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30463900000011

第11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测量技术(1)

体温的评估及测量法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通常说的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即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体核温度,较高且稳定。皮肤温度称体壳温度。临床上通常用口温、肛温、腋温来代表体温,以摄氏温度(℃)来表示。直肠温度最接近机体内部的温度,但在临床上测量腋温更方便、更常用。

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范围。

(二)生理性变化

体温受许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0.5℃~1.0℃。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

1.年龄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则偏低。

2.昼夜因素一般清晨2~6时体温较低,下午2~7时体温较高。这可能与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周期性变化有关。

3.性别一般女性比同龄男性稍高。在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是因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分泌的黄体酮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4.其他运动、环境、沐浴、进食、情绪激动等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睡眠、饥饿、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1.原因

(1)感染性如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发热,最多见。

(2)非感染性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引起的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等。

2.临床分度根据发热的程度将其分为(以口温为例)四类。

低热37.5℃~37.9℃

中等热38.0℃~38.9℃

高热39.0℃~40.9℃

超高热4l℃及以上

发热过程:发热的过程常依疾病在体内的发展情况而定,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患者畏寒、疲乏,体温升高,有时伴寒战。

(2)高热持续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体温居高不下,皮肤潮红,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增快,并有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尿量减少等症状,甚至惊厥、谵妄。

(3)体温下降期特点是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温度降低。老年人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循环衰竭的症状。

4.热型将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形状称为热型。有些发热性疾病有特殊的热型,通过观察体温曲线可协助诊断。但需注意,药物的应用可使热型变得不典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出现体温的上升与下降。多见于疟疾。

(4)不规则热发热不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5.高热患者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高热时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体温正常3天后每天测2次,绘于体温单上;并注意呼吸、血压、热型及伴随症状。

(2)降温体温超过39℃时,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采用降温措施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

(3)补充营养和水分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食物,要求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且要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2500~3000mL(心功能不全者例外),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对不能进食者,按医嘱给静脉输液或鼻饲,以补充水、电解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4)口腔护理护士应在早、晚或餐后协助患者漱口、刷牙,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5)皮肤护理患者体温上升期出现寒战时,应注意调整盖被、衣着和室温。患者在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条件允许时应洗头、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舒适。长期高热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6)卧床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注意调节室温,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7)安全护理对高热患者出现躁动不安、谵妄时应防止坠床,必要时用床挡、约束带等保护具。

(8)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尽量满足患者需要,给予其精神安慰。工作中,认真细致,使患者有安全感。

(二)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当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

1.原因

(1)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如早产儿、新生儿。

(2)疾病或创伤见于失血性休克、极度衰竭等患者。

(3)药物中毒。

2.体温过低的护理

(1)保暖给予棉被、热水袋等。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工作。

(3)提高室温室温保持在24℃~26℃。

三、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

1.玻璃体温计分为口表、肛表、腋表。它是一种外标刻度的真空玻璃毛细管。其刻度范围为35℃~42℃,每小格0.1℃,在37℃刻度处以红线标记,以示醒目。体温计一端贮存水银,当水银遇热膨胀后沿毛细管上升;因毛细管下端和水银槽之间有一凹陷,所以水银柱遇冷不致下降,以便检视温度。

2.其他如电子体温计、感温胶片、可弃式化学体温计等。

四、体温的测量方法

【目的】

通过测量体温,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预防、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能力等。

2.有无影响体温波动的因素存在,如30分钟内有无剧烈活动、冷热敷、坐浴等。

【准备】

1.测温盘内备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秒表、纱布、笔、记录本。

2.若测肛温,另备润滑油、棉签、手套、卫生纸、屏风。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患者并解释目的。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4.测体温

(1)测腋温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放在患者腋窝,紧贴皮肤,屈肘臂过胸,夹紧体温计。测量10分钟后,取出体温计用纱布擦拭。

(2)测口温法嘱患者张口,将口表汞柱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嘱患者闭嘴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测量时间3分钟。嘱患者张口,取出口表,用纱布擦拭。

(3)测肛温法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前端,戴手套用手垫卫生纸分开臀部,轻轻插入肛表3~4cm。测量时间3分钟。用卫生纸擦拭肛表。

5.检视读数,放体温计盒内,记录。

6.整理床单位。

7.洗手,绘制体温于体温单上。

8.消毒用过的体温计。

【注意事项】

1.体温值如与病情不符,应重复测量。

2.腋下有创伤、手术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腹泻、肛门手术、心肌梗死的患者禁测肛温;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等不能合作者及口鼻疾患或张口呼吸者禁测口温;进热食或面颊部热敷者,应间隔30分钟后再测口温。

3.对小儿、重症患者测温时,护士应守护在旁。

4.如体温异常应报告医生。

五、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一)体温计的消毒

为防止测体温引起的交叉感染,保证体温计清洁,用过的体温计应消毒。

1.先将体温计分类浸泡于含氯消毒液内30分钟后取出,再用冷开水冲洗擦干,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

2.盛消毒液的容器及清洁体温计的容器每周进行2次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消毒。

3.传染病患者应设专人体温计,单独消毒。

(二)体温计的检查

在使用新的体温计前,或定期消毒体温计后,应对体温计进行校对,以检查其准确性。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水内,3分钟后取出检视。若体温计之间相差0.2℃以上或体温计上有裂痕者,取出不用。

脉搏的评估及测量法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脉搏

脉搏是随着心脏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正常人的脉搏节律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每搏强弱相同且有一定的弹性,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为60~100次(即脉率)。脉搏通常与心率一致,是心率的指标。

(二)生理性变化

脉率受许多生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范围的波动。

1.年龄一般新生儿、幼儿的脉率较成人快。

2.性别同龄女性比男性快。

3.情绪兴奋、恐惧、发怒时脉率增快,忧郁时则慢。

4.活动运动时加快,休息则减慢。

5.药物兴奋剂可使脉搏增快,镇静剂则使脉搏减慢。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的观察

1.脉率异常

(1)速脉指成人脉率在安静状态下大于100次/分。见于高热、亢进(甲亢,由于代谢率增加而使脉率增快)、贫血或失血等患者。

(2)缓脉指成人脉率在安静状态下低于60次/分。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患者。

2.节律异常

(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亦称过早搏动。见于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患者;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体位改变时也偶尔出现间歇脉。

(2)脉搏短绌指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特点为脉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多见于心房纤颤者。

3.强弱异常

(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血管充盈好和脉压差大时,脉搏强大有力、易触及,称洪脉。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患者;运动后、情绪激动时也常触到洪脉。

(2)细脉当心肌收缩力弱、心输出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和脉压差小时,脉搏细弱无力,触之如细丝或难以触诊,称为细脉或丝脉。多见于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患者。

4.动脉壁异常由于动脉壁弹性减弱,动脉变得迂曲不光滑,有条索感,如按在琴弦上,多见于动脉硬化的患者。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

1.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

2.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3.心理护理稳定情绪,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4.自护指导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勿用力排便。

三、脉搏的测量法

临床上常在浅表且靠近骨骼的动脉测量脉搏,最多用的是桡动脉,其次为颈动脉、肱动脉、颞动脉、足背动脉等。

【目的】

通过测量脉搏,可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有无影响脉搏的因素存在。

2.患者的病情,如有无高热、甲亢、心肺疾患、肢体偏瘫等。

【准备】

治疗盘内备带秒针的表、笔、记录本(必要时备听诊器)。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患者,解释目的。

3.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手臂放在舒适位置,腕部伸展。

4.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触及脉搏为宜。注意脉律、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5.一般情况计数30s,所测数值乘以2,即为脉率。心脏病患者、脉率异常者、危重患者则应计时1分钟。记录。

6.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位。

7.洗手,将脉搏绘制在体温单上。

【注意事项】

1.诊脉前患者应保持安静,剧烈运动后应休息20 分钟后再测。

2.偏瘫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3.脉搏细、弱难以测量时,用听诊器测心率。

4.脉搏短细的患者,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一人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记数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心率/脉率。若心率120次,脉率90次,即应写成120次/90次/分。

呼吸的评估及测量法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