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30445700000001

第1章 干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1)

在保守者的眼里,只有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才是最稳妥的。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创新才是发展真正的动力之源。创新意味着必须突破旧有的“瓶颈”,以一种新的方式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之所以“干得好”,很大程度上正是创新的结果。

思路决定财路

商业大师的思路,往往与众不同。在对问题的思考角度、着力点等方面,他们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有时候只要改变一下思路,财路就会随之而开。

“思路决定财路。”要想做大、做好自己的生意,思路至关重要。

很多人一谈到做生意,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先拥有一大笔资金来开展自己的事业。但你是否想过,在经商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不是拥有大笔的资金,而是拥有一流的思维方式呢?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思考创造财富。”只要我们善于改变自我的思维方式,就一定可以做到:思路一改,财路就宽!

要想突破思路,首先要突破心灵。这一点对刚刚开始经商的人而言,尤为的重要。

事实确实如此!思路是智力上的问题,但是,智力的突破,首先来自于心力上的突破。

成功经商有三大要素十分关键:一是心力,二是智力,三是办事力。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尤为关键的还是心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灵的力量。

心灵就好比降落伞,只有当打开时才有用。关键时刻不打开,还存在着生命危险。勇于去打开,就能创造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奇迹。

思路一改变,财富奇迹就会随之出现。有时,财富迟迟不肯出现,并不是没有找到财富的源泉,而是思路没有转变。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学会变通、转变自己的思路,才能找到更多的出路。

温州人一直以来十分会做生意,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他们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善于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就拿众所周知的章光101集团的总裁赵章光为例来说吧!

在多年前,赵章光凭借着自身不错的医术,在家乡开了一个小诊所,成了一名“赤脚医生”。当时,村子里常常有人来找他治脱发,为此,他专门研制了治疗脱发的药品,并决定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

出人意料的是,当赵章光把自己的生发剂装进玻璃瓶,准备作为一种产品销售的时候,却因没有批号,被指定为“非法行医”。无奈之下,赵章光只好找大医院合作。但是,在这些大医院的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江湖郎中”,根本就不可信。

垂头丧气的赵章光本想打道回府,但又有些不甘心。

有一天,在街上他无意中看到一幅护发品的广告,广告上画的,是一位有一头秀发的美女。

他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启发,并决定改变自身的思路:既然我的生发剂不能当作药品卖,为什么不能当美容品来推广呢?说干就干,他当即就找了一家专门卖护发品的商店,并给老板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合作,没想到对方很快就有了回音,表示愿意与之合作。

两人一拍即合,并决定合作建厂,生产“101毛发再生剂”。当产品一推出,就引起了轰动,也才有了今天“101王国”的辉煌史。

思路成就了事业。换言之,怎样思考问题,决定了我们会拥有什么样的机会,会拥有多少财富。

许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路上,往往只看到一个点,只朝着一个方向。但很多时候,却需要多看几个点、多选几条路。不同的思路会导致不同的经营结果!思路越广,机会就会越多!

打破你固有思维的束缚

对于经营者来说,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观念,往往会阻碍商业创新。经营者如果能在经营过程中,改变传统思维,定能在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就一番事业。

享有“万能博士”美誉的哈默,出身于美国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就显示出极高的经商天赋,他18岁时接管了父亲经营的濒临破产的制药厂,通过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极短的时间使其扭亏为盈,因而名声大噪。当时,他正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成为全美唯一的百万富翁大学生。

1933年,哈默利用政策变更又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酿酒商。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之际,哈默敏锐地察觉到:1919年通过的禁酒令就要废除,全国对酒桶和威士忌的需求会出现空前的紧缺。于是,他从俄罗斯购进大量制酒桶的白橡木,在新泽西州建立了现代化的酒桶厂。当禁酒令废除之时,其产品被酒厂以高价抢购一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物资紧缺,酿酒工厂被禁止用谷酿酒,威士忌酒一时成了热门货。哈默看准行情买下了5500股美国酿酒厂股票,并以拥有5500桶烈性威士忌酒作为股息。2个月后,股票的价格从90元到了150元。哈默将5500桶酒贴上自己的“丹特”牌商标在市场上售出,转眼工夫就卖掉了2500桶。

两年后,哈默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一跃成为美国第一流名酒,哈默本人也成为美国第二大威士忌生产商。

此后,哈默还当过牧场主、企业家,而且非常成功。

唯物辩证法认为,偶然之中有必然,不论是以前的富豪洛克菲勒、巴菲特、哈默,还是今天的数字英雄比尔·盖茨、戴尔、杨致远等,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其成功也确实有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他们在一样的勤劳之外,还都有“时刻准备着”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商机的敏锐眼光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敏锐的眼光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使他们走上了发财的路。

透过难点、盲点,寻找你自己的商机

有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好寻,而是要透过纷繁的表象,能看到背后的机会。尤其当你的事业不再是一个人的简单的买入卖出行为,而是在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下运行时,更要具备这种能力。

1972年,张果喜所在的厂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每况愈下,已濒临倒闭。结果,无法经营的木工车间被从厂里分离出来,单独成为木器厂。年轻的张果喜被任命为厂长。

张果喜虽为厂长,可实际上,除了三平板车的木头和几间破工棚,就只有21名职工和他们急需解决温饱的近百口人的家庭,以及“分”到他们头上的24万元的沉重债务。

到了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张果喜这个厂长手上却连一分钱都没有,血气方刚的他找到了父亲,要把家里祖传三代的房子卖了。人家当厂长,都忙着给自己家盖房子,张果喜这个厂长却急着卖自己家的房子。尽管这样,通情达理的父亲理解儿子的难处,还是同意了。房子卖了1400元,张果喜把钱全部拿到了厂里,这成了他们最初的本钱。

单靠这点钱,又能发得上几回工资呢?木器厂必须得找到能够生存的出路。

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上海。

张果喜与他的伙伴,四个人仅带了200元钱,就闯进了大上海。由于怕被扒手扒去这笔“巨款”,他们躲进厕所里,每人分50元藏在贴身口袋里。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蜷缩在第一百货公司的屋檐下打地铺。他们从上海人的口中得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大厦坐落在九江路——九江可是江西的地名呀,他们感到了几分亲切,也更增加了几分希望。

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陈列样品的大厅里,张果喜被一种樟木雕花套箱吸引了目光。套箱是由两个或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的,每个箱子都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箱子的四沿堆花叠翠,外壁层层相映着龙凤梅竹,显得精美非凡。当他听说每件套箱的收购价是300元的时候,感觉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300元啊,他们四个人千里迢迢来闯上海,全部盘缠也才不过200元呀!他还是决定接下这批活儿。

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答应了张果喜提出的承做50套出口樟木雕花套箱的请求,并当场签订了合同。

张果喜的名字,第一次与15万元巨款连在了一起。

张果喜没有马上回去,他对伙伴们的木工技艺心中有数,知道要做这样精细的活计还有难度,所以,他们先在上海艺术雕刻厂学了一个星期的木雕技术,把看到的一切都牢牢地记住。临走时,他从上海艺术雕刻厂的废纸堆里捡回了几张雕花图样,又带回了一只报废的“老虎脚”。

回到余江的当天夜里,他顾不上休息,连夜召开全厂职工大会,要求大伙一定要把这第一批活干好。

但是,怎样才能干好呢?

张果喜把全厂的碎木料一一清理出来,分成三十几堆,全厂职工每人一堆,让大家照着样品上的花鸟去练习雕刻。接着,他把工人带到有“木雕之乡”美称的浙江省东阳县,向东阳县的老师傅学习;又把东阳的老师傅请到余江来教……就这样经过不断学习,张果喜和他的伙伴们如期交出了高质量的樟木雕花套箱。

在1974年的广交会上,他们独具一格的“云龙套箱”,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张果喜决心要将工艺雕刻这碗饭吃到底了!他给每一位雕刻工发了画笔、画板,要求每人每天一张素描,由他过目、评分。他挤出经费,让雕刻工外出“游山玩水”,接受美的熏陶。于是,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雕刻艺术,都会聚到他的办公室,争奇斗妍。

1979年秋天,张果喜再次来到大上海。同样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陈列厅里,他看中了比雕花套箱更具价值的佛龛。

这是专门出口日本的高档工艺品。日本国民家家必不可少的“三大件”,就是别墅、轿车和佛龛。佛龛用来供奉各种佛像,虽然大小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像一座袖珍宫殿一样复杂。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合规格或稍有变形,到最后就组装不起来,成为废品。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但是,张果喜却看中了它用料不多而价格昂贵,差不多是木头变黄金的商机。

张果喜签了合同,带着样品返回家乡,一连20天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张果喜庆幸自己抱住了一棵“摇钱树”——1980年,他的企业创外汇100万日元,其中60万日元是佛龛收入;1981年,他们创外汇156万日元,佛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

“车到山前必有路。”人有时候缺的就是那么一点点战胜困难的勇气。在企业的发展面前横着无数的障碍,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只要瞅准机会,迎难而上,便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景。

抓住点子就是抓住金子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经营智慧,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这种潜能是人们取胜的关键。有时灵感是发明创造的钥匙,能打开宝藏的大门。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说过:“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观看事物时,只习惯于回忆前人对它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

市场是无限的,人的需要也是无限的,在人的需求中,有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请牢记这一法则,在生活中出奇制胜,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财富的获得有时就是一次突发奇想,就是把柠檬榨成柠檬汁的过程。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个穷得无法再穷的画家,名字叫律蒲曼。因为太穷,只有一点点画具,仅有的一支铅笔也是削得短短的。

一天,当他一心一意在绘画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橡皮擦,费了好大的劲好不容易找到它,把画面擦好后,又找不到铅笔了。他为此大为生气。之后,他用丝线将橡皮擦捆在铅笔的另一头。但用一会儿后,橡皮擦又掉落下来。

“真是讨厌!”这让他很恼火。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弄好它,这样不断地弄来弄去,几天后,终于想出来好的方法了,他便剪下一小块薄铁片,把橡皮与铅笔绕包起来。果然,下点工夫做起来的这个玩意儿,相当管用。

他决定为此申请专利,就去向亲戚借钱办理申请手续。这项专利日后卖给铅笔公司得到55万美元,为他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只要努力,财富自会与你相伴。

戴维是个特别爱动脑筋的人。他抓点子的过程很简单:因为晚上老是要上洗手间,懒得开灯时,到厕所就难以一下找准马桶的位置。为了解决这个小小的问题,戴维调皮地在卫生间的马桶盖上涂上一层夜光粉,天黑时不开灯也可以方便地使用。这发明很实在,他那当轿车司机的爸爸兰斯和在超市上班的妈妈珍妮也真有点维权意识,立刻为他申报了专利发明权。这项专利很快就被一家公司以高价买去,戴维得到了酬金10万美元。

时过不久,戴维又有了新的灵感,他想在自家的汽车上安装一部类似电视机的仪器,遇到堵车时,能够从屏幕上看到前头堵车的原因,据此就可以决定是等待还是绕道而行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个同学的爸爸某教授。教授听了戴维的设想后大为惊喜,并受到启发,很快就设计出一种“堵车显相机”。教授得到了一笔巨款之后,从中拿出10万美元送到戴维家中。

许多人把发明创造想得非常复杂、非常神秘,认为那是科学家和发明家才能做的事情,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发明创造并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素质,只要善于培养,大胆实践,就能开发出来。以上两个例子就说明,发明人人可为,创造处处可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意识。

印度的“清洁剂”大王帕蒂尔白手起家,靠的就是这种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意识。

帕蒂尔出生在农民家庭,生活很苦。后来当上药剂师,这是他成功的起点。他刻苦钻研,积累知识,提高技术,立志改变家庭的贫困。但是苦于没有很好的机遇,但是时间是不等人的。一个周末的下午,他站在夕阳下看风景,想着自己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两个妇女的谈话打断了他的思考。一个说,唉,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扫卫生,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脏东西。另一个说,是啊,我最愁苦的也是这件事了,特别是厨房的一些污渍很难除掉。真希望有一种东西,一用就能把它们清洁掉。帕蒂尔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何不朝这个方向发明创造呢。

说干就干,于是,他把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买化学药品,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来做实验,想研制一种新型的清洁剂。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放弃了一切交际活动,终于在1969年的某一个周日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清洁剂。一开始,他只在亲朋好友中推销,让他们试一试。结果出乎大家意料,这种清洁剂非常不错,效果良好。此时帕蒂尔觉得机会来了,他四处筹款,大量生产这种清洁剂。之后,帕蒂尔把清洁剂迅速推向市场,大造声势,既聘请大量的推销员去挨家挨户推销,又大做广告,使得他生产的“尼尔马”牌清洁剂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皆知的名牌产品。

由于产品质量上乘,客户欢迎,销量大增,帕蒂尔也成了印度白手起家的大富豪。

走发明之路,靠创造取胜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发和利用。靠发明赚钱是一种好方法。将智慧变为现实,发明创造是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