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匆匆忙忙的人。可是想找到真正的生活却要大费周折。文明中的男女都不得不发挥才能并且在各自不相上下却又彼此矛盾的价值中作出选择:既希望保持人际间的感受,又不能放弃积极进取、事业有成;既希望自己感觉机敏,同时又要不失坚忍自若。丽莎·茵·普兰特指出:“是不是所有忙碌的人都不想体验简单生活呢?我想也许他们试过,但是他们发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同就放弃了尝试。”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使我们受到约束。
社会生活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扮演者的行为举止应和角色相符。但他们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常常会遭到排斥,受到旁人的讥笑。你可能并不乐意扮演你所分配到的角色,剧组又不同意你更换,你应该意识到你有离开剧组,选择另一出戏的自由。
朋友和同事将会抵制你的任何行为变化或自我意识的改变。每个人总乐于待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们懂得如何反应。此外,试图提高自己的地位可能会招人嫉妒。
然而,你一生就这么一次机会。如果你要的是金子,你不妨就去捞钱。要不然,你就总处于失望之中。因此,如有必要,就得准备置身于“角色”之外,这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但自由了。不要考虑剧情的压力,决定你所需要的,必要时换一个角色,但要始终如一。没有人会接受一个变化无常的人,或一个变来变去又变成老样子的人。
一位作家指出:
我们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具体起来,使它成为可能,然后去追求它,去实现它。追寻一个梦想是一种绝大的幸福和快乐。你也曾体会过这种幸福和快乐吗?
有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从前进的行列中败退下来,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意志。
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人好像不在自己意志指挥之下过活,而是在别人给他划定的范围之内兜圈子。他们所赖以决定自己动向的,是“别人认为怎样怎样”;“我如不这样做,别人会怎样说”,或“假如我这样做,别人会怎样批评”。不幸的是,别人的批评又是那么不一致:张三认为应该向东,李四认为应该向西,赵五认为应该向南,王六认为应该向北。你如选择其一,其他三人总会指责你。
于是,时常顾虑到“别人怎样说”的人,他就只好一年到头在不知究竟怎样才好的为难紧张之中团团转,总也走不出一条路来。
这种人,即使侥幸由于他天生的善于应付,而能做到“不受批评”的地步,他最大的成就也不过是个不被讨厌之类的人物。别人所给他的最大的敬意,也不过是说他一句圆滑周到而已,而在他自己本身来说,因为他终生被驱策在“别人”的意见之下,一定感到头昏眼花、疲于奔命,把精力全部消耗在应付环境、讨好别人上,以致没有余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人生哲理
我们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独断专行,不顾是非黑白。而是说,我们在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一定要经过自己的认定和理解。我们应该自己有定见,用足够的理智去认清事实,在决定方向之后,就不再受别人的意见的左右。
不要把生命扔下悬崖
从前,在某个村庄,住着一个农夫,农夫有一头毛驴。有一天,他把土豆装在驴背上去集市上卖。做完买卖,他高高兴兴牵着毛驴回家,嘴里还哼着小曲呢。
路上碰见一个人,那人说:“哎呀!真笨,有驴不骑,偏要费劲地走路。”
农夫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骑着毛驴回家,果然很舒服。
不久,他又碰见一个人,那人说:“真不像话,毛驴每天为你辛苦劳累。你竟然还要骑着它,让它得不到休息。”
农夫一拍脑袋说:“是呀,我真没良心。”
他跳下驴来,却不知怎么办好,不骑也不对,骑也不对,怎么办呀?他只好扛着毛驴回家。路上的人都笑道:“瞧,那个大傻瓜。”
农夫一气之下,把毛驴扔下悬崖。看见的人都说:“真残忍,好端端毁了一头毛驴。”
农夫气得哇哇叫:“我死了,总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吧?”
他一头扎下悬崖。可是人们依旧说道:“这家伙真是不可救药,连自己都敢扔。”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思考艺术、生活艺术,就会成为故事中的“农夫”。这个人依赖别人意见的结果,就是把生命扔下悬崖似的不负责任,就会远离幸福。
人生哲理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观点自然就有很大差异。绝不能别人一开口就变得惊慌失措,没有了主见。
别让负面的批评阻碍你
艾列克在大学主修音乐。同学鲍勃对他对音乐全然地投入、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练琴而感到相当敬佩。毕业后,艾列克顺利申请到了奖学金继续深造。
不久后,鲍勃顺道去拜访他。艾列克告诉鲍勃他每天仍苦练八到十小时的琴。鲍勃并不感到意外,他相信艾列克成为钢琴家的梦想最终能够成真。
一年之后,鲍勃又见到艾列克。不料,艾列克却整个人都变了。
他申请到最好的音乐学院的奖学金,但只读了八个月就中途辍学了,他之所以作此决定,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常常得在不同的听众面前演奏并接受各类批评。他得到的批评不一而足——有的极中肯,有的却流于恶意攻击,他却因此而一蹶不振。
当鲍勃再看到他时,他已有整整一个月没碰他心爱的钢琴了!他深陷沮丧,令他的父母也十分担忧。
不管鲍勃怎么劝,都没法让艾列克释怀。那些无谓的批评像利剑一般刺入他的心中。他在心理上无法对恶评设防,因而丧失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他决定改行去做老师,回大学去拿教育学位,不过,不管朋友和家人怎么劝他,他甚至连“教”音乐也不愿意。
鲍勃为自己的同学感到遗憾:他是那么有天分,然而却因为一些负面的批评而阻碍了他让技巧更臻完美的机会。
别人的批评有一些是值得听的。对于改进工作的建设性讨论,是进步的重要动力所在。知道你的错误并改正,才能有所长进,因此,能以鼓励的方式指出你的错处的人,是最好的顾问。但是,在很多时候,坚持自己作决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轻易听从别人的评判,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最终一事无成。
人生哲理
别人的批评和评论只代表他们个人的观点,而你过的是自己的生活。
致好心家长的信
英国诺曼·文森特·皮尔曾写过一篇文章《致好心家长的信》,文中强调了在青年人初次踏入社会时,追求独立的重要性,内容颇值得借鉴。
亲爱的弗雷德:
你在信中求我办的事当然并不麻烦。你的儿子约翰不大喜欢目前的工作,你认为他干其他活会更顺心一些。你知道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是我的朋友,问我是否能给他通个电话,为你的孩子美言几句。
我对此的最初反应也许正是你所期待的。为什么不是呢?非常自然,再简单不过了。欣然从命!我拿起话筒。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脑际。千事万事,我却想起一只猫。呆呆的,我放下了电话。
上星期五,我看到了街道上的一个场面。人们放下手里的活,津津有味地往窗外观望。从对面的房子里,主妇的一只波斯猫跑了出来,爬上几层楼高的壁架。猫沿着壁架一直走到尽头,在那儿被吓呆了。它既不能向前走,又不想退回来,只是坐在那儿,漂亮可爱又孤立无援,哀怜地叫着。主人又是乞求,又是哄骗,又是发誓。后来,她叫来了消防队。消防队员架上梯子,总算把猫抱了下来。
弗雷德,这就是我看过你的信后想起来的事情。我也想到了约翰。我还清楚地记得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住在路的那一边;后来他跟我的孩子一起长大,最后大学毕了业。
我还记得每当他要作出决定或想实现一个计划时,你总是免不了插手。还记得他打算造木屋那件事吧?你认为太危险,叫他不要干;当他考虑从大学退出一年,自己在社会上闯一闯的时候,你觉得那样做不明智,于是他也就作罢了;还有那个几乎与他成婚的女孩,你认为他还太年轻。现在他干的工作是你帮他找的,对不对?
你求我帮一帮约翰,那好,我想我只有对你讲一讲这些话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别再干涉你儿子的生活了。让他长大,做个男子汉,而不是一个6英尺高、被无形的围裙带拴住的依赖者。你知道为什么那只波斯猫在壁架上被吓瘫了?因为它一直被关在屋里庇护起来,以致遇到连最普通的猫也能对付的情况时,就束手无策了。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像约翰这样的孩子:举止文雅、脾气和顺,心地善良,但同时也踌躇犹豫、举棋不定以及胆小软弱。我在布道中见过这样的人。他有时迷惑不解,愤恨不满;有时又麻木不仁,冷漠懒散。是谁把他们弄成这个样子呢?是父母,是充满爱心、情真意切、小心谨慎的父母,是那些以十分无知地指导和保护孩子为开始,最终却由于过分庇护而扼杀了他们的父母。
我常听人们抱怨说,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难找到领袖了,即那些富有创造性、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和勇敢无畏的男子和女子。也许我们不想得到这些,因为受到过分庇护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些品质。如果每个困难都为他们解决了,他们为什么要发展呢?
人生哲理
初次独立地走向社会,自己去寻找的工作,你也许会感到恐慌不定,但危机的挑战会鞭策你前进和逐渐成熟。作为青年人,一定要坚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双腿。
法官的依据
从前有个富商生性吝啬,他儿子在外面借了许多债,他不肯偿还,儿子只好言明等父亲死后再还。有一天儿子实在等不及了,就和债主商量要活埋父亲。他们替富商沐浴更衣,硬把他放入棺材。
过路的法官听到商人呼天喊地的声音,便前来询问。富商在棺材里听见后,以为有救了,便喊道:“救命呀!大人!我儿子要活埋我!”
法官质问富商的儿子:“你怎么能活埋你的父亲呢?”
做儿子的答道:“大人,他在骗你,他真的死了!不信你问他们。”
法官转身问周围的人:“你们都能作证吗?”
“我们作证。”众债主回答。
于是法官对棺材里的富商说道:“我怎么能相信你原告一个人呢,难道这么多人都说谎吗?”说完,他一挥手宣判道:“埋吧!”
人生哲理
事实胜于雄辩。在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时候,要尽量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有多少人持某种观点。
魔术师的报复
“现在,女士们,先生们,”魔术师说,“已经让你们看过的这个布袋完全是空的,我现在就要从它里面拿一碗金鱼出来。变!”
整个剧场的人都说:“哦,多么不可思议!他是怎样做的呢?”
但在前排座位上的“聪明人”对旁边的人压低嗓门说道,“他本来袖子里就藏着的。”
人们恍然大悟,对着“聪明人”点头说道:“哦,当然。”全场的人都低声传道:“他本来袖子里就藏着的。”
“我的下一套把戏,”魔术师说,“是着名的印度斯坦环。你们注意这些环是分开的,一击之下它们将全部连接起来。(哐啷,哐啷,哐啷)——变!”
观众被这套把戏迷住了,直到听见“聪明人”悄悄说:“他肯定另有一套藏在袖子里。”
每个人都再次点头说:“环本来就藏在袖子里。”
魔术师眉头紧皱。
“我现在准备,”他继续说,“为你们表演一套最有趣的把戏。我能从一顶帽子里拿出许多鸡蛋。哪位先生借顶帽子给我好吗?啊,谢谢。——变!”
他从帽子里拿出17个蛋,观众认为他真是太神奇了,才35秒钟!
“聪明人”沿着前排的长凳传道:“他把一只母鸡藏在袖子里。”很快所有的人都传遍了:“他把一只母鸡藏在袖子里。”
蛋的把戏被破坏了。
所有的演出继续像这样被破坏掉。根据“聪明人”的说法,魔术师肯定在他的袖子里藏着除了环、母鸡和鱼之外,还有几副扑克牌、一条面包、一只活兔、一枚五十分硬币,以及一张摇摆椅。
魔术师的名誉扫地。在这晚闭幕之前,他作出最后的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他说,“最后我将献给你们一套最近发明的、着名的日本魔术。请你,先生,”他转身对着“聪明人”继续说,“请你把你的金表给我好吗?”
金表被交给他。
“我是得到你的允许,把表投进研钵并捣成碎片的吧?”他客气地问道。
“聪明人”微笑着点点头。
魔术师把表丢进研钵中并从桌上抓起一个锤子,接着是一声猛烈的撞碎声。“他已把它藏进袖子里了。”“聪明人”小声说。
“现在,先生,”魔术师继续道,“请你允许我拿你的手帕并在上面钻几个洞好吗?”“谢谢。你们看,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没有诡计,这些洞是明摆着的。”
“聪明人”的脸依旧微笑着。
“还有。先生,请你递你的大礼帽给我并允许我在它上面跳舞好吗?谢谢。”
魔术师迅速踩了几脚,然后展示那顶压扁了的帽子,帽子皱得几乎不能认出来了。
“请你现在,先生,摘下你的领带,并准许我用蜡烛来烧它好吗?谢谢你,先生。还有,请你让我用我的锤子为你砸碎你的眼镜好吗?谢谢。”
到这时,“聪明人”的脸上浮现出迷惑不解的神色。“这下可难倒我了,”他低声说,“我一点也看不透它。”
观众席中死一样沉寂。然后魔术师站起身来,盯着“聪明人”,他宣布: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看到我已经在这位先生的同意下砸破他的手表,烧掉他的领带,打碎他的眼镜,踩烂他的帽子。如果他给我更进一步的许诺,在他的外衣上画绿色条纹,或把他的吊裤带打成结,我将很乐意为你们取乐。否则,演出到此结束。”
乐曲从乐队中传出,幕布落下。观众们纷纷离开剧场,但他们绝对相信——有些把戏,无论如何,不是被藏在魔术师的袖子里的。
人生哲理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不可显得太聪明,收敛锋芒,才是明智之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喜欢出风头。为了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应该让自己显得糊涂些,把自己的精明掩藏在包容和豁达之中。
草会再长出来的
当麦克3周岁时,他要了一个玩具沙箱。他爸爸说:“我们的院子完了,以后小孩会一天到晚往花床里扔沙子,猫也会去凑热闹,那些草必死无疑。”而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
当麦克5岁时,他要一副秋千架。他爸爸说:“完了。我见过人家在后院架那玩意儿。你知道那以后他们的院子看起来像什么?像草场上的一个干泥潭。孩子用运动鞋刨地,肯定会把草弄死。”
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
爸爸在给塑料游泳池吹气的空当警告说:“你知道他们会把这地方弄成什么样子?他们会把这弄成可以发射导弹的荒郊野地。但愿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会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害得你成天抗涝排水,否则你就得蹚着齐脖子深的泥水去倒垃圾,等我们拆掉这玩意儿时,这个街区就会出现一个独一无二的棕色草坪。”
“别发愁,草会再长出来的。”
当麦克12岁时,他主动提供自家的院子作为露营地。父亲站在窗口,看着他们在外面打桩子,竖帐篷,摇头叹息道:“我为什么不把草子拿去喂鸟,还省得我播了半天。那些帐篷和那一双双大脚丫子肯定会把每一片草叶都辗成泥土。别费心回答了——”他把头转向麦克的母亲,“我知道你想说:‘草会再长出来的’。”
车房墙壁上的篮球筐引来的人群比冬季奥运会还多,原来只有垃圾桶盖那么大的一块斑秃渐渐发展成大片不毛之地,扩占了整个院子。等到新草刚刚冒头的时候,冬天来了,雪橇又把草芽变成了地垄,麦克的爸爸叹息道:“我对生活并无太多要求,无非就是小小一块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