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3044000000055

第55章 富人视财富是中介,而非目的地(2)

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每年为他赚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发了财,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从两手空空到报业巨头,原因在于他不但善于使用自己的资金,同时也善于使用别人的资金为自己服务。这就是聪明商人的绝妙之处,无论何时都是金钱的主人,让钱给自己挣钱。

理财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会理、敢理、巧理”,简言之:让钱“生”钱。记得有句经典对白说:投资是一样神奇的东西,再赔,它也只能输掉你手头的,但一旦赢起来,它却能不受限制地翻倍。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失偏颇,但至少,它给我们一个暗示:投资,让钱去“生”钱!钱能生钱,也能生出富人。

当你经过努力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要想想怎样让钱生钱,让钱变得更多,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千万不要成为葛朗台,抱着钱不放手,生怕钱会飞了!

如果你的金钱能够在你睡觉、娱乐的时候,还在不停歇地为你工作着,那该是多么令人吃惊的事情啊!相反,你如果总是为了钱而去盲目的工作,那你就成了金钱的奴隶。看那些富翁,哪个不是懂得资金分配和利用而富有的?

有的人会问我们究竟要赚多少钱才能满足,才能够花啊?这要根据你对自己的要求来定了。有人作过一个统计:

假设不买漂亮衣物,不下馆子,不旅游,不买房,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玩电脑,不交际,不赡养老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当然也不生病等,一切生活所必需的东西都作为奢侈品摒弃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间小屋,几件为保暖和遮羞的换季衣物,每月400元人民币可能就足够了。

从出生到成年这18年中,我们有长辈关照;如果我们幸运地能一直干到60岁,那么这42年是为将来作准备的;60~80岁这20年里,如果以前面说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水准计算的话,应该有9.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还不算上超过80岁的用钱期。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仅为生存,每月挣1 000元就够了。其中400元用于现在的支出,400元留作养老,另外200元用于年老时的医疗,因为那时疾病会频繁地光顾你。

如果你对400元的生活水准充满恐惧,如果你现在每月挣2 000元还觉得不够花,那么你将来的生活就要设定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在你每月就得挣4 000元、5 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国深造、打算投资、打算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

你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水准就要有相应的金钱储备,当然,相信每个人都不想过那种每个月400元就足够的生活。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上档次呢?谁不想在吃饱穿好之余,去旅游,去KTV,去看电影,去听音乐会呢?高标准的生活就要求你必须能够有足够的金钱储备,这就要求你有赚钱的本事,有让钱生钱的本事,而不是把钱放在银行或保险柜。

一个人把金子埋在花园的树下面,每周挖出来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贼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邻居来看他,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钱吗?”“没有!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邻居告诉他:“这些钱有和没有对你来说都是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自己的财富闲置着就等于没有财富,只有让财富运转起来,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

以前的人们崇尚节俭,喜欢把钱守住,放在保险柜,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变了,想让钱生钱,想让手头的钱发挥最大的作用,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这就使理财变得至关重要。鲍勃一生的经历可谓家庭投资与理财的典范。

鲍勃是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从26岁时开始将每月薪水中的20%投资于共同基金。这类基金虽然风险大一些,但年收益高,自1934年以来,平均该类基金年收益约13%。到35岁的时候他与别人合资办了一个连锁店,收益亦相当可观。到了40多岁时,他开始求稳,将投资于共同基金的钱取出来投资于一种非管理型股本指数基金,年收益率为10%左右。鲍勃仅将自己的钱的10%用于银行储蓄,因为美国银行的利率长期在3%~6%,远低于其他投资手段。鲍勃在49岁的时候预计60岁退休,于是便开始着手准备将收入的20%用于退休金准备,这样,加上他过去投资赚的钱,足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留下一笔可观的资金。

鲍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自己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在保证自己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投资,实现了让钱生钱的目标,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很多人总是有这样的观念:现在自己的金钱资本太少了,先攒两年钱吧,等积蓄多点,再拿出来投资。等两年过后发现,这点钱还是不够投资的,于是再攒两年吧,攒来攒去,发现即使攒一辈子也攒不到百万元,而且人也老了,这一生就在攒钱中度过。

攒钱是永远也不能成为富翁的。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挣钱和攒钱的本质区别。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攒钱往往会使人变得越来越穷,富人思维的首要体现就是挣钱才能让我富起来!当然,这里并不是在彻底抨击攒钱是错误的,节约和攒钱不是一回事。

犹太巨富比尔?萨尔诺夫小时候生活在纽约的贫民窟里。他有6个兄弟姐妹,全家只依靠父亲做一个小职员所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所以生活极为拮据。他们只有把钱省了又省,才可以勉强地度日。到了他15岁那年,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小比尔,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来养活自己了。”小比尔点点头,父亲继续说:“我攒了一辈子也没有给你们攒下什么,我希望你能去经商,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改变我们贫穷的命运,这也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

比尔听了父亲的忠告,外出经商。3年之后,就改变了全家的贫穷状况,5年之后,他们全家搬离了那个社区,7年之后,他们竟然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下了一套房子。

比尔的家人攒了一辈子的钱也没有彻底改变全家的生活,比尔听了父亲的劝告去经商,最终改变了家人的命运,这就是说攒钱并不能彻底让你摆脱贫穷的命运,要学会赚钱才能让钱生钱,让你从贫穷走向富裕。

要想让钱生钱,就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成了可以让钱生钱的理财高手。

把“麦穗哲理”应用到自己的理财过程中。“麦穗哲理”来源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问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带徒弟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走过麦田时,每人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枝。

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拣,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前两位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

麦穗哲理警示人们在理财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把握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要因为心急草草选择,也不要因为犹豫不决错过了最好的选择,只有经过分析找出规律作出选择,才能让自己有更大的收益把握。

追求财富是为了通达幸福

有一个哲学家问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想不想找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

“当然想。”

“为什么要追求更多的工资呢?”

“为了生活更富裕。”

“那么生活更富裕为了什么呢?”

……

没人喜欢这样被追根问底,因为我们未曾真正思考过。毕竟,有钱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但是,成为有钱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芝加哥大学工商学院的一个教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定你是一家公司的CEO,你可选择的支付员工薪酬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你支付给员工定额的高薪;另一种是虽然你为员工制定了相对较低的工资,但是时不时会奖励一下他们。从成本支出来看,第一种付薪方式的成本更高,但是如果选择员工满意度为审视角度的话,第二种方式会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

我们无法讳言这样的现实: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人人都希望自己的钱包变得更鼓,人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富翁。但我们同样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社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可能期望人人都成为富豪。富裕阶层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贫富鸿沟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指数的最有效的手段。但目前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举个例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人均GDP翻了几番,但是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有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归根结底,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因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这一点已经被很多真实的例证证明。有一位私营企业家,他的公司年产值约2亿元,一年纯利润也有两三千万元。但他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常常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他自嘲被企业“套”住了,一年到头很难有轻松的时候。有人问他,公司每年财务报表上利润的增加能给他带来多少快乐,他笑笑,摇摇头:“增加几百万没啥感觉。”

事实就是这样,5元钱给一位饥肠辘辘的人带来的快乐,可能要比一万元带给千万富翁的快乐来得强烈。如果用纵轴代表快乐,横轴代表财富,那么二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一条曲线反映出来:在一贫如洗时,最初的财富积累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一定急剧上升。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幸福感的增加进入一个缓坡。等到财富增长到某个数量后,大大超过了一个人一生的需要,拥有者可以“为所欲为”时,幸福感增长就基本成为水平线,很难再有更多增长。无论金钱、财富怎样多,人生终究还是有缺陷的,比如生老病死,所以人的幸福感都不可能达到100%。

金钱和财富同样逃脱不掉边际效用递减律。

1500万元当然比1000万元更好,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因而让幸福感也同等增加50%。这实在是勉为其难:吃不过三餐饭,睡不过一张床,财富增加了,幸福感不一定同比增加。这是世界之惑,人类之惑。除非在财富增加的每个台阶,能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2001年,美国61岁的富翁蒂托花了2000万美元到俄罗斯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旅游。2002年,28岁的南非富翁马克也同样玩了一次。还有很多外国富豪也这样,或驾船横渡太平洋,或乘热气球环游世界等等。富人追求财富最终是为了通达幸福,通达他们的真正的心灵归属,从这个角度来看,富人的财富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哲学。

不把所有的钱放进自己的腰包

把所有的钱都揣进自己的腰包,这并不是一个真正富翁的做法。

许多在经济上成功的犹太人都愿意慷慨地回馈社会。

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各有一个“伊沙克?沃夫森学院”,这来自于一个犹太人的名号。

被誉为当代最慷慨的慈善家伊沙克?沃夫森是一个苏格兰犹太人,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大宇宙百货公司”的总裁。该公司拥有3000多家零售商店,同时涉及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还有水陆路运输业等。

1955年,沃夫森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以后的20年间,为各个方面,主要是教育机构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经济资助。许多大学和学院都向他颁发了荣誉学位证书。

沃夫森经常给人讲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人问他:“沃夫森这个家伙既是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和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又是牛津大学的教会法规博士和剑桥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还是这所大学的这个博士,那个大学的那个博士,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是个写东西的。”

“写东西?他写了些什么?”

“支票。”

赚钱的能力是犹太人评价一个商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只有那些不仅仅为自己谋得利益、同时慷慨回馈社会的人,才能真正不被身外之物所困,获得心灵的自由。

同许多美国人一样,富勒一直在为一个梦想奋斗,这就是从零开始,而后积累大量的财富和资产。到30岁时,富勒已挣到了百万美元,他雄心勃勃想成为千万富翁,而且他也有这个本事。他拥有一幢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快艇和豪华汽车。

但问题也来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也疏远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他的婚姻和家庭却岌岌可危。

一天在办公室,富勒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刚刚宣布打算离开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耗费了所有他真正珍惜的东西。他打电话给妻子,要求见一面。当他们见面时,他们热泪滚滚。他们决定消除掉破坏他们生活的东西——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

他们卖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公司、房子、游艇,然后把所得收入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他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但富勒从没感到比这时更清醒过。

接下来,富勒和妻子开始投身于一桩伟大的事业——为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人类家园”。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每个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而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也热情地支持他们,穿上工装裤来为“人类家园”劳动。富勒曾有的目标是拥有1000万美元家产,而现在,他的目标是为1000万人、甚至更多人建设家园。目前,人类家园已在全世界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超过30万人提供了住房。

富勒曾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差点儿被财富夺走他的妻子和健康;而现在,他是财富的主人,他和妻子自愿放弃了自己的财产,而去为人类的幸福工作,他自认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