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师长春城下
1948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统一全国各战略区部队编制。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员,高岗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萧劲光与吕正操、周保中同为副司令员,陈云、李富春为副政治委员,刘亚楼为参谋长。
3月15日,东北野战军历时三个月的冬季攻势胜利结束。其间,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人,攻克、收复鞍山、吉林、四平等大小城市18座。至时,东北战场上,解放区的面积已占东北整个面积的97%、人口占总人口的86%。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被压缩和分割在了沈阳、锦州、长春三个孤立地区。特别是长春,地处东北腹地,远离出海口,在中长铁路被切断后,就孤悬在松辽平原上了。
但是,蒋介石仍然不甘心。在几次亲临沈阳督战、面授机宜后,于4月1日又将卫立煌召到南京,反复叮嘱,必须“集中兵力,重点防守,确保长春、沈阳、锦州三大战略要点,相机打通北宁线”。并一再强调,令进驻长春的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务必把守好长春,以“牵制共军,寻机待变”。搞了半辈子军事的蒋介石非常明白:在眼前,位处东北腹地,作为中长、长图等东北境内铁路干线枢纽的长春,在东北乃至全国这盘棋上,太重要了!
当然,志在东北“建立汉高祖之汉中”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更清楚长春的重要。几个月来,中央军委、毛泽东与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林彪等数十次电报往复,很大一部分是磋商如何解决长春问题。4月初的哈尔滨,还着实有些寒意。但在东北局、东北军区的办公楼内却一片热气腾腾。从林彪、罗荣桓、萧劲光等高层决策者,到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大家被胜利鼓舞着,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萧劲光参加了3月份东北局总结土地改革工作的省委联席会议。接着,又会同林彪、刘亚楼等,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军事会议。分析解剖四平等城市的攻坚战例,研究“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问题,为进攻长春、进而解放全东北,作思想上、组织上、战术技术上的准备。
4月18日,林彪综合大家的意见,向军委报告了关于攻打长春的作战计划:从5月份开始,集中9个纵队攻城或打援。以新成立的3个纵队和独立师,在沈阳与锦州、沈阳与四平间沿途箝制敌人。在完成攻击准备而沈阳之敌又迟迟不出援的情况下,对长春发动全面进攻,争取用十天半月的时间解放长春。4月22日,军委复电,批准了东北局攻打长春的意见。据此,为便于作战指挥,东北局报请军委批准,建议组建两个前线指挥所:第一前线指挥所,以原辽东军区机关为基础组成,由萧劲光主持组建、领导,使命为准备指挥攻打长春;第二前线指挥所,以原冀热辽军区为基础组成,由程子华主持组建、领导,负责北宁线方面作战。两个指挥所均不辖编制部队,部队组成由军区总部根据任务需要随时调整配属。在讨论、研究了攻打长春的具体计划后,军事会议于5月中旬结束。
5月,在关内许多地方已开始进入夏季,有点热了。但在哈尔滨却正是不冷不热的最好季节。会后,萧劲光与大家一起利用这难得的余暇在太阳岛休息了几天,便与萧华一起离开哈尔滨,赶赴通化整顿辽东军区机关。途中,他们在西安碰到了第三纵队的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罗告诉萧劲光,三纵已接到参加攻打长春的战斗命令,部队正向伊通集结。
辽东军区机关原本人就不多。萧劲光他们到通化后,又将一部分人员和装备补充了安东军区机关和其他部队,随后便把原辽东军区机关的架子带到长春外围,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第一前线指挥所。指挥所机关位置设在距长春市区东南约50里的李家屯,留守处设在吉林市。指挥班子除原辽东军区机关人员外,又吸收了此前已参加长春外围战斗的吉林(东满)军区、松江军区的主要领导和前线指挥所人员。萧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副司令员陈光、陈伯钧,参谋长解方(又名解沛然),唐天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阵容相当可观。
萧劲光抵达长春时已进入5月下旬。这时长春外围战役已结束,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领的十万部队,已被东北野战军第一、第六纵队和七个独立师包围在以长春市区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萧劲光视察战场后,为了断敌空运,断绝敌人空中增援和撤退的通路,决定夺取机场控制权。5月24日,一声令下,东野围城部队向长春西郊大房身机场守备部队发起猛烈攻击。经激烈交战,至25日拂晓,国民党机场守备部队6000余人被全歼,东野部队也伤亡2000余人。战斗结束,东野部队严密布防,控制了机场,并将跑道破坏。之后,萧劲光一边派员侦察敌情,一边考察战场,研究长春市区敌军分布图、敌工事图,与解沛然等一起作攻城的准备。围城部队则集结整训,待命出击。
然而,就在围城部队拟定方案,做好准备,等候攻城命令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林彪等东野首长在与军委多次电报交流、受到毛泽东批评后,经过慎重思考,改变了原定的长春作战计划。6月5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联名致电军委,对攻打长春提出了新的设想。具体方案有三:第一,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第二,目前少数兵力围困长春,封锁粮食,主力到北宁线、热河、冀东一带作战。第三,对长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然后攻城。时间准备两到四个月。在依次陈述了三个方案的具体思考后,明确表示:“认为目前以采取第三个方案为好”。先打锦州后打长春,是毛泽东和军委几位领导一直坚持的思想。所以,接到林、罗、刘的电报,军委立即复电,批示同意第三个方案。据此,东北局致电萧劲光,下达了解决长春问题的总方针、总任务:“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变短时间内大部队强攻为小部分主力与独立师久困长围,待敌人久被困饿后,再行攻城。”
战场态势的变化,中央、东北局作战方针的改变,使萧劲光看到了长春问题的复杂。他清醒地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特殊的战斗。经请示东北局批准,遂将“第一前线指挥所”改称“第一前线围城指挥所”(简称“围城指挥所”),并于6月15日至20日,在吉林市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军委、东北局指示精神,调整部队,重新部署围城工作。
此前,围城各部队都在探讨攻城方略,积极做着攻打长春的准备。参加会议,原本以为是来接受攻城任务的。萧华传达了东北局的指示,同时宣布,各部队下一步的任务是久困长围,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斗争。待几个月后,敌粮弹俱尽,人心动摇时再行攻城。初一听,大家有些愕然、不解。这是意料中的。萧劲光当即作了说明、动员。他首先笑对着前边几个人说,攻城准备做了,现在又不打,有点“失望”了?接下来,他讲了三层意思:其一,城总要攻,长春必须拿下,任务还是我们的,这没有变;其二,作战方案改变,是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的,是从战略全局考虑。我理解,先解决北宁线的问题,彻底割断东北与关内的联系,会使长春问题更易解决;其三,长围久困,怎么围?怎么困?按照惯例,攻打工事坚固的城市,一定要有数倍于敌的兵力。而我们的兵力与长春城内的国民党军基本上是一比一。军事围困如何进行?政治攻势、经济斗争如何开展?都是新课题。大家任务并不轻松。
参加围城准备会议的师以上干部,大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战争风雨的老红军、老八路。近年来在东北战场,他们又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一系列艰苦战斗。话一讲透,大家注意力立即转移到围困战怎么打上。在萧劲光的主持下,大家充分发言,各抒己见,经过两个通宵的反复推敲,拟定了围城的方案。
会议决定第一纵队、第六纵队主力后撤整训,以第十二纵队之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师,第六纵第十八师,以及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等几个独立师,另一个炮兵团等部,接防围城。为明确职责、方便指挥,及时有力地反击敌人突围,指挥所决定以长春东北的伊通河和长春西南的火车站为界,将围城区域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独六、独八、独九师及第十八师,在东部地区,由围城指挥部直接指挥;独七师、独十师及第十二纵队的两个师,在西部地区,由第十二纵队司令员钟伟指挥。会议于20日结束。围城指挥所同时下达命令:“为完成攻击长春的战略任务,决定对长春进行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围困。总的任务是:断绝敌人的粮柴,禁止行人出入。控制机场,不使敌人空运,扰乱敌人空投,并积极歼灭出扰敌人。寻找敌之弱点,逐步压缩敌人,完成攻城战场之各项准备……”并决定,所有部队务于6月22日前依部署进入指定位置。
已作了多日攻城准备的东野官兵,求战心切,士气高昂。命令一下,22日中午,围城部队即全部到达指定位置。10万大军按照指挥所部署,从不同方向展开,在长春城外方圆50里的地面上形成一个环形封锁区。
长春围困战战幕就这样拉开了!
二、铁壁合围,筑起坚固的“城外城”
被人民解放军东野部队包围后,长春城内国民党军首席长官郑洞国及其所辖新七军军长兼警备区司令李鸿、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等,紧锣密鼓地进行坚守准备。
长春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有关史书记载,“长春”二字,由清朝嘉庆皇帝最后取定。据传,当年乾隆赴长白山祭祖路过此地,曾留下诗句:“长白千载古锡州,春光无限在宽城。”后来嘉庆就集用这两句诗的第一个字,作了当地行政机构的名字,曰“长春厅”。之后,“长春”一名便沿用下来(此前亦有“长春”二字见用,只是不是行政机构)。遗憾的是,这一美好的名字并没有给长春人民带来福音。从19世纪末叶以来,这里并非“春光无限”,而是“冰冷雪寒”。先是沙皇俄国,而后是日本,都在这里进行了疯狂的侵略掠夺、殖民统治。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东北后,扶持成立的伪满洲国曾在这里建都,称之为“新京”。沙俄、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在市区挖掘壕沟、坑道,修建了大量永久、半永久性的军事工事。市内街道、各种建筑,从布局到构造,都充分考虑到军事意义。尤其是市中心日军建的关东军司令部及大兴公司、中央银行等大楼,都是米把厚的石墙、钢筋水泥屋顶,一般炮弹穿打不透。市内各主要街道宽度都在60米以上,便于发挥火力,而且主要大楼和主干街道间均有钢筋水泥的地下通道连接。抗战胜利,国民党进入长春后,又进一步整修,加强了军事工事。据称,仅中央银行周边就修筑工事一百多处。所以在长春被包围后,国民党中央社在报道中宣称:“长春防线坚冠全国”。
长春的防卫工事,已无以复加。那么,城中的部队、兵力又如何呢?
是时,守卫长春城的国民党部队足有10万人。这些部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辖有被称为“王牌军”第三十八师的蒋军嫡系部队新七军,二是不久前从吉林市撤出来的原滇系部队第六十军,第三部分是地方保安队及收编的地主武装、土杂顽匪等杂牌部队。年初,郑洞国临危受命抵长春后,将这三部分编在一起,称中央军“第一兵团”,并兼任了司令员。此后,对部队进行了整训,补充更新了装备。这三部分部队,新七军不必说,就是第六十军,虽到东北后几次受挫,士气不高,但久经战火,曾护国讨袁、血战台儿庄,也有相当的实力。土杂武装实力不济,但立场异常反动。基于这些条件,加上有解放军不可企及的空中优势,长春虽孤悬在大片解放区中间,开始,国民党军并没有特别的危急感。直至5月份,东北野战军第一、第六纵队等部包围了长春城,西郊的大房身机场守备队被歼,机场跑道被破坏,他们才开始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郑洞国原本不愿意到此就职,来长春前曾私下与人戏称“是不归路”。看来,他不幸而言中了。
敌人兵力情况,萧劲光清楚。城内工事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但他对有如此装备精良的大部队驻守,且工事坚固的大城市,进行长时间的围困战,没有经验。在几十里、上百里的宽大正面上,敌我双方碉堡相对,短兵相接,且不是十天八天,而是“两到四个月”,没有先例可借鉴。部队到位完成封锁后,为了做到封紧锁严、万无一失,萧劲光和参谋长解沛然一起深入到部队中,勘查地形、地物,与围城部队共同拟定反突围预案,进行了周密的具体部署。
鉴于国民党军部队较多,且有精良的美式装备,解放军围城部队作了纵深梯次部署。在第一线、第二线阵地上分别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一旦敌人突围,围城部队即可依托工事进行有力反击。在重点地区、敌人主要突围方向上,如机场附近阵地、西南铁路口等地特别部署了战斗力较强的主力部队。在纵深有利的地域,配置机动部队。一旦敌人突破前沿阵地,就调集机动部队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整个长春外围,各部队阵地点线相连,环环相扣,形成多层封锁圈。
6月28日,围城指挥所发出“交通通信工作指示”,对阵地上的交通、通信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战场条件有限,但官兵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没有装备器材、缺少施工工具的问题,各部队都自行解决了。短短几天的时间,“通信指示”上的各项要求都变成了现实:挖成了环城交通沟,使围城各部队之间、部队与指挥所之间,在地下也都彼此相通。此外,各部队还都有壕沟伸向阵地前沿。总的环城壕沟,各部队分支壕沟,沟沟相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交通网。从地面上乍看,一马平川,不见一兵一卒,但在地下却是千军万马,严阵以待。有的部队的交通沟最前沿距敌人不过一百来米,敌人部队换岗、军官督察,连吃什么饭,都看得清清楚楚。通信线路也作了周密设计。围成指挥所环城架设了两道电话线,一道在封锁区内侧,一道在封锁区外侧。部队建起纵横双层电话网与环城电话线相连。各师与团,团与营、连,至少有一条联络干线,从而做到,围城指挥所与纵队、各师,均有两条线路联络。团与团、师与师也都有横向电话联络线路。确保整个围城部队上下指挥畅通、反应敏捷。电话网建成后,粗算了一下,共用铁线7万余斤,电杆700多根,架线1079华里。与此同时,指挥所实行分工包干,调动一切力量修桥补路,使整个封锁区内道路畅通,确保部队机动行动。
坚固的工事、便捷的交通、四通八达的通信线路加在一起,在长春外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