个、橡皮筋数条、纸胶布1卷。
【操作程序】
1.洗手。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3.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灌食的步骤及灌入食物的种类及数量。
4.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
5.将治疗巾及卫生纸铺于患者造瘘导管下方。
6.将导管放低,用空针反抽胃内容物,观察食物消化情形。
7.将反抽物打入胃中,灌入少量温开水。
8.将食物倒入灌食吊瓶内,使其借重力慢慢流入胃中。
9.灌食完毕后再灌入20~50mL温开水,冲净管内食物。
10.将灌食吊瓶取下,且将造痰管反折并用橡皮筋绑好,再以干净纱布包好,用胶布固定于腹壁上。
11.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
12.整理患者床位。
13.清理用物回护士站洗手。
14.记录。
【注意事项】
1.注意灌入食物的种类及量。
2.必要时围起屏风。
3.保持造痰管通畅。
4.应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温度最好是在37℃~40℃。灌入速度宜缓慢,量一次不要太多,每次灌入量为250~300mL,灌入时间为15~20分钟,每2~3小时灌一次。
5.灌食过程中若患者感到腹胀、恶心或腹部绞痛应立即停止灌食。
6.若造瘘管不通畅,脱落或食物由边缘渗出时,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7.若有灌食液渗出,以优碘棉球消毒造瘘管及皮肤交接口,再以无菌Y纱布绕造瘘管,用纸胶布固定。
8.灌食时间根据食物种类、量及患者反应来决定。
二、空肠造瘘灌食法
【目的】
为空肠造瘘的患者供给或补充营养,使其获得足够的养分及治疗。
【用物】
输液架1个、屏风1个、塞子1个、换药碗l个、治疗巾1条、卫生纸少许、清洁纱布3块、纸胶布1卷、杯子盛开水100mL、流质食物1套、灌食筒1个、50mL灌食空针。
【操作程序】
1.洗手。
2.备齐用物并携至患者床旁。
3.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灌食步骤及灌入食物的种类及量。
4.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
5.将治疗巾或卫生纸铺于造瘘导管下方。
6.将灌食筒挂于40~50cm高度的输液架上,夹紧皮管,倒入50mL温开水,排尽空气。
7.检查造瘘管是否在肠道内以及食物的消化情况,然后接灌食筒于造瘘导管,倒入流质饮食,打开夹管,调节速度,开始灌食。
8.灌食完毕后关紧管夹,将50mL温开水加入灌食筒内或以50mL空针抽取50mL温开水冲入造瘘导管内,以使导管内灌入的食物残渣完全流入肠内,避免食物残存导管内发生腐败。
9.提高导管取下灌食袋,用塞子塞住导管,再以纱布包住,固定在腹部适当位置。
10.将清水洗净灌食袋,并套上套,以备下次灌食用。
11.洗手。
12.记录。
【注意事项】
1.患者肠功能恢复后,按医嘱以5%~10%葡萄糖500mL进行灌食试验1~2天,并随时观察灌注情形再遵医嘱开始灌食。.
2.必要时围起屏风。
3.食量、浓度、速度遵医嘱而定。如灌食中患者感到肠蠕动厉害,疼痛或腹胀甚至恶心、呕吐时,立即将流速调慢或停止灌食,并观察食物有否从造瘘口旁渗出等现象。
4.发现导管有脱出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5.注意灌食量、灌食情形、患者反应、造口周围皮肤情况。
人工肛门的护理
一、人工肛门的训练
【目的】
定时的灌洗,训练肠道规则的蠕动,使患者与常人一样有习惯性的排便。
【用物】
人工肛门灌洗包(含集水袋、灌洗头、调节器、导管、造口系腰袋、润滑剂、引流袋、适透膜环、人工肛门袋)1包、水温计1支、输液架1个、污物袋1个、清洁手套1~2副、卫生纸少许、便盆1个、剪刀1把、灌洗液(普通清水,量依医嘱而定)适量、橡皮中单及布中单各1条、引流夹1个、灌洗垫片数片。
【操作程序】
需使用人造皮肤及造口袋:
1.选择一个固定、充裕的时间施行灌洗。
2.洗手。
3.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必要时围起屏风。
4.用卫生纸轻拭人工肛门周围的皮肤。
5.先将流量调节器完全关闭。
6.将温水(约38℃)注入集水袋,遵医嘱决定水量,将袋子挂起,袋子底部与肩同高,液面至人工肛门距离45~60cm,戴上手套。
7.把引流袋安装在适透膜环的环扣上,再向下拉扯,检验是否安装牢固。
8.将腰带固定在引流袋的扣洞上,并夹住引流袋的尾端。
9.将集水袋管子接上灌洗头,打开流量调节器,排净管子内空气后再关紧。
10.将润滑剂涂搽于灌洗头上。
11.左手食指戴上手套沾润滑剂先扩张造口,再将灌洗头由引流袋上方开口处进入,插入造口中约5cm,用手轻压固定灌洗头。
12.缓慢打开调节器。
13.灌入后约3~5分钟,将灌洗头抽出,再把引流袋上方闭合,将引流夹提上来挂在引流带环扣上,患者即可自由行动。
14.待30~40分钟后、将引流夹打开排出粪便,用清水从引流袋上方冲洗,洗净后,即可挂起晾干,重复使用。
15.用卫生纸清洁人工肛门周围的皮肤。
16.灌洗完毕后,将人工便袋扣在人工皮扣环上,以收集灌洗后残余的排泄物,增加安全性。
17.整理病床。
18.整理用物回护士站。
19.洗手。
20.记录。
不需使用人造皮肤及造口袋:
1.同使用人造皮肤及造袋者l~3步骤。
2.用腰带将灌洗垫片固定在造口上。
3.把引流袋安装在灌洗垫片的环扣上,再向下拉扯,检验是否牢固。
4.其余步骤同使用人造皮肤及造口袋的灌洗方法。
5.若有排泄物排出时,最好使用一片式的人工肛门袋,贴在造口上,以免排泄物渗出,污染衣服。
6.如在灌洗后,完全无排泄物渗出则可用纱布覆盖造口上,四周再以胶布固定。
7.整理用物。
8.回护士站洗手。
9.记录。
【注意事项】
1.此训练应在手术后一周开始,遵医嘱一天一次。
2.此法适用于初期训练的患者,或部分在灌洗后仍有排便渗出的患者。
3.最好于饭后半小时施行。
4.当身体虚弱、有恶心、呕吐现象或腹泻时,应停止灌洗并向医生反映。
5.出院后,在家里以坐在浴室马桶上操作为宜。
6.观察造口有无内缩、坏死、红肿现象。
7.灌水量由少逐渐增加至500~1000mL,以患者腹部对水的感受力为准,若感腹部痉挛,立即停止,待痉挛稍减,再以缓慢速度将水灌入。
8.水流太快或水温太高、太低,均会引起腹部不适,应暂停或教患者深呼吸,待情况改善后再灌洗。
9.在腹部做顺时针环状按摩,有助于液体排出。
10.当灌洗时发现人工肛门狭窄或流入的水不易排出时,需告知医师。
11.灌洗时注意观察患者人工肛门排出的情况,若仍陆续有排泄物排出,在第二天灌洗时可增加灌洗液的量。
二、人工肛门更换造口袋
【目的】
1.保持人工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避免皮肤发红、脱皮。
2.评估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
3.使患者学会自己照顾人工肛门。
【用物】
适透膜环1个、适透膜便袋1个、适透膜胶1个、胶布1卷、笔1支、测量板1片、便袋夹(橡皮筋)1个(条)、剪刀1把、换药碗(内装生理盐水棉球、干棉球)1个、湿纸巾数条、中性肥皂1块、屏风1个、污物袋l个、治疗巾及橡皮治疗巾各3个。
【操作程序】
1.洗手后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
2.核对患者并做好解释工作。
3.选择一个隐蔽、通风良好的环境。
4.将治疗巾及橡皮治疗巾置于造口下方。
5.轻撕去原贴的适透膜环,置于污物袋中。
6.用湿纸巾沾中性肥皂,轻拭造口周围的皮肤,由内向外擦。
7.再以生理棉球将皮肤彻底洗净,干棉球擦干。
8.观察造口的颜色及周围皮肤的情况。
9.更换人造皮肤的方法
(1)以测量板测出造口的大小。
(2)用笔在适透膜环背面画出造口的大小。
(3)用剪刀修剪。
(4)将适透膜环后面的黏纸撕下。
(5)将适透膜胶挤一圈涂于已修剪好的适透膜环背面。
(6)按造口位置贴下,轻压适透膜环,使之紧贴于皮肤上。
(7)再以胶布贴于适透膜环周围,以防洗澡时,水渗进适透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