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30244300000002

第2章 家庭煲汤常识

如何科学煲汤

1.选料要得当

用于制汤的原料,一般为动物性原料,如鸡、鸭、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但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琥珀酸、氨基酸、核苷酸等,家禽肉食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包括肌凝蛋白质、肌酸、肌酐、尿素和氨基酸等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它们是汤中鲜味的主要来源。

2.食品要新鲜

这里所讲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不超过3~5小时,此时鱼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体易于吸收的物质,不但营养最丰富,味道也最好。

3.炊具要选择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的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煨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所煨食品的质地就越酥烂。

4.火候要适当

煨汤的要诀是:旺火烧沸,小火慢煨。

这样才能使食品内的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以便达到鲜醇味美的目的。只有文火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汤才能清澈,又浓醇。

5.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食品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一般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要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6.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之间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例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组合效应”,为了使汤的口味比较纯正,一般不用很多品种的动物食品同煨。

7.操作要精细

注意调味用料的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一般地说,60℃~80℃的温度易使部分维生素被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因此,若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片面地认为鱼、鸡等原料熬的“精汤”最营养。实验证明,无论你熬多久,仍有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只喝汤,不吃“肉渣”是不科学的。

煲汤小秘诀

★如何让汤变鲜:熬汤最好用冷水。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另外,熬汤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酱油也不宜早加,葱、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否则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

★如何让汤变清: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

★如何让汤变浓:在没有鲜汤的情况下,要使汤汁变浓,一是在汤汁中勾上薄芡,使汤汁增加稠厚感;二是加油,使油与汤汁混合成乳浊液。方法是先将油烧热,冲下汤汁,盖严锅盖用旺火烧,不一会儿,汤就变浓了。

★如何让汤变爽:有些油脂过多的原料烧出的汤特别油腻,遇到这种情况,可将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内,可去除油腻。

1.汤太油腻。2.将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3.撒入汤内,即可吸去过多油分。★如何让汤变美:将50~100克稍肥一点的猪肉切成片或丁,再将铁锅烧热,把猪肉烧热后,立即把滚开的水倒入锅中。锅会发出炸响并翻起大水花,熬上一会儿,一锅乳白色的“高汤”便出来了。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菜和调料就可以了。

★如何让汤变淡:只要把面粉或大米缝在小布袋里,放进汤中一起煮,盐分就会被吸收进去,汤自然就变淡了;也可放入一个洗净的生土豆,煮5分钟,汤也能变淡。

1.做丝瓜肉片汤时,汤中盐放得太多。2.用一个装有面粉或大米的小布袋放在汤中一起煮,汤自然就变淡了。3.也可以把一个洗净去皮的生土豆,放入汤内煮5分钟,汤也会变淡。煲汤族的厨房攻略

享受一煲美味的汤是人生的一大美事,但是对操作者来说,为了做好一煲汤,可能整个厨房都会被搞得天翻地覆。如果你是一个煲汤的爱好者,知道什么样的厨房才能更好地煲汤吗?煲汤最注重的是原料凑手,如何让这些煲汤原料井然有序,拿取方便,花点心思设计一下是非常值得的。

攻略一将收纳设计作为重点

设置多个大抽屉:经常煲汤,需要的原料就多,把它们有序地安放在大容量的抽屉里,抽屉根据原料分成大小不同的隔断,这样怎样拿取都不会混乱。设置多层抽屉或者隔断,再怎么折腾厨房也不会狼藉一片了。不过这样的设计会让整体橱柜的个头稍大一些。

增加存储空间:煲汤用的工具一般较多,因而一定要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一般来说放在低柜中可以减少走动或是抬手的次数,更加方便。

配备托架:盛放配料的低柜,也要有合理的设计,可以配备三个可移动的镀铬托架,其高度可以根据配料的高矮进行适当的调整。

多功能吊柜:吊柜可以收纳更多的物品,还可以用来放置装有各种调料的瓶瓶罐罐。

攻略二设计合理的工作配置

台面高度错落有致:对于煲汤族来说,配料准备工作是非常繁杂的,经常要做长时间的备料工作,如此一来台面的合理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低错落的台面有利于主妇备料时,不用弯腰,轻松操作。

伸缩型水龙头:水龙头是主妇在厨房中用得最多的工具,尤其是在煲汤时,更是离不开水龙头,什么样的水龙头更适合厨房使用呢?如果水槽不是足够大,在清洗个头较大的沙锅时使用伸缩型水龙头就更为便利。

攻略三少不了的厨房电器

电磁炉:煲汤讲究温火入味,使用电磁炉是一种上佳的选择。天凉的季节长时间用燃气会污染厨房空气,而使用电磁炉煲汤,卫生清洁。

洗碗机:备料免不了要用到大大小小的碗碟,把它们都交给洗碗机吧!省时省力,解决了煲汤族最感无趣的工作。

抽油烟机:漂亮的欧式抽油烟机,吸力足以满足吸走煲汤时产生的那一点油烟,而且设计精美,满足主妇们的要求。

放得下汤锅的冰箱:冰箱置于整体橱柜中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厨房。将冰箱放在离门口最近的高柜中,与门的开门间距至少为70厘米,这样打开门的时候也不会挡住冰箱。如果空间很小,就选择推拉门。

如何煲汤更营养

第一要懂药性

比如煲鸡汤时,为了健胃消食,就加肉蔻、砂仁、香叶、当归;为了补肾壮阳,就加山芋肉、丹皮、泽泻、山药、熟地黄、茯苓;为了给女性滋阴,就加大枣、黄芪、当归、枸杞子……不一而足。

第二要懂肉性

煲汤一般以肉为主。比如乌鸡、鱼、排骨、龙骨、猪脚、羊肉、牛骨髓、牛尾、狗脖、羊脊等,肉性各不相同,有的酸、有的热、有的温,入锅前处理方式不同,入锅后火候也不同,需要的最少时间也不同。

第三要懂辅料

常备煲汤辅料有霸王花、梅干菜、海米、花生、枸杞子、西洋参、党参、银耳、木耳、大枣、八角、桂皮、小茴香、肉蔻、草果、陈皮、鱿鱼干、紫苏叶等不一而足,搭配有讲究,入锅有早晚。

第四要懂配菜

煲汤时很少仅靠喝汤解决一餐,还要吃其他菜,但有的会相克,影响汤性发挥。比如吃羊肉汤,不宜再同吃韭菜;吃猪脚汤,不宜吃松花蛋与蟹类,等等。

第五要懂装锅

一般情况下,水与汤料的比例在1:3~1:4左右,同时加盐、小苏打(仅酸性汤料需加)等,猛火烧开去沫,微火炖至汤余一半左右到3/4即可。

第六要懂入碗

根据不同汤性,有的先汤后肉,有的汤与料同食,有的先料后汤,有的喝汤弃料,符合要求就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反之就影响接受效果。

第七要懂火候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

专家提醒,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煲汤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怎样挑选煲汤的沙锅

用沙锅煲汤的特点是热得快,保温、香味浓,且汤不容易挥发,折水量少。

沙锅一定要选那种釉挂得厚厚的,否则在炖有颜色的汤时,一顿喝不完,放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汤就渗进沙锅里去了,且很难清洗干净。要注意的是,不仅沙锅的外层要挂上釉,里层也要如此,摸起来也要光滑的。另外,沙锅的口也要挂釉,否则炖汤时汤汁溢出锅后,汤汁就渗进去了,在夏天很容易发霉,且洗不干净。

有种防炸的沙锅,使用寿命比较长,但价格比较高。传统的廉价沙锅,如在商店里买的用来熬药的沙锅,是不防炸的,而且刚买回来的沙锅有小孔容易发生渗漏,要先用它来熬大米或小米粥,熬出的黏液渗到沙锅里,就把小孔给堵住了。

洗沙锅时,切记不要使用钢丝球擦洗,会破坏沙锅表层的釉。

专家提示:沙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故新买的沙锅最好先用4%的食醋水浸泡煮沸,这样可去掉大部分有害物质。沙锅内壁有色彩的,不宜存放酒、醋及酸性饮料和食物。

不恰当地使用高压锅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一旦高压锅发生爆炸,后果是很严重的,为了保护您自己及家人的安全,在使用高压锅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几点:

1.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锅盖的阀座气孔是否畅通,安全塞是否完好。

2.锅内食物不能超过容量的4/5。加盖合拢时,必须旋入卡槽内,上下手柄对齐,当蒸汽从气孔中开始排出后再扣上限压阀。

3.当加温至限压阀发出较大的嘶嘶响声时,要立即降温。

4.烹煮时如发现安全塞排气,要及时更换新的易熔片,切不可用铁丝,布条等东西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