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5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
30343800000012

第12章 平衡饮食营养(2)

适用于胃病病情逐渐稳定、食欲较好的病人。早餐可吃牛奶、豆腐、白米粥、蒸鸡蛋、咸面包、蛋糕。午、晚餐可吃鱼丸菜汁细切面、虾仁菜汁薄面片、牛奶粥、肉泥粥、蛋花粥、烩鱼丸、芙蓉鸡片等。2次加餐内容可与流质相同。禁吃大块肉类及粗纤维蔬菜。

4.胃病软食

适用于各种胃病病情稳定后,逐渐康复的中老年人。主食可吃软米饭、面包、发糕、馒头干,也可吃面条、面片等。副食则需烧烂、制软,可吃烩肉丸、肉末豆腐、芙蓉里脊、清蒸鱼、炒碎青菜叶、烧冬瓜、烩豆腐丁、汆丸子、西红柿炒鸡蛋等。每日5餐,3次正餐,2次加餐。

五、肝炎病人的饮食

1.肝炎病人饮食治疗

对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组织细胞再生,调节免疫功能,缓解某些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都有良好的作用。

2.肝炎病人所需热量

适当的热量对肝脏组织细胞的再生和恢复功能有利,它既可节省蛋白质消耗,保证修复损坏的肝细胞,又能保证肝脏活动有充足的热量。但热量过高容易引起肥胖,是肝炎并发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因此每天摄入热量以1800~2000千卡为宜,还可根据体重及有无发烧情况做适当调整。

3.肝炎病人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肝细胞再生所需的主要原料。患肝炎时,蛋白质消化吸收障碍,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丢失较多,因此每天应从食物中供给充足的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奶类,蛋类、鱼类及豆类等。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5~2.0克,如合并腹水、血氨不高,每千克体重可增加2~3克。

4.肝炎病人可食适量脂肪

适量的脂肪可以增加食物的美味,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酸有利于肝脏新生组织的生长。因此,不宜过分限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脂肪供给做适当调整,每日膳食中脂肪以40~50克为宜,烹调用油20克左右。

5.肝炎病人不能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

肝脏是合成并贮存糖元的场所。病人摄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对维持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是有益的;但又要防止摄入过多,影响食欲,脂肪贮存加速,使病人体重增加,对病情恢复不利。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65%~70%,每天可吃粮食250~300克,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六、肝硬化病人的饮食

肝硬化的发生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营养不良、酒精中毒、肠道感染、化学毒素等损害肝脏所致。肝硬化患者多数有营养不良史,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及抗脂肪肝因子的缺乏。同时,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营养治疗、补充营养素对促进肝细胞再生、促使肝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主要供给含必需氨基酸、生理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乳类、蛋类、鱼类、瘦肉、禽类等,每千克体重每日供给1.5~2克。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可促进肝细胞内酶的合成,其中甲硫氨酸在体内可合成胆碱,能防止脂肪酸在肝细胞内浸润和蓄积,是很重要的抗脂肪肝因素。如血浆蛋白过低,出现腹水和水肿时,更应补充蛋白质,以提高血浆蛋白含量。所以应供给高蛋白质以保护肝细胞,并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但是,如血氨增高,出现肝功能衰竭时,则应减少蛋白质的供给量。

2.高热能

充足的热能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可给肝硬化病人每日供给热量2500~2800千卡。

3.高碳水化合物

肝脏应贮存充分的糖原,如肝糖原缺乏,肝细胞对毒素的解毒作用就会减弱,从而易使肝细胞损伤、发生坏死而加重肝硬化。所以每日碳水化合物可供给350~500克,除每日3餐外,应加食蜂蜜、糖果、甜果汁、果酱等。

4.供给丰富的维生素

尤其是B族维生素(B(1下标)、B(2下标)、B(6下标)、B(12下标)、叶酸等),因为这类维生素有抗脂肪肝及防止各种因素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应多吃谷类、瘦肉、肝类、豆类。维生素C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糖原合成,增加肝脏解毒功能,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柑橘类、鲜枣、柿子椒等。

5.脂肪供给量要比正常人低

因肝硬化时胆汁合成及分泌减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均受到妨碍,并且过多的脂肪在肝内沉积,影响肝糖原的合成,使肝功能减退。每日脂肪摄入量以40~50克为宜。

6.限制食盐

有腹水及水肿时,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每日限用食盐2克或用无盐饮食。

7.严禁饮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并应少吃辣椒、胡椒、芥末、生葱、大蒜等刺激性食品,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8.禁吃粗糙和过硬的食品

以免引起曲张的食道静脉破裂而发生大出血。

9.选用易消化的食品

患者消化能力较正常人差,应尽量选用容易消化的食品,食物烹调应细软,烹调时应多用汆、熬、拌、煮、白切、清蒸等方法。不吃煎、炸食物。每日可进食5~6餐,每餐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出现腹胀或上腹不适症状。

10.介绍几种传统医学饮食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偏方

(1)赤小豆鲤鱼汤

赤小豆:性味甘平,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鲤鱼:性味甘平,功能利尿消肿、通乳安胎。

做法:赤小豆50克加水煮熟,再加入去鳞及内脏的活鲤鱼一条(约0.5千克),煮至鱼熟即可食用。

(2)猪肝绿豆汤

绿豆:性黑甘寒,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猪肝:性味甘苦温,补肝养血明目。

做法:绿豆、大米各50克,加水适量煮粥,将熟时加入洗净切碎的猪肝100克,煮熟即可食用。

七、食道静脉曲张病人的饮食

食道静脉曲张病人的膳食特征是细软,无骨刺鱼刺,以免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出血。可采用的膳食是流质或匀浆食、半流质或软食等。

1.流质食物的内容

可用牛奶、豆浆、蒸鸡蛋、藕粉、蛋花汤、浓米汤、麦乳精、杏仁霜等。

2.匀浆膳食的制作

将鸡肉、虾肉、瘦肉类、鸡蛋、各种蔬菜、大米、小米等做成熟食,再放入捣碎机捣碎成糊状。食用前烧开加入调味品即可。

3.半流质的食物内容

白米粥、肉粥、肉丸面片菜叶、细切面菜叶甩鸡蛋、肉泥小馄饨、蛋糕、小面包、发糕、龙须面等。

4.软食的制作方法

一切主副食均应切碎制软。主食可做成烂米饭、馒头、发糕、小笼包子、面条等。副食可做成丸子、芙蓉鸡片、肉末烩蛋羹丁、烩豆腐丁、烩冬瓜、拌茄泥、焖土豆条、烧菜花、炒碎菜叶等。

5.食道静脉曲张病人的食物禁忌

①不吃粗糙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咖喱等。

②不吃刺激胃液分泌的食物,如浓鸡汤、浓肉汤、鼋鱼汤,或过甜、过酸的食物。

③食入量不超过100毫升,防止食入量大引起胃液分泌过多。

④禁吃油煎、油炸、带骨刺硬果类食物,如香酥鸡、西法虾、炸猪排、软炸虾、炸麻花、炸麻团、清炖或红烧排骨、红烧鱼及花生米、核桃、红枣、粗纤维素菜等。

⑤勿吃过烫的食物。

总之,以避免刺破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为原则。

八、胰腺炎胆囊炎病人的饮食

1.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饮食

给予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流质软食,如藕粉、果汁、杏仁茶、浓米汤等,每日6次,每次200~400毫升。待病情好转后,才可吃点带油食物,如菜汁鸡丝细切面、白米粥、咸鸭蛋白、菜汁面片甩蛋白等,每日5次(3次正餐,2次加餐)。不加烹调油。禁吃肉类、蛋黄、牛奶、鸡汤、肉汤等富含脂肪及刺激性食物。

2.慢性胰腺炎病人的饮食

适量限制蛋白质,每日50~70克,可吃豆浆200毫升、鸡蛋清2个、瘦肉类50~100克。脂肪限制在每日30~50克,可选用含脂肪较少的鸡肉、鱼肉、瘦牛肉、豆制品及鸡蛋清。全日烹调用油10~15克。采用蒸、煮、熬,烩等烹调方法,严禁吃油煎、油炸食品及大量猪肉。每日除正餐外,应加餐2次,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3.胆囊炎胆结石病人的饮食

当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饮食和急性胰腺炎相同;病情稳定后,应采用低脂肪饮食,蛋白质和糖可以不限制,以保证热能需要,除禁用蛋黄外,其他与慢性胰腺炎饮食相仿。饮食以清淡、少渣、易于消化的半流质及软食为宜;防止粗纤维素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胆管痉挛性疼痛。

九、肾脏病人的饮食

1.肾脏病人的饮食要求

①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氮质代谢物在体内潴留,维持氮质总平衡,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以减轻肾脏负担。

②调节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③供给充足热量,维持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延缓病情发展。

2.肾病的蛋白质需要

根据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高低规定蛋白质的食入量。如血清尿素氮不超过20毫克,蛋白质可不限量;血清尿素超过20毫克,肌酐大于4毫克,蛋白质应限制在20~40克。应食用优质蛋白质,例如鸡蛋的生理价值最高,含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最近似,应为首选食物。为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应将主食稻米、面粉等改用麦淀粉。如采用透析疗法时,应根据透析次数及蛋白丢失情况从饮食中补充。每日每千克体重食用蛋白质1~1.5克,以维持理想的正氮平衡。

3.肾病的热量需要

每日最好能供给2000~3000千卡热量。热量来源应尽量选同含蛋白质低的淀粉类食品及碳水化合物,如糖类、粉条、粉丝、土豆、白薯、藕粉、山药、芋头等。为防止组织蛋白分解,优质蛋白质应均匀分配在各餐中与糖类一起摄入。

4.限制钾钠的摄入量

因肾功能衰竭时排钾减少,易于发生高血钾而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应慎重选用水果。含钾多的蔬菜,在烹调时要用大量的水多次泡煮以去掉一些食物中的钾。盐的摄入量视水肿程度及血钠浓度而增减,一般采用低盐饮食,每日2~3克。

5.补充维生素

因为上述膳食改变了水果及蔬菜的天然成分,应用时间长,则影响了食入维生素。因此需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

6.急性肾炎病人的饮食

发病初期,采用低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氮质潴留时,蛋白质摄入量每天限制在20克以内。在限量范围内尽量选用优质蛋白质食品,以后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增加至40~50克。膳食中热量应充足,并富含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同时要限制含钾高的食物,水的供给根据尿量的多少而定。

7.肾病综合征病人的饮食

应用低蛋白饮食,每日50克左右。因为多数病人有浮肿,高血压,所以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克。应选择富含铁及维生素A、B(2下标)、C的食物。应补充钙质,以防体内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需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

8.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食物选择

①为保证优质蛋白在膳食中占绝对优势,就需降低植物蛋白的摄入量。可将主食的米和面粉,部分改由麦淀粉或玉米粉供应,因为100克面粉含蛋白质高达9.9克,而100克麦淀粉含蛋白质只有0.6克。二者蛋白质差额可由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来补充。

②选择含高热量低蛋白的淀粉类食物。

③严格限制含植物蛋白高的食品,如干豆类、豆制品、硬果类、谷类、薯类等。

④一般可随意选用水果和蔬菜,但血钾高时则需限制含钾高的食物。

十、糖尿病病人的饮食

1.饮食对糖尿病人治疗的重要性

定时适量地提供食物,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以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和发生。对轻型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对重症糖尿病病人,严格控制饮食,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控制病情发展,但只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2.糖尿病人的热量需要

每日所需热量是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及劳动强度来决定的。对于老年肥胖病人(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必须严格控制总热量,特别是来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热量,这对降低血糖、血脂、血压都有益处,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3.糖尿病病人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①膳食中应供给充足蛋白质。由于体内糖原异生旺盛,蛋白质消耗量增大,因此膳食中应供给充足,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3%~20%。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1.5克,如有消瘦及消耗性疾病,蛋白质摄入量可增到每公斤体重大于1.5克。如有尿毒症或肝昏迷等病症,蛋白质应限制在每日30~50克。

②膳食中脂肪量应占总热量的20%~25%。每日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60克。胆固醇摄入量最好控制在300毫克以下。禁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及动物油。

③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宜过低。如低于150克可引起体内脂质代谢过度,导致酮症酸中毒。中等体力劳动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200~300克(相当于粮食200~350克)为主。碳水化合物所供热能占总量的50%~60%。

4.糖尿病病人应多吃食物纤维素

食物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某些食物纤维能延缓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减少,尿糖排出减少,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如莜麦、燕麦片、荞麦、玉米渣加白云豆、绿豆羹、海带、米饭、玉米面等。特别是燕麦片更适合老年人保健,不仅能降血糖且有降血脂作用。

5.糖尿病病人的餐次分配

每天进食定时定量是发挥饮食治疗作用的基础,且有利于药物治疗。最少每天要吃3次,可按早餐1/5,中、晚餐各2/5分配,或分4次、6次更好。如注射胰岛素则采取少食多餐,可在正餐外加餐2次,安排在下午和睡觉前。为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睡前应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腐干、牛奶麦片粥等。糖尿病人外出时应随身带点馒头、饼干、水果或糖块等,便于在发生低血糖前吃点食物来预防。

6.糖尿病病人可吃的食品

各种粗细粮,豆类及豆制品,各种瘦肉、禽、蛋、奶、鱼、虾及各种含糖少、含纤维素较多的绿色蔬菜水果。可生吃的瓜果最好生吃,如西红柿、黄瓜等。

7.糖尿病人忌用的食品

糖尿病人忌吃含葡萄糖较多的葡萄、香蕉、荔枝、枣等。凡糖尿病患者,忌吃含糖多的糕点、饼干、蜜饯、果脯、水果之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腻甘甜食品;忌吃炒爆香燥、温热助火食品;忌烟与酒。

十一、便秘者的饮食

1.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蔬菜、水果

每日最好能吃黄瓜、西红柿、菠菜、萝卜、韭菜、芹菜、小白菜、油菜等新鲜蔬菜,特别是绿色或黄红色蔬菜,或水果1~2个,如香蕉、橘子、苹果、梨、桃子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因牙齿松动,咀嚼不便或消化力差,可将蔬菜切碎煮烂进食。

2.保持足够的水分

每天应多喝开水,保持肠道内有充足软化粪便的水分。每日早晨喝一杯淡盐水,也可收到泻热通便之效。

3.早晚饮用蜂蜜水

蜂蜜不仅营养素含量丰富,也是润肠通便的良药,如能早晚各饮蜂蜜水一杯,对防治便秘极为有益。

4.芝麻有润肠、补血、生津、养发的功能

黑芝麻尤佳。所以老年人如能经常吃些芝麻粥,对身体虚弱、头晕耳鸣、大便干燥等颇有功效。但整粒芝麻难以消化吸收,故应先将芝麻洗净、炒熟、研碎再与大米同煮食用。

5.适当吃些杂粮

如玉米面、玉米渣、荞麦、红薯、黄豆、红豆等,能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中医认为上述食品有宽中下气、利肠通便的功效。

6.适当多吃些植物油

如芝麻油、花生油、豆油等,可润肠通便。

7.少吃过于精细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