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职工体育丰富生活
一、职工体育的意义
(一)增强职工的体质
现代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体力要求在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职工优秀的精神素质和耐力素质。因此,职工若想不被现代生产方式淘汰,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素质和耐力素质。职工体育可以改善职工的体质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变能力,避免职业病和其他工伤事故,同时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避免现代生产中肌肉部分工作而发育失调的现象,使肌肉紧张和疲劳得到放松和缓解。
(二)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职工体育的开展有利于激发职工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有利于职工养成遵守规则、尊重竞争对手的科学意识,有利于培养职工民主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当然,职工体育也可以作为职工们业余时间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而存在,它帮助职工丰富业余生活、学会强身健体、塑形纤体的技能,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进而可以提高职工的生活品质。
二、职工体育的形式
职工体育就参与人群来划分的话,主要分为单位间的竞赛活动和单位内的群众体育锻炼。
单位间的体育竞赛又可根据所属的行业和地域不同,划分为地区性的体育竞赛和行业内部的体育竞赛。单位内体育锻炼,是在单位工会的领导下进行的,主要流程是通过建立单位运动队、职工体育协会和职工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竞赛,开展体育辅导和培训,发展职工体育。
诚然,不管体育形式是怎样的,其最终宗旨都是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职工体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应避免过重的金牌意识和形式主义,切实实现对职工健康的关怀。
三、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
我国职工体育工作管理的组织,主要有社会组织和行政组织两大板块。我国管理职工体育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工会、妇联和共青团。行政组织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各行业内部负责职工体育文化活动的部门。二是体育行政部门,即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体育局。而一些行业内部的体育团体(如火车头体协)在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过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也认识到开展职工体育的重要性,纷纷设置体育场地和设施,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职工体育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职工体育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使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空前增加,职工体育蓬勃发展。1954年1月,中共中央曾在批转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指出:“群众性体育活动首先在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中切实开展起来”,充分表明了党对群众体育的关心。1955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工人运动会,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暂行办法纲要》,同年10月,全国总工会设立了体育部,直接负责单位职工体育工作。此后,各省市、自治区工会设立了体育部。全国煤矿、铁路等系统的产业工会亦建起一批体育协会,以保证职工体育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大跃进”期间,形式主义严重,浮夸风盛行,要求职工挑灯夜战做体操,冲击了单位职工的正常工作,也挫伤了单位职工的体育积极性。“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体育组织瘫痪,职工体育工作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以来,城市职工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逐渐恢复,体育活动的场馆设施迅速增加,组织体育比赛项目增多。到1991年,全国有职工体育组织机构10.2万个,其中体育协会4.7万个,专职体育干部2.4万人。全国总工会拥有体育场馆970个,田径场1.3万个,篮、排球场19.7万个,游泳池6435个,各种运动队55.3万个,参加人数达4055.7万人。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式颁布,《体育法》第十三条指出:“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举办群众性体育竞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国家机关和企事业组织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当前我国职工体育的特点与改革
(一)当前我国职工体育的特点
(1)职工体育是创建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企业把开展职工体育活动作为创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归属感的重要措施。通过组织企业内群众体育活动,增加体育设施,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对单位会更加认同。职工体育比赛能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荣誉感,对形成企业文化有重要作用。
(2)活动内容多样化。目前的职工体育多是一些娱乐性活动,如组织郊游、开展职工的家庭体育竞赛、篮球赛等,同时舞狮、舞龙、腰鼓等体育活动也在一些企业存在。
(3)组织结构体系“条块结合”。当前我国职工体育逐渐打破由各企事业、行业独家开展和“条条块块”封闭分割的格局,开始朝横向发展,并陆续出现了与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联合,或与社区体育交叉的新的网络化组织体系的趋势,出现了较为稳定的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如以职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群众体育组织,厂矿企业建立的基层职工体育组织等。
(4)职工体育开展的不平衡性。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带有鲜明的转型特点。当前我国职工体育的开展明显地带有“冷热并存”的现象,由于职工体育的开展主要依赖行政拨款,因此单位经济效益差的,职工体育组织不健全的,党政领导不够引起足够重视的单位,职工体育开展得比较冷,反之,情况则相反。
(二)我国职工体育的困境与改革
传统的职工体育局限在单位之内,与社会上其他体育形式隔离。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转轨停产,职工体育受到很大影响。私营和外资企业往往更多关心经济利益,对职工体育并不热心,这使职工体育缺少内部的动力。职工体育的管理者既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又有属于工会自身的地区总工会和产业工会的体育管理部门,还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上的体育管理组织,这种情况又使职工体育的开展多了许多外在的约束。可以说,我国的职工体育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明显提高。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新的文化需求,需要不断打破旧的、传统的,创造新的职工体育模式来满足。
现阶段职工体育改革要适应新时期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工人文化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把职工体育开展状况作为企业单位工作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约束企业主或法人对职工的体育行为,要求企业确实把职工体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职工体育的管理体制上要改变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使职工体育真正有人管、有人能管、有人能管好。
(第二节)农民体育解放自我
在经济、政治、文化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对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也都不尽相同。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多是农业工人,他们的体育组织和体育形式与职工体育没什么差别。而有些国家则建立了农民体育组织,在组织机构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民体育活动。而对于中国而言,农民体育历史悠久。在一些地方和少数民族中,很早以前就有了摔跤、武术、划龙舟、马术等民间体育活动。近30年来,现代体育项目范围逐渐拓展到农村。1986年9月还成立了中国农民体育协会。