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30445700000025

第25章 利用人性的盲点展开经营(2)

有了土地,见村善三就开办起见村产业开发公司,组织人员上门推销土地,那些企业家正愁没有办法盖工厂,见有土地出租,又不需要巨额资金,都很高兴,纷纷上门与见村善三签订借款合约。

见村善三从租用厂房者处收取租金后,扣除代办费和厂房分摊偿还金,所剩的钱就归土地所有者。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之间的差额,除去营造厂房的费用,就是见村善三的赢利。

三方达成协议之后,见村善三就向银行贷款、建房,然后按分期付款的方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见村善三的主意很符合厂方和地主的利益,刚刚一开始就有了收益,还给地方的商业带来了繁荣。

他一年的代办费收入就达20多亿日元——有了这笔钱,他就不用向银行贷款了。就这样,他从营造小厂房到修建大厂房,直到营建大规模的工业区,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白手起家的见村善三,终于靠“空手道”的方法成为了日本的大企业家……

见村善三对市场无疑是很熟悉的,否则他就无法进行市场运作:思维的秘密之一就是善于找到结合点。

很简单,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面对的问题,就应该请求别人帮忙。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就是说,君子不是与常人不同,而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而已。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全力以赴,这样,即使失败了,也问心无愧。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全力以赴是怎么回事,经常都认为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其实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买卖双方无法成功对接,你就可以适时地去为之“牵线搭桥”,找准两者间的结合点,你便很容易“借”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想不赚钱都难。

制造流行生意好做

原本是过时的花色,但假如能借助“名人威力”,其效果就非比一般了。妇人都有攀比的心理,谁的衣饰独一无二,谁就似乎拥有了全世界的美丽,这种心理让女士们乐此不疲。小贩洞察玄机,算是“借”到点子上。这样做生意简单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名人效应”。

萨耶是一家布料店的老板,近来生意不太好,许多过时的布料成了滞销品。他眉头不展,苦苦冥思着怎样把积压的布匹卖出去。

萨耶看到妻子从外面买了块与他店里同样花色的一块布料回来。他很惊讶,他想不出自己卖不出去的产品怎么人家就能卖出?这明明是一款过时的花色,怎么深受这么多女性的喜爱?

萨耶决定弄明白事情真相,这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他也是卖布的。

一天萨耶下班回家,看见桌上又放着一块布料,他知道这又是妻子买的,心里很不高兴。因为这种布料自己的店里都卖不出去,干吗还去买别人的呢?

妻子任性地说:“我高兴嘛!这种衣料不算太好,但花式流行啊。”

萨耶叫起来了:“我的天!这种衣料自去年上市以来,一直卖不出去,怎么会流行起来呢?”

“卖布小贩说的。”妻子坦白了,“今年的游园会上,这种花式将会流行起来。”

妻子还告诉萨耶,在游园会上,当地社交界最有名的贵妇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都将穿这种花式的衣服。妻子还嘱咐他不要把这个消息说出去。

原来,小贩送了两块布料给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不停在她们面前赞美,而且激发她们带头领导服装新潮流,还请了当地最有名气的时装设计师为她们裁制。

游园那天,全场妇女中,只有那两名贵妇及少数几个女人穿着那种花色的衣服,萨耶太太也是其中之一,她因此出尽了风头。游园会结束时,许多妇女都得到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所穿的新衣料,本店有售。”

第二天,萨耶找到那家店铺,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抢购布料。等他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个店铺比他想象得更绝,店门前贴着一行大字:衣料售完,明日来新货。那些购买者唯恐明天买不到,都在预先交钱。伙计们还不断地说,这种法国衣料因原料有限,很难充分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货不多,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有再继续进口。

看到这个小贩用如此巧妙的点子来销售商品,萨耶从心里折服。

同样一种蔬菜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做法不同烹出的味道千差万别;同样一副牌有很多不同的打法,打法不同其效果自然也大相径庭。这正如“名人效应”,谁都知道借“名人”之“威”可以行己欲之事,但怎样用更好,如何借才更妙,才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和潜心研究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商场的搏战中如虎添翼。

你的“浪费”是我赚钱的理由

生意场上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有许多赚钱的方法需要我们去发现,生意人只有运用灵活的头脑,有效的手段为自己赚钱,从中获取胜利的果实,才能使自己立于商场不败之地。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全世界的人们每天早晨或晚上都要用到牙膏。牙膏生产厂商们成了日化用品领域中的“香饽饽”。然而牙膏的消费周期较长,固定的壳装设计只能让人挤出来使用。而“挤”的方法通常比其他方法来得慢。因此,牙膏管道的开口大小成了牙膏使用周期长短的重要决定因素,进而影响着牙膏销售的整个进度。聪明的商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高露洁牙膏公司征求推销术中狠赚了一笔。

高露洁牙膏是美国高露洁牙膏公司的产品,它投产上市后,一直销售不畅,惨淡经营。该公司的老板在绞尽脑汁后仍无灵丹妙药,最后不得不公开登报征求推销术。广告内容大意如下:“谁能使高露洁牙膏的销路大增,即重酬10万美元。”

这则广告连续登出一个月后,高露洁牙膏公司收到了成千上万张应征书,各位应征者为这份高额的报酬所吸引,提出了无数条促销的办法。最后所采用的应征书上仅仅两行字:“只要把高露洁牙膏的管口放大50%,那么消费者每天在匆忙中所挤出的牙膏,自然会多出一半,牙膏的销路自然会激增。”

高露洁牙膏公司的10万美元花得非常值,按这个点子做了后,果然销售量大增。该公司顺着这个势头,大张旗鼓进行广告宣传,使其销售市场的覆盖率迅速扩大,成为世界名牌产品。

本来,刷一次牙用不了多少牙膏,多挤一些无疑是一种浪费。对单个消费者来说,虽然浪费一点牙膏关系不是太大,一般人也不会太在意,但这毕竟也是浪费,也是损失。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加到一起的“浪费”,对商家而言就是一笔丰厚的收益。正是看到了这种收益,商家的点子才在人们无意间赚得了不少银子。

欲擒故纵促消费

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只要把握了商机现在不妨做赔本生意,吉列就是在把握住商机之后,欲擒故纵,先无偿给予,让你而后主动送金上门。

正是吉列发明的小小的剃须刀,使得世界上所有的男人改变了剃须的方式。在这个小小刀片的包装上,吉列用他留满胡须的脸当作商标,随同他的刀片一块卖到世界各地,他的脸因此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有名气的一张脸”。

吉列也正是因为这种小小的刀片而成为一大富翁。

但吉列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1902年,吉列开始批量生产自己研制出来的新型剃须刀。可没想到,这种产品却滞销。在一年的时间里,吉列总共才销出刀架51个、刀片168片。

面对这样的销路,吉列一度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经过反复地思考,发现了新型剃须刀滞销的症结:

(1)人们喜欢保持自己往日的习惯;

(2)人们对这种新型剃须刀的优点还不了解;

(3)自从产品问世以后,自己并没有及时研制出一种廉价、方便、“用完以后即扔”的产品出来。

根据这三点,吉列采取了要把新型剃须刀作为一种“用完即扔”的产品来看待。因为当初自己把刀柄和刀片分开设计就是出于这样的认识。

刀柄坚固耐用,买一个可以用几年,刀片则为一次性产品,可以灵活更换。如果把刀柄大幅度削价,而从刀片上挣钱,不就解决了价格高的问题了吗?再进一步,把刀柄赠送给人们无偿使用,人们购买刀片的积极性不就会进一步提高了吗?

于是,吉列果断做出决定:凡是购买新型剃须刀片的,一律免费赠送刀柄。这一措施推出后,公司的销售额果然直线上升。长期的推销员工作使吉列清醒地认识到,新产品的功能再好,如果没有进行到位的宣传,产品也可能滞销。所以,吉列同时还加大了对新产品的宣传力度。

经过八年的不断努力,吉列的安全剃须刀终于在美国广大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人们习惯地根据其形状,称其为“T型剃须刀”。正当吉列满怀信心,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宽销售市场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战争初期,美国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仍然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牟取暴利。1914年,美国商品输出额只是23亿美元,两年以后竟然增至到43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使资本家大发战争财,而且刺激了国内生产水涨船高,吉列的剃须刀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战争期间,美国的钢铁、武器、汽车等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吉列生产剃须刀所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也有所下调。这样,吉列的剃须刀在市场上有了更大的竞争力。

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吉列公司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销售形势如火如荼,吉列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多。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向德、奥宣战。当美国士兵源源不断向欧洲战场开拔的时候,吉列的剃须刀也随之走进每个士兵的背包之中。

美国派兵对德、奥作战,这是其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向海外派遣军队。

为了向世人展示美国军队的整齐与威严,美国政府特别重视士兵的军容和仪表——整理仪表,士兵们就需要剃须刀,而传统的剃须刀需要使用磨刀的皮条和磨刀石,并且放在行囊中也很占位置,还常常让人刮破脸——只有吉列的剃须刀可避免上述麻烦,所以吉列剃须刀很受士兵们的欢迎。

吉列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和政府达成协议,以特别优惠的价格大批量向政府提供安全剃须刀,通过政府发给每一位士兵。这样一来,新型剃须刀顺利地成为每个美国大兵的必备品。

吉列的举动不仅成倍地增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更重要的是固定了特定和潜在的消费群——战争期间,士兵们保持着刮胡须的习惯,战争结束后,他们将这种习惯带回国内,影响着周围的人,使用新型剃须刀的人越传越多,吉列剃须刀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