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特征是在口、舌、唇、鼻、蹄、乳房发生水泡,并溃烂形成烂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具多型性和变异性,目前已发现O型、A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I型7个血清型,每一个型又可分为若干亚型。各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感染某型病毒后的康复动物或免疫某型病毒疫苗后的动物,仍可感染其他型病毒。
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0℃以上逐渐失活;pH<6.0或>9.0时可失活;在2%氢氧化钠、4%碳酸氢钠和2%柠檬酸下失活;在有机物存在下,可抵抗碘伏、四铵盐、次氯酸盐和酚等消毒剂;在pH中性的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较久,但在pH<6.0肌肉中失活。在污染的饲料和环境中存活1个月以上,但存活时间与温度和pH值有关。
【流行病学】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流行过口蹄疫,但目前本病仅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非洲、中东和南美呈地方性流行或零星散发。已消灭口蹄疫的国家和地区常有重新暴发本病的例证。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家养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畜呼出物、唾液、粪便及尿液,乳及精液(临床症状出现前4天的),pH6.0以上的肉及副产品均可带病毒。康复期动物及活疫苗免疫动物也可带毒(病毒在牛口咽处可达30个月,水牛则更长,绵羊为9个月)。非洲岬水牛(Capebuffalo)是南非血清型的主要贮藏宿主。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牛易通过呼吸道,猪易通过消化道感染。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本病呈烈性传播,对畜牧业危害相当严重。成年动物死亡率低于5%,但幼畜因心肌炎可导致死亡率高达50%以上。长期存在本病的地区其流行常表现周期性,每隔1~2年或3~5年暴发一次。发生季节随地区而异,牧区常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而农区季节性不明显。
【临床症状】
潜伏期2~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14天。病初体温升高,口角流涎增多,口腔(舌、唇、颊和齿龈部)黏膜上出现水泡,趾间、蹄冠及球部、乳头和乳房的皮肤上发生水泡,跛行不愿站立。2~3天后水泡破裂,露出红色糜烂区,体温下降。
成年牛感染症状缓和,母牛可致流产。乳犊感染水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突然死亡,病死率高。
绵羊蹄部水泡明显,口腔黏膜变化轻微,常突发急性跛行;山羊多见口腔呈糜烂性口炎,蹄部病变较轻;羔羊常因心肌炎死亡。
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水泡破裂后表现出血并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严重时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鼻镜、乳房也可见到水泡。哺乳仔猪常因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病理变化】
除口腔、蹄部有明显水泡、糜烂病理变化外,反刍动物的喉头、气管、食道、前胃等有时也可看到水泡、糜烂。幼龄动物急性死亡时,可见心肌变性和出血;慢性经过而死亡的动物,心肌有灰白至灰黄色条纹状病变,呈虎斑心外观。
【诊断】
1.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是本病确诊的依据。在国际贸易中指定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中和试验。替代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
病原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病毒分离:接种犊牛甲状腺原代细胞,猪、小牛和羔羊肾原代细胞,幼仓鼠肾(BHK-21)和IB-R-S2细胞系或吮乳白小鼠。
血清学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中和试验。
核酸识别试验,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是快速且敏感的诊断方法。
样品采集:上皮组织,最好是未破裂或新破裂的水泡皮,至少应采1克。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冷藏(冻)保存并送检。或用食管探杯(猪用喉拭子)采集食道/咽(OP)黏液,立即按1∶1加保存液后置-40℃(干冰或液氮容器)保存运输。
3.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易混淆的疫病有: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病、猪水泡疹。
其他应鉴别的疫病:牛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蓝舌病、牛乳房炎、牛丘疹性口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防制】
1.预防。
平时对家畜加强检疫,常发地区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免疫接种,牛可用矿物油和氢氧化铝佐剂灭活疫苗,猪可用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一般为80%~90%,接种疫苗后l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注射方法、用量及注射以后的注意事项,必须严格地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免疫所用疫苗的毒型必须与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别一致,否则无效。注射后有时会出现副反应,必须事先做好护理和治疗的准备工作。
2.处置。
发生口蹄疫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综合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包括发病家畜种类、发病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发病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禁止疫区内相关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关闭疫情区内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
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所有病畜和同群畜及其产品;消毒栏舍、场地及所有受污染物体(器具、车辆、衣物等);污水、污物和粪便等必须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封锁区内健康动物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对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实行免疫接种,建立免疫带。
最后l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14天,并经过彻底消毒,可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解除封锁。
二、猪水泡病
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蹄冠、蹄叉以及偶见唇、舌、鼻镜和乳头等部位皮肤或黏膜上发生水泡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猪水泡病病毒属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本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6℃1小时可灭活,在pH2.5~12.0内稳定;对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有机物存在下,可被1%氢氧化钠加去污剂灭活。在无有机物存在下,可用氧化剂、碘伏、酸等消毒剂加去污剂消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腌、熏加工不能使其灭活。火腿中可存活180天,在香肠和加工的肠衣中可分别存活1年和2年以上。
【流行病学】
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
传染源为病猪、康复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畜的水泡皮、水泡液、粪便、血液以及肠道、毒血症期所有组织含有大量病毒。感染猪的肉屑及泔水,污染的圈舍、车辆、工具、饲料及运动场地均是危险的传染源。
本病病毒易通过宿主黏膜(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孕猪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散养发病率低,集中圈养发病率高;一般不引起死亡。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7天;有的可延至更长,《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8天。
根据病毒株、感染途径、感染量及饲养条件的不同,本病可表现为亚临床型、温和型和严重水泡型。
临床症状易与口蹄疫混淆。发病初期,猪群中有些猪突然跛行(在硬质地面上表现明显),关节痛疼,不愿站立、采食,尤以小猪感染最为严重。
病猪体温升高2℃~4℃,水泡破溃后即降至正常体温。蹄冠、蹄叉、鼻盘出现水泡,口腔、舌及乳头上皮很少有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蹄壳松动或脱落;通常发病后1周内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某些毒株不引起症状或仅引起较缓和的症状。
【病理变化】
病猪除口腔、鼻端和蹄部有水泡及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灶外,内脏无明显变化。
【诊断】
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替代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验。
病原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补体结合试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猪源细胞培养)。
血清试验: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虽然猪水泡病病毒比较稳定,但采样时也应和口蹄疫病毒样品一样,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送检。
用于病毒分离应采集水泡液、水泡皮(至少1克置pH7.2~7.4,50%甘油PBS中)、抗凝全血样品(在发热期采集)和粪样。用于血清试验应采集发病猪及同群猪的血清样品(1~2毫升)。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和猪水泡疹鉴别。
【防制】
1.预防。
对常发病地区的猪,可采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
禁用未经煮沸的泔水喂猪。
2.处置。
发生疫病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处置。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参照口蹄疫处置办法)。
三、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既能在冷冻条件下存活,也能在烟熏烤晒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热,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温度。pH<3.0或pH>11.0可灭活;对乙醚、氯仿、β-丙烯内脂敏感;能被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碳酸钠(4%无水或10%结晶碳酸钠+0.1%去污剂)、离子和无离子去污剂、含1%碘伏的磷酸灭活。
【流行病学】
该病发生于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美及南美、非洲及部分欧洲国家。
在自然条件下,猪、野猪是猪瘟病毒唯一宿主。其他动物有抵抗力。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易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先是一头或几头猪发病,以后逐渐增多,经1~3周达到高峰,发病率为80%~100%。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眼结膜、伤口、输精感染及胎盘垂直传播。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血液而感染;或通过农场访问者、兽医及猪的贸易活动传播;通过污染的栏舍、器具、车辆、衣物、设备及采血针头间接传播;用未煮沸的泔水喂猪也可导致传播。
传染源为病猪、愈后带毒和潜伏期带毒猪。病、死猪的所有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续毒血症并数月排毒的先天性感染的仔猪;带毒的猪源细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均可成为传染源。
【临床症状】
猪在胎儿期接触到猪瘟病毒有可能终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仔猪接触病毒后潜伏期为3~10天,通常在感染后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个月后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高热稽留(41℃~42℃)。食欲减退,偶尔呕吐。嗜睡、挤堆。呼吸困难,咳嗽。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显著。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大多在感染后5~15天死亡,小猪病死率可达100%。
慢性型: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为主。皮肤发疹、结痂,耳、尾和肢端等坏死。病程长,可持续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难完全恢复。不死的猪,常成为僵猪。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
温和型:多年来一些地区散发一种所谓“无名高热”症,经研究证明多为猪瘟。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病猪呈短暂发热(一般为40℃~41℃,少数达41℃以上),无明显症状。母猪感染后长期带毒,受胎率低、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猪先天感染,死亡或成为僵猪。
【病理变化】
急性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颈部、胸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淋巴结、喉头、膀胱、肾、回盲处明显。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但一般不常见,仅50%~70%病例出现梗死病变。常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周边出血显著,杂有贫血变化,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多见于颌下、颈部和腹腔淋巴结。
慢性型:主要为坏死性肠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无出血及炎性病变。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仔猪常见胸腺萎缩,肋软骨连接处外生骨疣。
【诊断】
1.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NPLA)、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鉴定:采病猪器官组织经冰冻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免疫荧光或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病毒。以单克隆抗体确诊鉴定。
血清学试验: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用于鉴定病原应采扁桃体(最合适的样品)、(咽、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远端回肠、活病畜血液(经EDTA抗凝)。上述样品置冷藏条件下(但不能冻结)尽快送至实验室。
用于血清学试验应采疑似康复畜、母猪生下的疑似先天感染仔猪及被监测猪的血清样品。
3.鉴别诊断。
应与非洲猪瘟(临床不能区分,须采样送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猪丹毒、急性型巴氏杆菌病、其他病毒性脑脊髓炎、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香豆素中毒等病区别。
【防制】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感染猪须扑杀,动物尸体应销毁。在猪瘟流行的地区,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但却不能有效地消灭猪瘟。在无猪瘟或进行猪瘟根除计划的地区,应禁止使用猪瘟疫苗免疫。
1.预防。
猪场应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建立种公猪及种母猪血清监督系统和有效的生猪认证及记录系统,并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有效的联系,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检疫工作应特别抓住屠宰场和生猪的市场、收购、运输、仓库以及病猪肉品的处理等环节。泔水等应煮沸消毒后喂猪。严禁将猪瘟病猪或污染病毒的物品带进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