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鹰军团
30179300000112

第112章 二十一 血战(3)

真要被这些中国人击溃,那会成为所有哥萨克人口的笑柄吧?克拉斯诺夫只觉嘴里有些发苦。十月革命后,他因为忠实于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所以指挥手下的军队向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发起攻击。结果那一战,被装备低劣、却士气无比高昂的布尔什维克彻底击败,连自己也被生俘。当时克拉斯诺夫还向布尔什维克保证绝不反对苏维埃政府,这才得到了释放。只是承诺刚许下,他回到顿河地区后就又充当了德国支持的白军指挥官,在很短时间里组织起这支哥萨克骑兵军。从成军到现在,虽然实力已经超越了另两支哥萨克骑兵,可战绩却最拿不出手,因此克拉斯诺夫希望能取得一次大胜,他也比别人更无法接受失败。

只是,失败终究不可避免么?克拉斯诺夫看着正胶着成一团的两支骑兵,陷入了沉思。虽然哥萨克骑兵的人数占优,但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而现在这样的缠斗,更是使得战况不明朗,外围的六千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大军只能袖手旁观,而无作为。

这些中国人,真是聪明的叫人害怕啊。克拉斯诺夫想着,叫过副官来下了一条命令,要全军尽快脱离战斗,转到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右翼。

当哥萨克骑兵摆脱了骑兵团的纠缠后,骑兵团就如同被剥离了坚壳的胡桃般暴露在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火力之下。尹春山很清楚这一点。虽然捷克斯洛伐克军的机动力远远不如骑兵团,但这支由旧奥匈帝国军人为主力的军队也具备相当可畏的实力。克拉斯诺夫显然是想着要借助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力量来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尹春山等的也正是这一个机会。

从双方实力来说,一千多人的骑兵团完全不能与两千多人的克拉斯诺夫骑兵军与六千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相提并论。如果说与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对峙,总还能有逃跑的机会,但克拉斯诺夫骑兵军已投入战团,这条后路也已经断了。现在骑兵团唯一的生路,就是坚持到中国军团的主力到来。

这正是当年项羽破釜沉舟,击破秦军主力的故智。只是不论是日•;盖达还是克拉斯诺夫,他们当然都不会知道项羽。尹春山带转马头,扫了一眼战场。虽然骑兵团的损失很大,可是坚持到现在,战术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只是中国军团主力还没有来,这任务就没有完成。他厉声喝道:“传令,全军冲击!”

他冲得虽快,一边小个子冲得更快。小个子的骑术本就高明,加上又会武功,在马上所向无敌。他率领的第一连因为训练刻苦,在骑兵团中也是佼佼者。霍敬奇跟陈振中都是一连的人,杨定远这时也在一连中。随着尹春山一声令下,骑兵团忽地一拎战马,战马几乎全都后蹄直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一手便是号称马背上长大的哥萨克们也为之咋舌,不少哥萨克甚至惊诧地“咦”了一声。

这正是阿列克塞提出的特训的结果。阿列克塞本就是哥萨克出身,骑兵团就算训练得再刻苦,想要在骑术上超过几乎日日在马背上的哥萨克,他知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取胜,就只有剑出偏锋,专攻哥萨克的短处。哥萨克的骑术可谓无懈可击,霍敬奇当初吹嘘说木兰秋狝的时候,骑术高手能走马取金钱,从疾驰的马背上把洒在地上的十八个金钱捞上来,这等手段哥萨克中的好手就能真个做到。哥萨克的骑术,在耐力与速度上,真个天下无双,唯一能胜过他们的,大概也就是这急转。急转在实际中基本上没什么大用处,而且把马的前半身拎起来,一旦用力过大,有可能会把马唇撕破,爱马如命的哥萨克自是不肯去练的。阿列克塞针对哥萨克的战术提出这一点,就是为了在与哥萨克的对攻时能够在交错转身时抢到先机。

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克拉斯诺夫骑兵军想不到骑兵团居然练成这样一招看似华而不实的招数,他们本来在准备向捷克斯洛伐克军团那边退去的同时,自然也要防备骑兵团追击,因此外围的一圈也在掉转马头。可就是因为在转身的这一刻落了后身,等他们转过身,骑兵围已然突破了他们的防卫带,又冲进了哥萨克骑兵军的圈内。两支骑兵再次胶着在一处,可这一次,却是克拉斯诺夫棋错一着,被骑兵团从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都看呆了。骑兵团和他们有过好几次战斗,眼下在伊希姆的这支部队中,就有与骑兵团交战过的士兵。这些中国人,从一开始被他们毫不在意地轻视,到正视为对手,再到产生惧意,也不过几个月。而就在他们眼皮底下,这些中国人居然面对着号称天下第一骑兵的哥萨克,以寡击众还能保持如此凌厉的攻击,甚至,克拉斯诺夫骑兵军被这一轮猛攻打得有点阵形散乱,隐隐有不支之相。

这些中国人啊……不知有谁惊叫道:“黄祸!黄祸又来了!”

当年蒙古帝国西征,一直打到了多瑙河畔。那时的欧洲人对这些来自远方,战无不胜的黄种人畏惧之极,称之为“黄祸”。这老调到了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又一次由德皇威廉二世提起。他专门请画家赫曼•;克纳科弗斯画了一幅名谓《黄祸图》的版画,画中正面居中的是大圣米迦勒,他手持宝剑,对身后许多代表欧洲的神灵示意隔海而来的东方人,示意要欧洲将会遭到东方黄种人的侵犯,必须团结起来保卫欧洲人的信仰与家园。而这幅画,正是威廉二世送给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捷克斯洛伐克在一战前属于奥匈帝国,自然威廉二世的说法很熟悉。眼前骑兵团让他们既意外又恐惧的力量使得这些人又想起了这不弹已久的老调,登时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军团里都在喊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