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30226900000107

第107章 谕纪泽纪鸿(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字谕纪泽、纪鸿儿:

接尔等八月初十日禀,知鸿儿生男之喜。军事棘手,衰病焦灼之际,闻此大为喜慰。排行用浚、哲、文、明四字。此儿乳名浚一,书名应用广字派否,俟得沅叔回信再取名也。

九月初十后,泽儿送全眷回湘,鸿儿可来周家口侍奉左右。明年夏间,泽儿来营侍奉,换鸿儿回家乡试。余病已痊愈,惟不能用心。偶一用心,即有齿痛出汗等患,而折片等不肯假手于人。责望太重,万不能不用心也。

朱子《纲目》一书,有续修宋元及明合为一编者,白玉堂忠愍公有之,武汉买得出否?若有而字大明显者,可买一部带来。此谕。

涤生手示

评点:风流名士曾广钧

八月初十日,曾纪鸿的妻子郭筠生下一个儿子。早在四月份,曾氏家属包括欧阳夫人、纪泽纪鸿兄弟及内眷、大女纪静、二女纪耀夫妇、三女纪琛夫妇、四女纪纯、小女纪芬,一大家人浩浩荡荡乘船离开金陵回湖南。

那时,老九已就任湖北巡抚,留他们在湖北巡抚衙门暂住。不多久,老九的太太熊氏也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武昌。曾家的眷属们在武昌城里小团聚。这一住,便是几个月。纪鸿的儿子便生在湖北抚署东偏房名桂堂。

这是纪鸿的长子,也是曾氏的长孙子。纪泽虽结婚多年,但此时尚只有一女,并无儿子。那个时代,自然是重男轻女的,所以这个婴儿的降临,给曾府上下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儿子生下的当天,纪鸿便兴冲冲地给在山东前线的父亲报喜。果然曾氏闻之大为喜慰,第二天在给老九的信中又说:“知科一得生一子,于万分忧郁之中得一届公公之喜,老怀稍纾,病亦日痊。”得一孙子,连病都好了!此子,曾氏为他取名广钧,字重伯。

曾广钧七岁时,曾氏去世,他与父亲曾纪鸿同获举人之赏,“准其一体会试”。这就是说,曾广钧长大后,无须府试、乡试便可直接进京会试。这为他的科举道上扫除了多少障碍!这个好处,他的父亲曾纪鸿没有用上,而让他得了极大的便利。光绪十五年,二十三岁的曾广钧考中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曾家的第二个翰林,且比乃祖早中五年。尽管曾广钧的起点大为超过普通士子,但中进士点翰林,也不是一桩易事,须知曾氏是三次会试才如愿,左宗棠是三次也未如愿!

曾广钧的确天资聪颖,从小便有神童之称,尤擅长诗。十三四岁的时候,他的诗作便受到老辈诗人的赏识,被公认为湖湘诗坛的后起之秀。让我们借此机会抄录他的两首诗,以便读者略窥他的诗风。

其一《题齐河壁》:“岱顶人归小九州,马前晴色鹊华秋。穿山古驿兼愁断,到海长河破晓流。辩士文章恢赤县,女郎风雨避青邱。羁吟莫认还乡路,明日车程过白沟。”

其二《陶然亭薄暮》:“节序惊人不可留,风丝檐角见牵牛。寒砧和笛风清响,玉露兼风作素秋。京洛酒痕消短褶,关河幽梦落渔钩。雄心绮思成双遣,拼得红香委暮流。”

读者看看,比起他那爱吟诗的伯父来,“神童”的诗是不是真的才气多一点?

论资质,曾广钧或许胜过父、祖两辈,但论立身处世,却不如父、祖两辈远矣。曾广钧风流不羁,以诗酒名士自居。我们来看他的胞妹曾广珊后来是怎么评价他的:“幸亏文正公未做皇帝,如做,到了第三代,皇位如果传给他那个擅长诗词、爱搞女人的孙儿,那就会做李后主或宋徽宗了。”(见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第二千零六十四页)可见,曾广钧在家族中口碑并不好。他的官只做到知府,似乎也无任何政绩可言。不过,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女儿曾宝荪。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外国大学学位的女性,后来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终身未嫁,献身教育事业,为曾氏家族赢得了极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