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自诊自疗手册
30461400000045

第45章 外科疾病(6)

约1周后,重点是清除腹腔内感染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停止胃肠减压,始进流食,每2小时给50~100毫升,后渐改半流质饮食。

[手术治疗]

胃溃疡急性穿孔如胃局部炎症较轻者可行一期胃大部切除术,局部污染重或全身情况差可采用溃疡穿孔修补术加腹腔引流术。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可行改良的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加溃疡穿孔修补术,也可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腹腔污染重者加腹腔引流术。

[中医药治疗]

初期可予针灸治疗。取上脘、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针灸。

中药用复方大柴胡汤加减,腹腔感染重者加金银花,便干燥者加番泻叶,有淤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煎后每日1~2剂服用。

[预防与调理]

注意精神与饮食的调节,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不宁。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食品、如烟、酒。

已有消化性溃疡者更应注意平时生活调理,并控制病情发展,尽早治愈。

[预后]

本病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其预后取决于穿孔前胃内容物的多少及性质,穿孔的大小的部位,腹腔渗液的多少与全身健康状况,当然治疗方法得当与否更起决定性作用。

10.粘连性肠梗阻

[病因]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其中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有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等。机械性肠梗阻又分为十二指肠、空回肠(小肠)及大肠梗阻。它由两种类型组成:单纯性和坏疽型。前者是血供未受影响,后者是肠段的动脉和静脉血流被阻断。

本病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较少见,可因发育不正常或胎粪性脂膜炎所致;后天性者多见。常因为腹腔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以手术后所致者最多。

[症状]

有阵发性腹部疼痛,伴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可见肠型和蠕动波,有肠鸣音亢进。当出现持续性腹痛、腹膜刺激征、血便、发热及休克者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常伴水、电解质紊乱。

[检查诊断]

腹胀明显,可有压痛,肠鸣音亢进(绞窄性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陪,听诊时肠鸣音消失或蠕动减弱),常可见肠型和蠕动波,有时可扪及肿块。

诊断通过腹部x线检查可获得确认。x线检查肠管积气,扩张,或出现液平面。必要时可进行内窥镜或钡灌肠,以至剖腹探查确诊。

[西医药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可分别采取以下方法。

单纯性梗阻和血运障碍较轻的绞窄性肠梗阻以液体石蜡100~200毫升经胃管注入,腹部按摩。于单纯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及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可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应用抗生素,中医中药等。

蛔虫团性肠梗阻,胃肠减压后,自胃管缓慢注入氧气,成人用量200毫升,儿童每周岁100微升。注氧1小时后,注入液体石蜡,用法同上。

肠套迭急性发病24小时之内者,可用空气灌肠,在x线透视下观察复位。空气压力维持在60~80毫米/汞柱。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怀疑有肠绞窄发生: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者可用手术治疗。

因为粘连带或小片粘连而引起的肠梗阻可施行粘连带切断术或粘连松解术。

因广泛粘连而屡次发作肠梗阻者可采用小肠折叠排列术。

如一组肠袢紧密粘连成团引起梗阻又不能分离,可将此段肠袢切除作一期肠吻合。

若无法切除则做梗阻部分近、远端肠管的侧吻合捷径手术。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本病属于中医“腹痛、呕吐、便秘”等病范畴。

症见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且舌质紫暗、苔自或黄,脉弦细时为血淤气滞型。适宜用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小茴香10克、血竭5克、延胡索10克、没药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官桂6克、赤芍10克、生蒲黄10克、五灵脂6克、木香10克、香附10克。

症见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秘结,且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时为热结腑实型。适宜用泻热通腑,荡涤积滞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生大黄10克、枳实10克、芒硝10克、厚朴10克。

症见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面色青冷,且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时为寒邪直申型。适宜用温中散寒,缓解止痛之法治疗。

可参考方药:生大黄10克、熟附子10克、细辛3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芒硝20克。

[预防与调理]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蛔虫症。

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正确治疗腹腔炎症,防止腹腔手术形成血肿,肠管暴露过久,术后应早期活动和促进肠蠕动。

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11.内痔

[病因]

痔是直肠下端黏膜下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

直肠肛管位于人体下部,长期的立、坐使下部静脉回流困难:直肠静脉无静脉瓣以及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位浅都是痔形成的基础。任何增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如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肝硬化腹水、盆腔肿瘤、妊娠等,都能使静脉回流受到影响。以致直肠静脉丛充血而扩张。直肠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使静脉壁纤维化,失去弹性,也是痔发生的因素。

[症状]

排便出血:为内痔早期症状。轻者大便表面带血,继而滴血,重者可喷射状出血。便秘、便干,饮酒或刺激性食品常引发出血。长期出血可继发贫血。

痔块脱出:轻者可回纳,重者不能回纳。不能回纳可形成嵌顿、坏死。多为晚期。

疼痛:无并发症内痔无疼痛,有时仅有肛门坠胀感。当内痔嵌顿、栓塞、水肿、感染、坏死时,疼痛才会出现。

肛门瘙痒:内痔常脱出,直肠黏膜分泌增加,刺激肛门外皮肤引起瘙痒,甚则湿疹。

[分期]

可分为4期。

1期。

排便时常有出血、滴血、喷血。肛门部无不正常。肛门指诊可摸到能压平的肿块,长期脱出可摸到纵行皱褶。直肠镜检查在齿线上方可见突起的痔块。红紫色。

2期。

黏膜覆盖部分在肛门成一隆起或松弛皱褶,增厚,紫红色,排便时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复位,出血少。

3期。

可见痔块脱出,黏膜增厚,较硬,淡红色,脱出后不能自行复位,须用手托回。排便时用力、咳嗽、行走和蹲踞时都有脱出,出血较少或无出血,易发生炎症。

4期。

痔块常脱在肛门外,表面增厚,长期不能复位,或复位后又脱出。

[检查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

肛门直肠检查:指诊检查是否有血栓形成或纤维化,可排除息肉、直肠癌等。肛门镜检查痔块数目、形态、部位。

应注意与直肠癌、直肠腺瘤、肛乳头肥大、肛裂等病相鉴别。

[西医药治疗]

注射疗法对1期内痔,2期内痔小型效果良好,3期内痔只能减轻症状。老年体弱、患其他疾病、全身情况不佳及术后遗留内痔均可采用。不用于外痔。常用药有5%~10%酚植物油溶液或甘油水溶液,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5%鱼肝油酸钠溶液,2%酚和8%氯化钠溶液,4%~6%明矾甘油溶液,消痔灵等。

便血可口服安络血,也可肌注维生素K3、维生素K4或止血芳酸。合并感染时选用抗生素治疗。

高锰酸钾: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热水坐浴。

缓泻剂:用于便秘。如液体石蜡10~20毫升,每晚1次;或双醋酚酊5毫克,每晚1次。

[手术治疗]

液氮冷冻治疗:适于痔块稳定无感染者。

胶圈套扎疗法:将特别的乳胶圈套在痔根部,使痔缺血坏死脱落。

痔切除术;改良静脉丛摘除术;黏膜下痔切除术;环痔切除术;单纯内痔结扎切除术;切除缝合术;电烧器烧烙术:高频电刀切除和二氧化碳激光或YA克激光痔切除术等。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症见痔核初发,黏膜淤血,肛门瘙痒不适,伴有异物感,或轻微便血,淤阻作痛,且舌暗,脉弦涩时为瘀滞型。适宜用活血祛瘀之法治疗。

可用痔疮内消丸、少腹逐瘀丸、消痔丸等;外用痔疮膏、化痔栓。

症见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干苦,且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时为湿热型。适宜用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之法治疗。

可服地榆槐角丸、肠风槐角丸、脏连丸等,便秘加服脾约麻仁丸;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九华膏、野菊花栓。

症见便血日久,眩晕耳鸣,心悸乏力,面色白光白,且舌淡苔白,脉沉细时为血虚型。适宜用补血止血之法治疗。

可用归脾丸、阿胶补血膏等;年老体虚,痔核脱出无法回复者,可服补中益气丸。

[饮食疗法]

取30克黑木耳、60克砂糖,煮1小碗汤服食,可治内外痔疮及大便时肛痛、出血。

每日清晨空腹吃1~2根香蕉,可治大便干结和痔疮出血。

取500克新鲜荸荠、100克红糖,加适量水煮1小时,取汤饮服,每日1剂,连服3天,可治痔疮出血。

茄子适量烧灰研成细末,每次1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内痔出血,直肠溃疡出血。

[预防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