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龙猫之嗜川
30315700000005

第5章 水一样的腰

马静媚眼看着肇庆则,他的心里就乱七八糟的了。

肇庆则搂住了马静的腰,那腰跟水做的一样,软得拿捏不住。他只是轻轻的亲了一下马静,然后说。

“回去吧!”

肇庆则把马静送回家,他回到办公室。其实,他只是想再闻一闻马静留下的体香。马静身上的体香又是另外一种,让人着迷,沉醉。

肇庆则这一夜就在办公室里呆着,他看着第三期要发的稿子,掂量着,都排在什么位置上,最终他还是把马静的稿子排在第一篇,而且还写了一个总编推荐,无所谓就是说,青年女作家,才气四溢,文笔通达……

早晨六点钟的时候,他就去了长途汽车站,他要去市里开会。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早就走,文联开会大体下都会在九点以后。他去市里,也想问问《猫》的情况,看看买这些书的人都是在什么年龄断的,他也有一个定位,奔着那个方向使劲儿。

这个总编也不是好当的。

路上堵车,他到市里已经快九点了,就直接去了文联。他完全没有想到,他去晚了,那些人都在等着他,文联主席脸色不太好看。他找了一个偏点的位置刚要坐下,文联主席说。

“你到我身边坐着。”

这是第一次享受的待遇,以前他从来都是坐到角落。他看到文联主席面前摆着《猫》的杂志,他就猜到了,今天有可能是和《猫》有关。

文联主席上来就说《猫》。其实,文联也有一个杂志,《文学船》,一期印一千册,送人都送不出去,一般都扔在办公室的仓库里,然后过一段时间,送到造纸厂。

市文联主席发了一通火后,文化副局长讲话,大意是要向《猫》杂志学习。然后就是让肇庆则讲关于《猫》杂志发行的事情。

肇庆则到现在也没有清楚,为什么《猫》一下就能发行那么多,他说是发行部的事,今天发行部长去跑发行的事了,没有时间。

其实,发行部还没有成立,他就是一推,这让文化副局长和市文联主席很不高兴。

“老肇,你不能太保守了,有经验大家学吗?”

“这真是发行部的事,回头我让发行部长过来。”

全是拖词,他心里想,你们的杂志用稿都是用的什么稿子?我的稿子想发一篇都难,什么人都敢叫作家,他心里这么想,没有这么说。其实,他也是这样,只是他限定,《猫》杂志的稿子,人情稿,一期限两篇,而且毕竟是编辑操刀给改,改得面目全飞也不管,达到他的要求就行。

那天的事情就这样了,会开得不太成功。因为,肇庆则没有谈出经验来。

不过,那天市里那些牛皮的作家都缠着要发稿,一篇一篇的都给了肇庆则。他全收,而且都说,一定发,一定发。

其实,肇庆则就打定了,一篇不发,他太了解这些作家了,那些东西写得有点残忍,他们把文字都给折磨疯了。

肇庆则晚上没有能回来,文联主席拉着他喝酒,不让走,他有点喝高了,这些喝酒协会的人就是厉害。

肇庆则收到的最后一篇稿子是市文联主席的,他不能不掂量了。

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跑了,说话文联给派车送,他不想搭上这个人情。

他回到县里,就把三期的稿子定下来,给了主任,让他马上去印刷厂。

电话响个不停,他不接,是市文联的电话,他也把手机关了。

星期六和星期天没有休息,校对,出样,反正是很忙。

星期一,发行部的四个人来报道,办公室已经准备出来了。

肇庆则并没有开会,只是问他们搞过发行没有?

他们搞过发行,有经验,看来局长是上心了。

这四个人来了,肇庆则还担心,他们只当这儿是养爹的地方。这四个人竟然没有这样,当天就有两个去邮局,两个去省城,这让肇庆则心里很高兴,发行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这期的印数让他有点犯难了,主任打电话问他印多少,他犹豫了很久。

“印两万。”

主任半天才说。

“见好就收,一万足矣。”

他挂了电话,没有说话,他说两万就两万。

一个小时后,他又拿起电话,让再加印一万。

主任说。

“印刷厂让先付一半的定金。”

三万册三万块钱,肇庆则当时就让会计给打过去了。

这事定下来后,他心里有开始发毛,是不是太冒险了?他不知道。

他去马副县长那儿,见到肇庆则,他就开始发毛,每次来,就是发行的事情。因为这事,正县长在常务会上,点了他的名儿,他不敢再乱来了,好歹的他没有把黑手伸向学校,如果那样,后果就严重了。

肇庆则没有提发行的事儿,而且是想要点钱。马副县长说。

“谈其它的人,什么事都行,要钱伤感情。”

肇庆则就等着他这句话。

“给配台山厢式货车,往市里送杂志都靠人背,或者是雇车,成本太高。”

“你,你可以让县里的发行站代理。”

“他们扒皮太狠了,何况我们自己有发行部。”

“难,你应该找你们局长要。”

“我们那地方穷,你也是知道的,局里不是市里的局,就这么大的一个县,报亭就一个,娱乐的场所也是有限的,想弄点钱都没有地方弄,而且县里出要求发展文化经济,尽量的给开绿灯。”

“县里也没有钱,要不你去找正县长。”

正县长更难缠,肇庆则心里清楚。

“农牧局那边有一台厢轿,一直放在院里。”

马副县长看了他一眼,要说什么。

“这期还有马静的一篇小说,你姑娘真是很有才,不想用都不行,舍不得。”

马副县长闭上嘴了,拎着包,开着车,拉着肇庆则就去了农牧局。

他们进院,就直奔那台车,八成新。农牧局长跑下来。

“马县长有什么指示?”

“这车给文联吧!”

“这……”

“怎么?不支持我工作?”

农牧局长马上就说。

“马上开走,马上开走。”

谁心里都清楚,马副县长最有可能当正县长,所以什么事谁都掂量着办。

肇庆则马上打电话给一个会开车的编辑,车开走了,肇庆则中午安排饭。

一直喝到快天黑了,才结束。他买鱼回家,坐在沙发上,抱着鞭打绣球,抚摸着它的毛,那真是马静的感觉。

他拿出手机,才发现还没有开机,他打开手机,短信一下就进来二三十个,他一一的看,竟然全是市里的那些作家打过来的未接电话短信提醒。

他想给马静打电话,拨到最后一个号,就停下了,他把手机又关了。

第二天,他早早的上班,看着院子里的厢轿得意的笑了。

他上楼,主任就到了,告诉杂志印刷完了,他递他他一本,他看一眼,说不出来的喜欢。

“让小刘过来,我们去印刷厂,拉着杂志去市里送杂志。”

肇庆则到了印刷厂,看到那三万册的杂志,汗一下就下来了,他没有想到会那么多。

他愣一会儿,告诉装车。

他也跟着搬,厢货装得满满的,一万册。

开车往市里去,见到报亭就送,因为有了前两期打底,他们都能多要几本,而且当时就给钱。

一天下来,还有五千册在车上,看来市里的这个零售市场也不行,就得往省城去。

这个时候广告部那边来电话说。

“肇总编,邮局那边一级市场搞好了,需要量不大,只有两千册,而且是预售货回,就是货拿走不给钱,卖不出去,返回来,再有就是省里的几个发行点也需要八百册,但是我们不能进零售商手里书。其它的渠道恐怕就要靠关系了。”

前景不美好,肇庆则有点上火,当然就在市里住下了。

他晚上按着短信给那些作家打电话,他们在市里还是有能量的。

二十多个人来了,他请吃饭,把杂志一人送一本,他们看完,脸色不对,没有他们的稿子,当然就不高兴了。

“你们也别不高兴,三期的稿子都下完了,只能等下期,现在的情况我是求你们,发行的事,书我拉来了,还有五千册。”

肇庆则的话说完,全部沉默了,他是太高看这些人了。

“我们也没有能力,如果有这个能力,市文联的杂志,就不会只印那么少了,我们也只能是自己买,十本二十本的,这个不容易,我们出的书,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的。”

肇庆则一听,心里堆了。

一千多块钱白扔了,他心里想,还发个屁稿,一堆自恃清高的家伙。

第二天,肇庆则给邮局送去了两千本杂志,又到省城送去了八百本,到此,车上还有两千二百本杂志,家里还有两万本。

马静给肇庆则打电话,他没有接,他心烦得和烧开的水烫到了脸一样。

他没有回去,他想看看省城的市场。

他有点太高估发行部了,也高估了自己,这回看来是要砸了。

一天下来,几乎是没有需要的信息,他考虑过打广告,可是广告的费用太高,他把这个念头掐死了。

又是一夜,天亮,他站在旅店的窗户前,电话响了,他想关掉,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他接了,竟然是一个书亭要书,一百本。

“马上返回市里。”

他想,不管是要一本,还是两本,都送,买出一本少一本,他感觉自己像卖鱼的那个小贩一样。

在回去的路上,又接了几个电话,都是要杂志的报亭,最少是二十本。其实,这都是很少见了,就是《小说月报》,天津的那个,报亭也不过进三本五本的,有的时候还卖不出去。

在市里,一百五十多家报亭,都开始要杂志,一天下来,车上的杂志就没有了。

肇庆则心里稍微有了点底,他也担心,一万册会不会饱和呢?

家里还有两万册,马副县长给弄出去一年的,五千册,还有一万五千册,这样一想,肇庆则心里还有了点底,至少就是那一万五千册卖不掉,也不会赔上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