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3044000000059

第59章 富翁大佬是怎样炼成的(4)

克里斯·韦伯:25%止损

克里斯·韦伯,被媒体誉为“美国股市的‘带头大哥’”,虽然他没有取得过任何一个经济学学位,也没有在任何一个华尔街机构工作过的经历,但委托韦伯理财的大亨包括了纽约市有名的地产开发商、瑞士亿万富翁和世界数一数二大制药公司的继承人,甚至还有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和美联储高官。

1971年,16岁的克里斯·韦伯被女朋友抛弃了,他的心情非常低落,加上凤凰城的天气热得大可以在马路上煎熟一个鸡蛋,韦伯便呆在家里读书。此时,韦伯已经阅读过大部分的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但对资本市场方面的书却没什么兴趣。那时正值股市非常不好的时代,股市自从1966年开始就持续低迷,没有人对股票感兴趣。韦伯的父亲从1942年起投资了一家共同基金,正为低迷的熊市而苦恼。

为了寻找另外的投资机会,韦伯的父亲读了一本叫《如何从货币贬值中盈利》的书。这本书建议投资者去买金银以及一些不易贬值的硬货币,比如瑞士法郎。但他没这么做,仍然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了股市,只留下很少的资金在那本书里面提到的其他投资方式。

这时韦伯也开始读《如何从货币贬值中盈利》,这本书让韦伯了解到什么是货币,以及货币如何发展得最好。而此前一本叫《如何在金币中获利》的书也让韦伯了解到,金币的故事其实就是文明繁荣与衰落的故事,以及到底是谁拥有了黄金,并且黄金从来都是从衰落的国家流动到成长中的帝国的。

当暑假结束的时候,韦伯已经忘记了甩掉他的那个女孩,并被货币这种“神秘的知识”完全迷住了。韦伯意识到,美元相对于黄金、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汇率会降低。这时,他开始思考关于全球货币体系的问题。实质上,国际货币体系在1944年到1973年之间,给予美国政府能够印刷可以跟黄金一样被广泛接受的货币的权利,这项特权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曾经拥有过。

韦伯幸运地赶上了这个时机,也幸运地处在变化中的城市。韦伯跑到当时亚利桑那州的州长JW的办公室里,红着脸告诉他关于黄金的想法,州长笑着同意他的观点,并建议说“继续持有你的黄金”。

韦伯跑到银行,取出他靠送报纸攒下的650美元。当时,美国公民持有黄金是违法的,但是可以拥有钱币或者稀有的金币。韦伯第一次买这种钱币时,只用了12美元(不到一盎司黄金)。

这一年的8月15日,尼克松总统突然宣布,在工资和价格控制下,准备关闭“黄金窗口”。 他剪断了黄金和美元最后的联系,国际货币体系开始陷入混乱,美元对其他强势货币的贬值真正开始了。在那年12月,尼克松正式宣布美元贬值,相对黄金贬值了8.5%。

韦伯在那天晚上的广播里面听一个交易员Rene谈到了杠杆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保证金用1美元买到4美元的黄金。没过多久,韦伯手里面就有了差不多2000枚Old British Sovereign。

就在一个月后,黄金价格开始掀起风暴,到70年代末的时候,达到800美元一盎司,Old British Sovereigns 涨到快300块1枚,差不多是韦伯最初购买时价格的100倍。

这是韦伯第一次从投资中尝到了甜处。从此之后,韦伯与投资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80年代早期,韦伯把全部的投资都放在美国国债上,其中一半是三个月的短期债券,一半是长期债券。

幸运的韦伯在1980年4月遇到了一位债券投资专家,这位专家和他说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那时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的利率都在涨,而且短期债券的利率上涨得更快,这种现象是不能持久的。当时美国的短期债券利率已经达到了20%,与银行拆借利率水平相当。而当时的长期债券利率只有13%。这位专家对韦伯说:“美联储正在想方设法解决高通胀的问题,一旦超级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的利率就会下跌。而且短期债券的利率会比长期债券利率跌得更快,也就是3个月国债的价格比长期国债的价格涨得快。

在这位专家的指点下,韦伯做起了国债期货骑墙交易,买多短期期货的同时,卖空同样数量且同月到期的长期期货。那时美国还并没有任何一位投资人从事过这种同一时间买卖同一金融产品的交易。

随后而来的1980年5月,卡特政府果然出手打压通货膨胀,并且力度很大。于是韦伯的这笔交易在4周内,从400美元飞速涨到了4400美元。他的这一投资震惊了金融界,使得替韦伯操作该交易的证券公司在此后20多年里,一直将此作为经典案例向新晋的金融从业人员和投资者讲诉。

之后国债便成为韦伯投资组合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持有了大量的2004年~2009年到期的美国长期国债,回报率大约在10%左右。

当然,韦伯的投资之路并非始终一帆风顺,他也曾经有过摔跤的经历,不过幸运的是,他的摔跤非常早——因为摔跤早,那时本小,损失不至于太大,但却能汲取宝贵的教训。

1974年的8月,韦伯的一个朋友在听了他在黄金投资上的吹嘘后,慷慨地拿出2万5千美金委托韦伯理财。韦伯把这2万多美金的全部,都砸在了黄金期货上。

但就在紧随其后的两个礼拜内,黄金的价格下跌了12%~15%。更郁闷的是,那年19岁的韦伯还没学会止损与控制风险这样的概念,他选择了加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爆仓。

多年后韦伯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太糟了!30多年过去了,我仍能感觉到这件事对我的刺激!我和这位朋友最后一次通电话时,他问我:“韦伯!你还能想出更好的主意吗?”

韦伯也很快从这次惨败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之后的每一次投资之前,他都会问自己:我所做的这一项投资的最坏可能是什么?永远把最坏的可能在投资前就想出来,并形象化。

1999年,一位投资人给了韦伯更好的建议,并且强化了韦伯在上述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那就是无论市场处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也无论你的内心有多么贪婪,永远在资产最高价或买入价的向下25%处,设置你的止损点,全部退出。韦伯后来将这一规律总结为“跟踪止损”。从此以后,韦伯再也不靠他那引以为傲的第六感进行投资了。

这时候韦伯也开始从他做投资的父亲的教训中继承一些经验。韦伯的父亲和韦伯一样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持有金币,但他父亲并没有退出,而是将金币一直持有到了2001年,最后不得不在金价触底的时候卖出,损失了一大笔钱。韦伯告诉自己:“绝不能在一个长达20年的熊市里,一直幻想持有的某一种资产价格会反弹。”

韦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住在佛罗里达州,那里有很多大资本家和富翁,网络泡沫兴起的时候,这些人几乎都进入了市场,于是有人问韦伯对高科技市场的意见,当时他给的意见只有一句话“25%止损”。于是这个人就把自己资产的一半按照韦伯的意见来操作,在市场下跌了25%的时候全部退出了。而另外一半却持有到了2002年。

1992年,韦伯从《哈佛商业评论》上读到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德鲁克非常准确地判断出世界生产基地正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转移出来,转移到中国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这番言论引起了韦伯强烈的兴趣,于是1992年年末,韦伯亲自飞往科伦坡验证德鲁克的判断。

到了亚洲,韦伯大吃一惊,他看到亚洲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投资机会比比皆是。但是聪明的韦伯却看到,亚洲国家和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不完善,公路、水源、电力设施和通信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于是韦伯大胆地投资了亚洲的基建股,其中最成功的股票就有香港的合和实业。

在1995年韦伯沽出基建股时,有人问他:“是市场不好了吗?”韦伯回答道:“其实我没有一个明确的退出机制,我只是觉得已经赚了足够多的钱了!足够后半辈子的生活!”

韦伯三大投资策略

1.当任何一种资产价格远离其200日均线时,就是开始回到平均值的时候

2.任何一个高风险投资,都不要让它占超过你全部资产的5%~10%,最好保持在2%

3.制定退出策略,一般设置为±25%

“债券天王”比尔·格罗斯:战胜市场先要战胜自己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公司,其总收益回报基金(Total Return Fund)在成立至今的20多年里,年均收益回报率达9.5%,即使是在华尔街一片哀声的2008年,也依旧取得了4.8%的收益率,这样的战绩让他在投资界声名赫赫。

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正是这只基金的幕后统帅,有着华尔街“债券天王”的资本高手。作为全球业绩第一的基金经理,格罗斯管理着超过7900亿美元的资产,第一个跨进了福布斯杂志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行列。

“债券天王”初长成

格罗斯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普通家庭,18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杜克大学心理系。大学期间,内向、好强是同学对于格罗斯的总体评价。有一次,在朋友的鼓动下,他与人打赌——从旧金山跑到加州卡梅尔。结果,当格罗斯跑到最后8000米时,他的一个肾脏已经破裂了,但他还是坚持跑。最终,他用6天跑完了两百公里,不过,当到达终点时,格罗斯立刻被送进了医院。

大学毕业那年,格罗斯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他的头部受到重创,不得不被送到医院接受植皮和肾脏治疗。在医院的日子是无聊的,为了打发漫长的治疗时间,格罗斯随手翻起了《打败庄家》一书,越看越上瘾。该书教人用记牌方式在二十一点扑克牌游戏中获胜的道理,这大大激发了格罗斯的兴趣,当翻完最后一页时,格罗斯的头脑中蹦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为什么不去赌城试试书中的理论?”

大学毕业后,格罗斯直奔赌城拉斯韦加斯。他每天用16个小时专门研究书里的纸牌赌博理论,并根据书里的理论,结合大量实践,独创了一套获胜的方法。4个月后,最初的200美元本金被格罗斯变成了1万美元。对于人生中这段特殊的赌博经历,格罗斯后来饶有趣味地评价:“拉斯韦加斯教会了我可以通过艰苦工作获得自己的理论,以及让我学会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枯燥,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最有意思的东西。”6个月后,格罗斯应征入伍,在越南服役两年期满回来后,格罗斯用当初赚到的1万美元到UCLA大学进修和完成了MBA学位的学习。

毕业之后的格罗斯很想成为一名股票基金经理,但他最后只收到一份工作聘书——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当一名债券分析师。格罗斯找到了公司的老板,申请成立一个小型债券基金——Pimco基金,最终公司划了1500万美元给他管理。

格罗斯没有辜负老板的信任,4年后,他掌控的资金已经从1500万美元增加到了4000万美元。到1987年,Pimco基金管理的资产上升至200亿美元。2000年,德盛安联资产管理集团出价33亿美元收购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同时与格罗斯签订了一份价值4000万美元的5年薪酬合同。而Pimco基金在接下来的近20年时间内长盛不衰,平均每年获得9.5%的收益,不仅大大超过了当时市场公认的雷曼指数,也远远跑赢了大盘。

格罗斯的投资策略

格罗斯在创建Pimco基金时提出了一个衡量给予投资者回报的核心标尺:总收益概念,即债券投资经理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不仅要为投资者挣取债券的利息,更应挣取一切可以挣到的资本利差。这种投资理念可以说是格罗斯投资哲学的精粹,体现了忠实于投资者和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价值观。

在投资能力方面,格罗斯认为,有效的债券投资应是两种能力的结合——宏观经济分析能力与市场交易能力,缺乏其中任何一种,在债券市场上就会如没有罗盘的帆船。实际上,格罗斯长期优秀的债券投资业绩,就在于其对长期经济形势与周期性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在几十年的债券投资生涯里,格罗斯基本上都能超前地意识到债券市场的变化,提早构建与调整其债券投资组合,而且也总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短期内周期性经济因素的影响,从而抓住市场波动的瞬间,或兑现其收益,或控制风险,从而将利润放大到极致。

至于市场交易能力,格罗斯提醒投资者必须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在一篇题为《刺猬与狐狸》的文章中,他引用古希腊诗人阿尔基洛科斯的格言——“狐狸懂得很多,但刺猬知道一个大道理”——以阐述自己的投资风格。格罗斯将市场比作狐狸,不断追踪进入视野的最新东西,而将自己比作刺猬,紧盯着长远的大事。

也许正是立足于长远,在具体的投资活动中,格罗斯始终坚持保守和稳健的投资策略。“债券是一个长期的借条,而有稳定的利息支付,当利率上涨,债券价格回落,你能更好地计算出债券返还而得出的利率,但是,债券经理人不得不计算出什么将使美国和世界利率改变,因为债券管理真的是一个不能有丝毫差错的游戏,债券经理不得不计算出什么投资能够产生出百分之几的产量而没有太大的风险”,格罗斯总是这样告诫着他的团队成员。

风险是格罗斯反复向投资者强化的因素,为此,他会及时提醒投资者要对未来数年的回报率有心理准备。针对美国目前的经济走势,格罗斯告诉投资者者,较好的投资品种是高质量的企业债,银行优先股或者金融机构的优先股。同时,格罗斯建议投资者目前不要买美国债券,他认为其他任何投资工具都要较国债有吸引力。这是因为预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将推高债券的利息,从而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格罗斯成功的另一个不二法则是借用科学的投资分析工具。他非常推崇数学,他相信,在变化莫测的债券市场中,有一种必然性的因素,那就是数学的精确。把所有债券的平均到期日带入一个数学公式里,就可以看出在一段持续时间内,利率浮动对债券的影响。这是一种简单的衡量风险的办法。债券期限时间越长,它随着利率的波动而波动的幅度就越大。正是如此,格罗斯高薪聘用了14个数学博士编写数学程序,计算未来趋势的各种风险,然后再根据风险程度,分散投资到公债、公司债和各种衍生性金融商品上,从而将市场风险置于精确的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